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方法超简单

教育   2024-12-24 22:26   江西  


作者|妙黛

来源|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加莲子妈私人微信:lianzi004

为您定制0-12岁的阅读方案


 


什么情况下,孩子会主动学习,热爱学习?


我们先看下这组对比:


一个爱学习、习惯于主动学习的孩子,在遇到难题时,大脑启动的是应战机制,他会想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


而学习上消极被动的孩子,他在遇到难题时,大脑首先启动的是应付机制要么乱写一通,要么直接放弃,告诉你,“我就是不行”“我做不到。


要想转变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养出一个主动学习的孩子,下面这6点建议,家长一定要读完。



利用“大脑停工期”
提高孩子学习效率

心理学家们观察发现:

一种孩子,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

另一种孩子,放学后先玩耍,疯玩上半小时后再回去写作业。本以为后者可能玩累了,没法学习了,没想到他们写作业的效率明显高于前者。

理由很简单,从脑科学角度看,我们所认为的“坐一会”“喝口水”,只是让孩子的身体得到休息,大脑中的思绪并没有暂停。

也就是说,让大脑累了一天的孩子继续“加班加点”写作业,他们的效率自然不会高。

相反,当我们给孩子点自由时间。让他的大脑可以切换到另外一种状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孩子的大脑才得到真正的休息。

这件事给我们的育儿启示是,一定要给孩子的大脑留够“停工期”。

比如放学之后先去公园玩半个小时,或者先追追打打玩半个小时。

带孩子走近大自然,看看花花草草、小动物也很好。

研究表明,孩子在沉浸于自然环境之后,甚至在看过自然界的海报之后,其感受和学习表现都能得到显著提升。


牢记「德西效应」
呵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德西做过一项实验。

第一次,他让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都做一些有难度的智力题。孩子们的积极性,没太大差异。

第二次,他把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每完成一道题就能得到一美元报酬,另一组没报酬。

德西吃惊地发现,得到奖励的那组学生一开始很努力,但很快就没有了兴趣。而没有得到奖励的学生,反而一直兴趣浓厚。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学习本身是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和兴趣的,若我们再给孩子施加一层奖励,只会适得其反。

为了避免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家长最好牢记这三点:

  • 不要轻易拿物质奖励,去哄着孩子学习。

实在要奖励,建议用精神奖励,比如给孩子鼓励的话,允许孩子给妈妈化妆,跟爸爸比赛等。

  • 尽早找到孩子眼里发光的东西。

就是孩子提到一个事情时,眼里有光。捕捉那个光,就是孩子的兴趣点,然后去支持他。

  • 多暗示学习的乐趣,少暗示学习的痛苦。

尤其不要过早、过度强调“学海无涯苦作舟”,而要多陪带孩子玩有挑战性的益智游戏。

比如算24点纸牌游戏,数独游戏,成语接龙等,让学习的乐趣本身,不断引领和吸引孩子。


借鉴「奈德陪读法」
提升孩子专注力

教育家奈德在《自驱型成长》一书中,分享这么一个小测试。

他第一次给学生们留了一些练习题,自己安静地陪在学生们身边。

第二次,再给同样一批学生,留同样的题,但营造了紧张而焦躁的氛围。

实验结果显示,学生们第一次的整体考试成绩是最高的。因为他给到了孩子平和而有力量的感觉。学生们内心更安定,不会担心随时被批评,也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考中。

而当周围的环境是紧张的,那孩子就会有一部分精力用来担心,他们精力就很难集中,状态也会变消极。

这给父母的启示是:

尽量给孩子营造安全感,减少孩子的紧迫感。

如果家长坐在那里,只会让孩子更紧张,那么还不如不陪。家长看着糟心,孩子学得揪心。

陪读最忌讳的一点,就是一动不动地盯着孩子,孩子写错一点家长纠正一点。

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孩子身边做自己的事情,孩子若有求助,再提供帮助。


巧用“不批评也不表扬”沟通法

帮孩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 少批评 

过多批评和指责,只会破坏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一旦疏远了,父母根本无法帮到孩子。因为孩子们很难喜欢总爱批评人的父母。

✔ 少表扬 

类似“你真棒!”“你真厉害”“你真聪明”这样的泛泛表扬,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

孩子每件事都需要被确认才敢去做。甚至会因为过于在乎外界评价,而直接放弃尝试。

更推荐的方法是:

● 看到孩子的进步,并给予详细具体的鼓励。

比如,10个题目,孩子错了3个。

不要说:“这么简单,你怎么都能错呢?”
而是说:“这一次的字写得比以前整齐呢!”“你做错的这几个题目,确实有难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比如,看到孩子写作业有点拖延。

不要说:”你怎么这么墨迹!我看你就是故意不好好写!”这只会让孩子更加抵触学习。
而要说:“我看到,虽然你有些烦躁,但你还是管住了自己。”“你已经完成一项作业了,可以的,继续加油。”

● 当孩子态度积极、表现令人欣慰时,真诚地跟孩子说“谢谢”。

比如:“你不用我花时间催促、提醒,就自觉做完作业了,让妈妈有更多时间做其他事,感谢你让妈妈这么省心。”

不把孩子跟他人作比,而是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孩子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这能不断帮孩子获得成就感,提高孩子的积极主动性。


摆脱习得性无助
让孩子学习更积极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做过一项实验:

把狗狗关进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给狗狗电击。一开始狗狗还会挣扎,逃跑。

后来它们发现自己逃不出去,再面临电击之时,他们就趴在地上,消极等待痛苦的到来。

想想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陷入了类似的习得性无助?很多孩子把写作业当成痛苦,被迫忍受,等待“电击”过去。

要改变这样的局面,父母必须帮孩子找到学习的掌控感,胜任感,孩子才不会把学习当痛苦。

育儿建议如下:

● 多问孩子“你想要什么”,少对孩子说“我认为你应该这样选/那样做。”

● 少对孩子说“如果……我就……”

比如,“如果你好好写作业,我就允许你看电视。”“如果你这次考好了,我们就去旅行”。“如果你不认真,我就生气了”都不建议说。

更能提高孩子掌控感和胜任感的表达是:“如果……你就……”。比如,“如果你掌握了这个知识,下次你就能明白科技馆里那个转盘的原理。”

● 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允许孩子作主。

比如今天穿什么衣服,哪怕他的搭配并不协调;睡前读哪本故事,哪怕你觉得没什么营养。

还可以邀请孩子制定出行计划,允许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等。

不断把“父母要我做”,转化为“孩子自己想要做”,孩子学习自然会更积极。


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
也要关注孩子的生活能力

很多父母会跟孩子说:“你只要管读书,其他都不用管。”殊不知,这不是为孩子好,反而是在阉割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因为家长的大包大揽只能教会孩子:没有爸妈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是无法把书读好的。

这不仅不利于孩子学习,还会贬损孩子的能力和自信心。

不仅如此。

假如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平日聊天也只聊学习成绩。那么,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有没有好朋友,是否有喜欢的异性,孩子在身体发育上和性发育上是否遇到困惑,都被刻意忽略掉了。

这样的小孩,很难融入校园生活和集体学习生活。他日走上社会,也很容易遭遇人际关系上的困难,显得古怪,不合群。

要避免这个局面,唯一的办法是,父母要给孩子留白,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允许孩子发呆,偶尔贪玩……

总之,允许孩子去成长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

爱生活的孩子,才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爱上学习。



总结起来,一个面对学习消极、倦怠的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

1、父母比孩子还焦虑他的学习和成绩。

2、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其他都可以让路。❌

3、父母替孩子规划好了一切,自以为孩子听自己的,就一定有好未来。❌

而要想培养一个积极主动、有内驱力的孩子,父母能够做的是:

1、跟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孩子才愿意听取你的意见。

2、关于孩子的学习,父母最好永远比孩子更加淡定一点儿。

3、允许孩子作主,让他们学着为自己负责。

4、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尽全力支持。

有句话说得好:鸡蛋由外破壳,是创伤,鸡蛋由内破壳,是生命。

学习这件事,也同理!

当父母的鼓励和支持够了,到了时间,孩子自然就能从里面破壳而出,这才是属于孩子的生命力和内驱力。

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当然是项大工程!

慢慢来,从改变我们的养育方式开始。

同所有父母共勉。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愿你点个“赞”+“在看”相互取暖,你我更暖!

PS:


大家都知道,我和一月妈妈各带二个娃,都超级忙,不过再忙,我们也会抽出时间来分享和回复问题——

这些分享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在娃身上应用效果很棒的方法。


要是错过了分享也没关系,小助理把这些有用信息整理到了公众号当日推文第三条


错过昨日的,请点击链接:群分享||孩子觉得老师偏心,家长该怎么和他沟通?


 更多育儿好文 

点击图片跳转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爱莲子
每晚一起成长


- 作者介绍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3700万孩子听故事大全,爸妈的育儿宝典,转载已获授权。

封面:《The Cradle Song》


分享、在看与点赞,让莲子妈拥有一个吧~

爱莲子
爱莲子:最亲切的亲子公众号。莲子妈:从莲子0岁开始,坚持以童谣、绘本为媒介的亲子阅读互动。每天听莲子妈讲述关于亲子那点事儿,让每个家庭拥有生动、活泼、温馨的亲子关系。欢迎/关注/分享/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