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幅赵孟頫行书集字对联书法,圆润飘逸,清雅俊秀!

乐活   2024-11-14 00:01   福建  


赵孟頫一反宋代“尚意”书风,书法上溯晋唐,他一生学“二王”用功很深,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线条自然,直承右军。对于即喜欢赵孟頫书法,又喜欢对联书法的我们,可惜没有赵孟頫的对联书法作品传世,现通过赵孟頫的行书作品,集字12幅对联书法,可用于春联,书房联等。


 01 

鸟歌春暖日;

花丽月圆时。


“鸟歌花丽联”通过对比春天和月亮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这副对联通常用于春联比较多。


 02 

江山千古秀;

天地一家春。


“江山天地联”是一副经典的对联,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这副对联在多个场合被广泛使用,如国庆节、春节等重要节日,以表达对国家的美好祝愿和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期盼。


03

梅花含白玉;

柳色吐黄金。


“梅花柳色联”出自经典的中华传统对联,通过对比梅花与柳树的不同特点,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通常用于春联较多。


 04 

室有山林乐;

人同天地春。


这副对联寓意深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多用于乔迁之喜、新年大门对联等。


 05 

举杯邀明月;
和曲舞春风。


“举杯和曲联”将孤独与欢快两种不同的情境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上联通过李白的“举杯邀明月”表现了诗人在寂静夜晚的孤独与寂寞;下联通过“和曲舞春风”展现了与朋友共舞的欢乐时光,形成了一种对比和互补。


 06 

桂香飘十里;

诗韵遗千秋。


“桂香诗韵联”出自新都桂湖升庵祠,描绘了桂花香气浓郁且远播的情景,通过桂花的香气和诗歌的传承,展现了自然美景与文化传统的完美结合。


 07 

花间酒气春风暖;

竹里棋声夜雨寒。


“花间竹里联”出自唐代诗人许浑的《村舍》,通过对比春日的温暖与夜雨的寒冷,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08 

白雪任教春事晚;

贞松唯有岁寒知。


这幅对联出自蔡佛田集元好问的诗句,上联出自《寄答飞卿》,下联出自《寄谢常君卿》,表达了在寒冷的冬季,只有贞松能够经受住严寒的考验,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


 09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这副对联“清风明月联”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通过这副对联,王夫之表明了自己即使在清的诱惑下,也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表达了王夫之拒绝出仕清朝的心志,及对明朝的忠诚和怀念。


 10 

水涌横桥花外竹;

风香醉客月中人。


“水涌风香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通常用于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11 

江月不随流水去;

天风直送海涛来。


这副对联出自宋代赵汝愚的诗句,描绘了江面上的月亮影子并不随着江水流动而消失,而天风则不断将海浪的声音送至江面。这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2 

花开花落春常在;

云去云来山更幽。


“花开云去联”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传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整副对联通过词性相对、结构相似和意境相呼应的艺术手法,将自然之美融入诗意之中,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三和楹联书法
三和楹联书法,专注于楹联书法、对联书法、名家楹联墨迹作品欣赏及楹联对联知识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