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林则徐10幅对联书法欣赏,神融笔畅,深含哲理!

乐活   2024-10-28 00:00   福建  



民族英雄林则徐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政治家,书法作品在当时亦享有很高的声誉。林则徐的书法风格多样,尤擅楷书和行书。其对联书法作品或笔画精瘦,骨力强劲,或结构严谨,刚健有力,神融笔畅,有晋人之精微、唐人之法度,极具欣赏学习。


 01 

言金人所戒;

性玉汝于成。


林则徐这副集句对联书法“言金人所戒;性玉汝于成”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通过“金人”和“玉”的比喻,传达了言行谨慎和历经磨难方能成就大器的深刻道理。上联源自《金人铭》,告诫人们要慎言慎行,不要多言多事,以免招致失败和祸患。强调了言语的谨慎和行为的节制,提醒人们要警惕自己的言行,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下联出自宋代张载的《西铭》,原文是“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后来引申为“玉汝于成”,意思是说,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一个人的品德和才华。这句话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磨炼,最终达到成功和成就。


 02 

流水漱石骨;
落叶舞山腰。


林则徐这副行书对联书法“流水漱石骨;落叶舞山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通过“流水”对“落叶”,“石骨”对“山腰”,对仗工整,对比鲜明,互为补充,富有层次感和画面感。展现了山间景色的生动与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03 

竹露煎茶松风挥尘;

桐云读画蕉雨谭诗。


民族英雄林则徐这副行书对联书法“竹露煎茶松风挥尘;桐云读画蕉雨谭诗”,“竹露煎茶”描绘了用竹露煎茶的雅趣,竹露带有竹子的清香和气节,体现了文人对自然和清雅生活的追求。“松风挥尘”描绘了在松风中挥动尘尾,享受与友人清谈之乐的场景。“桐云读画”指的是在梧桐树荫下欣赏画作,“蕉雨谭诗”是在雨打芭蕉的声音中吟诗作对,享受文人雅士的诗意生活。


这副对联不仅在书法上表现出色,内容也充满了文人的雅致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反映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享受的生活态度。


 04 

璠玙所生见三采;

凤凰之音中六钧。


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林则徐这副对联书法“璠玙所生见三采;凤凰之音中六钧”,“璠玙”指美玉,这里比喻为美德贤才。“三采”指朱、白、苍三色,象征丰富和多样。“凤凰之音”比喻为高尚、清亮的声音,“中六钧”是指张弓满力用六钧,用喻强弓,象征着力量和威严。这幅对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05 

云迷倩影玉人渺;

月照花魂好梦稀。


这副林则徐行楷对联书法“云迷倩影玉人渺;月照花魂好梦稀”充满了诗意及画意,描绘了一幅朦胧而美丽的意境。这种对联往往用于书房或庭院,以增添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通过这样的对联书法作品,让读者感到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享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赞美。


06 

花间雨过香应定;

峰顶云开翠更鲜。


民族英雄林则徐这副行书对联“花间雨过香应定;峰顶云开翠更鲜”,通过对雨后花香和云开翠色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自然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恬静与和谐。这样的对联书法作品,往往用以形容自然景色的清新与美丽,也常用于赞美园林或者山水画的生动传神。


07 

据梧高阁心双鸟;

洗研空潭面一僧。


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幅对联书法“据梧高阁心双鸟;洗研空潭面一僧”出自钱载的《杂忆旧踪》。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在高阁之上,梧桐树下,心如双鸟般自由飞翔;在清潭边,洗净砚台,面对空潭,仿佛看到一位僧人静坐其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反映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08 

紫府清深地尊位业;

金廷咫尺身满香烟。


林则徐这副对联书法“紫府清深地尊位业;金廷咫尺身满香烟”,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富有深意。上联描绘了一个神秘而高尚的境界,下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身处其中的愉悦与祥和。整副对联运用了对仗和押韵的手法,展现了汉语语言的艺术魅力。


 09 

云澈九天作玉镜;

海润千里生荣光。


民族英雄林则徐这副对联书法“云澈九天作玉镜;海润千里生荣光”,以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天空与大海的壮丽景色。通过对天与海的描绘,形成了一种上下呼应、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隐喻了人的精神境界,如天空般高远明净,如大海般宽广包容。这样的对联书法作品,适合用于书房、客厅等场所,以增添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


10 
绩炳金符勋铭铁券;

书探石室象绘云台。


福州林则徐纪念馆的林则徐这幅行楷对联书法“绩炳金符勋铭铁券;书探石室象绘云台”,通过“金符”“铁券”,“石室”“云台”等意象表彰功绩、追求理想和文化传承的主题,深得游客参观仰慕。



三和练字
写字、练字、画画,历代书法作品、中国画作品欣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