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墨同香!清代9位名家对联书法楹联墨迹欣赏
乐活
2024-11-20 00:00
福建
书法与对联,皆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大都因书法得以呈现,联墨同香、联书合璧,是文学与书法的珠联璧合,是文化遗产焕发光彩的绝佳手段。楹联盛行以来,书家名人热衷于对联书法的创作,或用于书房以明志,或赠予友人以颂扬,今分享清代9位名家的对联书法楹联墨迹,以供学习品阅。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进士,历官刑部、总理衙门等。沈曾植学贯中西,为“中国大儒”,在史学掌故、西北舆地、佛学等领域研究精深。沈曾植书法取法广泛,得力于“二爨”,将汉隶、北碑、章草等融为一体;书风生拙飘逸,体势飞动朴茂,个性强烈,创造了奇峭博丽的独特风格。被沙孟海称为“帖学之殿军”,对马一浮、谢无量、王蘧常等后世书法家影响深远。清朝中晚期大臣,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三代帝王师”的祁寯藻(1793—1866),山西寿阳人。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等要职。祁寯藻与许乃普、陈孚恩、赵光并称晚清四书家。楷书汲取欧、颜、柳、赵四家之长,形成“祁体”风格,在道光朝称首,有“楷书称道”之誉;行书师承“二王”法帖,晚年转向黄庭坚。翟云升(1776—1858),掖城(今莱州)人,清代中晚期著名古文字学家、书法家。 翟云升自幼聪颖,少年时文章便出众。于嘉庆五年中举后任过黄县教谕,后辞职回乡。道光二年中进士,却因母亲年迈等原因未赴任官职。他专志治学,以汉儒为宗,著述颇丰。翟云升书法尤功隶书,师承桂馥,兼学诸家之长。由精雕秀媚到凝练厚重,再到大气磅礴、朴实无华,字体隽秀,笔力苍健。留世著作有《说文形声后案》《隶篇》等。方若(1869—1955),浙江定海人。光绪年间秀才,曾任知府等职,因抨击慈禧弊政遭通缉,出走日本,回国后创办《日日新报》。誉为海内外鉴赏家空前之作的《校碑随笔》出自方若之手,与张叔驯、罗伯昭并称近代三大古钱收藏家,其书法古拙气、金石味浓厚,对古钱学研究深入,也为方若的书法增添了独特的韵味。陈希祖(1767-1820),江西新城(今黎川)人,出身名门,为清代学者、著名书法家。乾隆55年中进士,曾任刑部主事等职。陈希祖性恬淡,虚心好学,书法造诣颇高,兼得董其昌晚年神髓,远宗王羲之、颜真卿,得晋人空圆之妙,与张照、刘墉鼎足。当时四方求其书法者众多,以得片纸只字为荣。鲍桂星(1764—1826),安徽歙县人,嘉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曾历任多省学政、内阁学士等职。鲍桂星书法端庄、严谨,体现出他作为文人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周銮诒(1859—1886),湖南永明(今江永县)人。光绪三年19 岁时二甲三十二名成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周銮诒嗜金石之学,精考证,尊王懿荣为师,王懿荣卒后,为辑《福山王氏海上精舍藏印》拓本。其藏书处有“岳色堂”“共墨斋”等。工书法,篆、隶宗秦汉,行楷宗赵孟頫而参以魏碑,自立挺拔秀劲一格。王图炳(1668—1743),江南华亭县(今上海)人。康熙五十一年御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等。是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王图炳书法得董其昌笔意,尤擅行书,点画圆劲秀逸,对仗工稳妥帖,出入赵、董两家,名闻于时。王图炳学有根底,诗词清逸,为康熙时诗坛“江左十五子”之一。姜渔,字笠人,人称元鹤道人,安徽省巢县(今巢湖)人,侨居吴中(今苏州)。姜渔的绘画成就较高,逸笔花卉师法陈道复、徐渭,风格灵动。亦擅长翎毛杂品,少从张敔游,得其画诀。间作山水,仕女画也颇具妍雅之态。并且,姜渔还工于隶书。其作品在当时受到一定的认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和练字
写字、练字、画画,历代书法作品、中国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