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张之洞于右任等10位名家对联书法墨迹欣赏
乐活
2024-11-02 00:00
福建
清末民初是对联书法的鼎盛时期,名家、名联荟萃,今分享张之洞、于右任、吴昌硕、郑午昌、阮元、王福厂、沈曾植、蒲华、谭泽闿、姚华十位名家的十幅对联书法,一起欣赏学习。晚清重臣张之洞这副行书对联书法,沉雄有力、俊迈豪放。上联“清诗为洗心源浊”指通过阅读清新脱俗的诗歌来净化心灵,去除内心的杂念和污浊;下联“神妙独到秋毫颠”形容诗歌的精妙之处达到了极致,如同秋日里最微小的毫毛顶端,细微而精妙。整副对联写得很有意境,非常符合晚清时期文人雅士的审美和思想追求。这一时期,许多文人通过诗歌和书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艺术的高远境界。“草圣”于右任这副草书五言联,笔笔精炼,碑帖相融,闲适自然,散淡脱俗,完全没有违和感。联语优美且富有意境,通过“高梧”和“凤凰”、“沧海”和“龙”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强大实力的赞美。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同时寓意对理想人格和崇高境界的向往,可谓是“诗书合璧”之作。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吴昌硕,诗、书、画、印“四绝”名震海内外。这副篆书对联书法,行笔果断、转折遒劲、线条浑厚。上联“以朴为秀古原树”强调了朴素之美,下联“其真自写斜阳花”描绘了斜阳映照下的花朵,展现出一种自然的真挚与和谐。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民国时期山水画大家郑午昌,融诗、书、画于一炉,其一生作画千余幅,代表作不准出境,均以诗配画,擅长书法、诗词,堪称中国画“三绝”。郑午昌这副行书对联书法,写得散淡自然,瘦劲而丰润,通过“书”和“酒”这两个具体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读书情怀,同时体现当时文人墨客对生活品质的重视。“三朝阁老,九省疆臣”阮元这副隶书对联书法,现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通过对刘光伯和李如圭两位学者的学习和研究成就的描述,表达了对他们学术精神的敬仰和赞赏。 阮元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在顺应时代潮流的情况下, 阮元确立了汉碑的正统地位。西泠印社创始人四君子之一王福厂,所作铁线篆,开宗立派,成就之高,足称浙派后劲。其这副铁线篆对联书法,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宁静美好,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及宁静祥和的心境。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副沈曾植行书对联书法,描绘了一种闲适的田园生活,通过对种竹和焙茶两个动作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既亲近自然又不乏文化雅致的生活情趣。上下联之间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和谐画面,与沈增植的书法相得益彰。海派大家蒲华这副对联书法,出自唐皮日休的《怀鹿门县名离合二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颜体巨擘两兄弟”的谭泽闿,虽没有其兄谭延闿出名,一手颜体书法也是名重一时。这副行楷颜体对联书法,充满诗意和哲理,通过对文人雅趣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文化和自然的双重热爱。通过比拟手法,将景点拟作主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生活画面。清光绪举人姚华,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教育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书画家和戏曲理论家,被誉为一代通人。这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行书对联书法,充满文人雅趣和历史典故。袁宏追求文人雅趣和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庾亮在逆境中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这副对联不仅表达了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还反映了文人对自由、高洁和自然的追求。
三和练字
写字、练字、画画,历代书法作品、中国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