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本人在《峰回路转-2022年度投资总结与展望》一文中总结过:“对价值投资者而言,2022是“艰苦卓绝的一年”。本来预期2023年可能“峰回路转“。可惜“峰回路转”果然出现了在全球其它市场,A股与港股除外。
从以上的图表可以看到,2023年A股与港股的表现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敬陪末席。其中代表港股的恒生指数已经连续4年下跌,而A股的主流沪深300指数而持续跌了3年。国内资本市场的表现在2022年“艰苦卓绝”之上“雪上加霜”。
其实,除了股市,人们很容易从国内房产的降价、大学生就业困难等身边的宏观与微观感受指标中,感觉到来自市场的寒气。过去二十年间拉动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贸易,房地产投资,消费升级”,现在同时失速。作为国内宏观经济晴雨表的A股市场,持续表现不佳也是情理之中。
投资人面对国内的市场状况确实心有戚戚。与往年一样,我在微博做了一个投资收益率的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70%左右的投资人亏损,其中亏超过30%的投资人亏超过20%。实际上,真实的亏损面更大,有不少微博粉丝告诉我,因亏损太多,没有心情参加调研问卷了。我总是安慰他们,对比一下顶流的公募与私募基金,你们的表现已经是非常好的了。根据公开的记录,无论是“坤坤”,还是“兰兰”,抑或其其它曾经的牛哥牛姐,他们管理的基金在2023年都无一例外落在“-20%或更低”的这个档次里面。投资之难,实在无以言表!
投资人都担心这轮的经济周期性下行不知还会有多久?担心市场还是否有走出低迷的机会?
记得某国内企业家有一金句,“所有伟大都是熬出来的”!而刚去世不久的全球公认的伟大投资家之一查理芒格先生,早年个人生活也曾经很艰难,几乎经历了一个人所能经历的所有苦难和不幸:
年轻时草率的婚姻,让他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刚刚离婚不久,儿子泰迪身患白血病不幸夭折,巨额的医疗费用、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折磨着他;芒格先生管理的合伙投资公司遭遇了1973年至1974年的股市大跌,损失过半;1978年,芒格因为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导致左眼完全失明……
但是芒格并没有被这接踵而来的苦难和不幸所击倒。坚持热爱生活与工作的他,最终收获两方面的圆满。
尤其是在投资上,芒格先生在成功起步之时就遇上了美股的“十年不涨”的大熊市,其中1973年至1974年,标普500下跌42%,最大跌幅48%。因有业绩支撑、基本面良好的、被认为是“核心资产”而曾备受投资者青睐的优秀公司的,包括可口可乐、强生、麦当劳等50家“漂亮50”公司的组合自1973年1月起至次年10月也累计下挫达54.3%。
以优秀公司为主要持仓的价值投资人芒格先生在1973年损失了31.9%,在1974年损失了31.5%。
然而,芒格先生熬过来了,也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投资家。我们现在的国内投资人也就熬了个三年,实在算不上什么。那就一起继续熬呗!
我自己的几个小账户因为组合有所差异而总体表现不同:表现最好的是海外投资,跟上了纳斯达克指数的高额正收益;其它配置国内资产的账户都明显跑盈沪深300指数,只是依然差一点而没有取得正回报;而表现最差的还是过去一直展示了多年的,配置一篮子A股、港股核心优质公司的小账户。这个账户2023年的综合回报为-15%,聊以安慰的是:明显跑赢了坤坤、兰兰等明星基金经理了。尽管对此表现极为不满意,但为了保持展现的连续性与一致性,我还是继续展示吧。
以下是组合8年来的表现:
由于2023年的收益率再度为负,因此账户8年的年化收益率进一步下降为16%,我估摸了一下,这个回报率恰恰约等于这一篮子组合公司长期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023年全年,在操作上基本上还是延续过去7年的“无为”策略,除了把打新股、持仓分红所得的现金收益增持估值已经比较低的白酒,医疗等原有持仓股票外,就没有做任何的动作,交易费用低得可以忽略。
特别遗憾的有两点:一、因为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优质银行的股价也承压,招商银行全年股价大跌20%多,严重拖累组合表现,现在的不到5倍市盈率的估值低得让人不可思议。大家一年前普遍看好的、公认似乎是没有什么毛病的互联网龙头腾讯公司的股价在2022年全年大跌的基础上,到2023年底再次受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公开征求《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锤击,估值再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也严重影响账户投资组合的表现。
国内投资经过了2021、2022、2023这三个颗粒无收的年景,我们是否就失去了对国内投资的信心?我认为恰恰相反,明年的投资前景我更愿意用“静待花开”来形容。世界上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资本市场,也不可能有只跌不涨的市场。连日本这样的经历“失去二十年”的经济背景下的股票市场,2023也已经回到历史峰值附近了。
经历了三年的“熬”,熬出了怎么样的感悟?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把市场拉长,我们赚不到市场波动的钱
不光是一些初入市场的投资人,而且许多所谓的“专家”都往往把“高抛低吸”放在嘴边。然而,只要有3-5年的投资实践,就发现根本行不通。开始时,可能会凭运气赚了几把,但最后就凭本事全部亏回去,而且几乎可以肯定亏得更多。
另一种流行的“操作”是追逐热点赛道与公司,但持续三年的市场调整就已经把各种的热点、牛股全部打回原形了,原来的白酒、医药、芯片、新能源…..曾经被认为是YYDS(永远的神),到了今天依然是YYDS(一样得死)。
以我自己的操作为例,在2021年初白酒估值最高位卖出部分名牌白酒五粮液股票,换入估值合理的平安保险,再有就是2022年初把部分招商银行的股票换成被认为是严重低估的互联网巨头腾讯,到现在回头看,真没什么用。折腾过后,账户的总值与什么都不做相差无几。
很显然,长期而言,我们是赚不到市场波动的钱的。我们能赚到的就是上市公司给股东创造的回报。我这个已经展示了8年的小账户,到目前的年化收益就是16%,与组合公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接近,就是赚了公司给股东创造的回报而已。
二,从长期来看,投资一定就是投国运
过去二十年,在国内买房长期持有的投资人都赚大钱了。很多分析师、专家找出了千个以上的原因,而我更愿意把所有的原因归结为简单一句就是:赚到的“国运“的钱。
靠国运赚钱的不光是楼市,其实,近二十年前,当沪深300指数刚推出,就认购其指数基金并持有到今天的,几经上下,最终的回报率也与楼市投资相差无几。只是股市的波动较大,而且流动性好,买卖便捷,反而让投资人频繁进出,最终很难实现丰厚的长期回报罢了。
目前,经过三年的下调,A股优质公司的估值已经在历史低位了。只要我们相信国运还在,那么现在就是一个很好的入场投资并作长期打算的好机遇。
三,要坚持长期投资,资产的多元化必不可少
不少人都知道:价值投资的精髓就是与好公司共同成长,让时间与复利发挥其魔力。然而,成长的过程缓慢而悠长。时间上以十年为维度。
而大家的感觉都是:十年太长了,我们等不起!对此我也认同。试以下故事来阐述:
一个农民给地主打工,地主说我给你每个月一石米,聪明农民却说:“我有个更好的想法,你给我第一天一粒米,第二天两粒,第三天四粒,第四天八颗……每天翻一倍就可以了。”
了解复利效应的价值投资人立刻认识到,这样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后,复利的魔力会让地主因付米而破产。
然而,大多数投资人却提出了另一个结果:这个农民坚持了七天,最终饿死了。
因为,如果把大部分资金都按价值投资的原则投入到股票里,而市场是波动极大的,即使是选取了一篮子好公司,也耐心等合理价买入了,在长期坚守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浮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遇上2015年、2018年、再加上2021-2023这样的极端市场情况,哪怕是连名牌白酒、保险龙头、互联网巨头这样的好公司,股价也从高位腰折。那么,如需急需使用资金,我们就不得不以接受浮亏的方式来中止复利长时间积累的进程了。其后,即使这些好公司再涨回几倍,也已经与投资人无关了。
如何解决?我们就要用上资产配置这一有效工具,就能轻而易举的解决了上述故事中农民的难题了。这位聪明的农民可以先要求地主支付第一周的1/4石米工钱,然后从第二周起以第一天支付第一粒米,然后继续每天翻倍的支付方式……。第一周取得的1/4石米解决了农民的初期持续生存问题,让他坚持到时间与复利的魔力起作用。
资产配置是指每一位投资人按照自己的不同风险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可投资的资产以一定的比例分别投入到低风险、中低风险、中等风险、以及高风险等不同的资产类别。也把资产作地域上的分散,比如部分配置海外市场。
更形象地类比,就好比是一支足球队中的守门员、后卫、中场、以及前锋等不同角色,他们在比赛中各施其职,前锋们因为有了中场、后卫、再加上守门员在其背后层层把守与支持而放心去全力以赴地去全面进攻而不同担心后方空虚。
具体而言,如果预留了足够的现金,就等于为2023年来袭的这一场以国内股市下跌、信托产品暴雷、房价下调等为标志的“债务风暴”建起了可以安身的“避风港”。当然了,如果加上部分的海外的资产配置,就等于把船驶离风暴中心而到别的大渔场去继续捕鱼…..
展望2024年,从国际市场看,美国的通胀压力持续放缓,国际市场趋于稳定。全球利率有开始下行的迹象。而国内物价指数在负区间时间比较长了,实际利率水平必然要持续走低,这有利于经济复苏,也有利于股市。
那么,全球地缘政治变幻莫测、国内外经济政策难以预料。我们在新的一年应该如何把握投资机会?我认为投资标的本身的质地是长期投资可以把握的关键因素。因此,我的策略依然是“以不变应万变”。保持现有的持仓“静待花开”。
芒格先生也说过,在人生中抓住几个机会。迅速地采取适当的行动,去做简单而合乎逻辑的事情,让财富得到极大的增长。当今已经持续低迷了三年的国内资本市场,如果相信国运持续,那就是一个好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