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吏善政」伊秉绶9副行书对联书法楹联墨迹欣赏

乐活   2024-11-04 00:00   福建  



乾隆五十四年进士,以“廉吏善政”著称的伊秉绶,工书法,尤精篆隶,隶书尤放纵飘逸,精秀古媚,超绝古格。在有清一代大放异彩,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伊秉绶的行书对联书法墨迹,遒劲有力、古朴典雅,既有精致细腻的点画,又兼巧妙的结构布局,融合颜、隶,气韵生动,不亚于其隶书对联书法的大气磅礴。


 01 

春暖观龙变;

秋高听鹿鸣。


伊秉绶这副行书对联书法,通过“观龙变”和“听鹿鸣”的春天和秋天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体现了对四季变化的敬畏和欣赏。


在古代,文人墨客喜欢通过诗歌或楹联、对联来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与哲思。这副对联不仅充满自然意象和文化内涵的美学价值,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激励人们关注自然变化,感受四季的美好,同时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和愉悦。


 02 

崇情苻远迹;

淳意发高文。


伊秉绶于丁卯中伏(1807年)创作的这副行书五言联,时54岁,强调了情感的纯真和高尚,及文学创作中的真诚和高雅。通过“崇情”和“淳意”,伊秉绶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雅的精神境界,以及真诚的情感和高雅的文学是提升个人修养和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


 03 

书有千年对;

门容二仲过。


伊秉绶创作于1815年(乙亥新秋)这副行书对联书法,虚实相生,通过强烈的虚实对比,空灵而充实,蕴含生机,对仗工整,富有哲理和文化内涵。通过对书籍和来访者的描绘,表达了对文化和友谊的重视;不仅强调了书籍中的智慧和知识对人的启迪作用,同时强调了主人对贤者的欢迎和对友情的珍视;传达了开放、包容和高雅的文化氛围。


 04 

披云对清朗;

乘月弄潺湲。


伊秉绶这幅“书为襄阁年兄孝廉雅政”行书对联书法,描绘了一幅拨开云层,面对清朗的天空,趁着月光,欣赏流水的声音的清幽画面。表现了在自然环境中,透过云雾看到晴朗天空的愉悦心情;及在月光下,享受流水潺潺的宁静和美好。


 05 

再游又遇称觞节;

百寿应归作德人。


伊秉绶这副“恭祝亦园大兄大人七旬寿庆”的祝寿行草七言联,表达了对寿星的美好祝愿和对其品德的赞扬。上联“再游又遇称觞节”意指再次游览时恰逢庆祝节日的时刻;下联“百寿应归作德人”是祝愿寿星能够长寿,并且是德高望重之人。


 06 

赏心於此遇;

欲辨已忘言。


伊秉绶这副集陶渊明句行草五言联,作于嘉庆丁卯仲秋(1807年)。上联“赏心於此遇”表达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获得内心的喜悦和满足;下联“欲辨已忘言”传达一种难以言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刻感受。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古典文学中,在自然或特定情境中,获得心灵的平静与满足,同时又感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意境。


 07 
诗到老年惟有辣;

书如佳酒不宜甜。


伊秉绶这副“书为岳翁六兄”的行草对联书法,传达了对艺术创作的高标准和对审美深度的追求。不仅强调了诗人需要历练后的成熟和深刻,还强调了书法作品应该有力度和内涵,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的美观,表达伊秉绶了对艺术创作和审美标准的独特见解。通过这幅对联反映了伊秉绶对艺术作品的追求,应该有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华丽。


 08 

黛色参天二千尺;

名花出地两重阶。


伊秉绶作于1815年(乙亥中伏)的“书为讷斋六兄”行书对联书法,上联杜甫的《古柏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美景和人文精神的赞美。上联“黛色参天二千尺”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古柏的高大与苍劲;下联“名花出地两重阶”描绘了一种精致而优雅的场景,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09 

惜福常留当户草;

安心曾识下簾人。


汀州伊秉绶这副行书对联书法,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绘,表达了仁厚与爱心的主题,强调了珍惜福分和对他人善意的感知,且富有哲理和生活情趣。不仅强调了在生活中保持一颗感恩的心,还强调了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重要性。


通过“惜福”和“安心”,传达知足常乐、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追求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方式,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享受简单而美好的时光。


三和练字
写字、练字、画画,历代书法作品、中国画作品欣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