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中晚清时期8位书法大家的对联书法欣赏
乐活
2024-11-08 00:00
福建
关注『 三和练字 』,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对联书法,应用十分广泛,或自勉,或题赠,或褒扬,或讽喻;或置于书斋庭院,或见于楼堂观所,或写于祠庙府署,或题于风景名胜。今分享中晚清时期8位书法大家的对联书法。张照(1691年-1745年),乾隆时大书法家,常为乾隆皇帝代笔,擅长行楷书,“馆阁体”能手。能诗,善画,通音律,精鉴赏,尤工书法。书法初学董其昌,继而出入颜真卿及米芾,天骨开张,气魄浑厚。状元外交官洪钧(1839-1893),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状元。光绪十三年(1887)起,充任出使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外交大臣,成为中国古代状元中惟一的外交官。洪钧行书对联书法笔墨清健清爽,书写稳健从容,点画、线条质感扎实,结体清俊洒脱。有书卷气,有清雅气韵,文人书法。梅兰芳的老师姚华(1876-1930),号茫父,贵州贵筑(今贵阳)人。为人爽直豪迈,讲名节,重情义,不攀权贵,不畏强暴。清光绪甲辰科(1904)进士, 光绪三十三年(1907)邮传部任主事、科长。入民国后,几度当选国会议员,参政议政并参与中华民国首部宪法编纂。后弃政从学,先后执教于清华学堂、朝阳大学、高等师范、国立美专等校,先后执掌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和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张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达、香涛 ,晚号抱冰,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其书法沉雄有力,俊迈豪放。孙中山先生评论张之洞说:“以南皮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陈沣,字兰圃,番禹(今广州)人。是清代的一位文学家,他精通乐律和琴理,著有多部作品,包括《东塾读书记》、《声律通考》、《切韵考》、《三统律详说》和《忆江南馆词》等。此外,他还撰写了尚未刊行的《琴律谱》。陈沣被称为“东郭先生”。吴昌硕的老师杨岘(1819—1896),字庸斋、见山,号季仇,晚号藐翁,自署迟鸿残叟,浙江归安(今湖州)人,清朝书法家、金石学家、诗人。一生专攻隶书,对东汉碑碣多有涉猎探求。论者说他'于汉碑无所不窥',他留下了大量的隶书对联和条幅作品,透过作品可知其在研究汉隶上是下过大工夫的。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的隶书风格较为古拙,线条多变化,运笔时,常用颤笔,具有浓厚的金石意味。沙孟海在《近三百年书学》中评价:“何绍基各体书,隶书第一,他的境界,虽没有伊秉绶的高,但比桂馥来的生动,比金农来的实在,在隶家中,不能不让他占一个席次。”可见何绍基的隶书在当时的重要性。杨沂孙(1812—1881年),字泳春,号子舆,晚署濠叟,别署观濠居士,江苏常熟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举人,官凤阳府知府。少从师李兆洛治周、秦诸子,研习六书,尤爱篆籀书法,初学邓石如,后吸取金文、石鼓文、汉碑篆书等书体笔法,久而有独到之处。辞官返里后篆书名重一时,兼工篆刻,是晚清以篆书著名的书家。
三和练字
写字、练字、画画,历代书法作品、中国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