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障被告人庭前阅卷权

职场   2025-02-10 11:30   广东  
点击“律师视野”    快速关注我们

来源|程序辩护
作者|程序辩护

图片

导读:被告人在庭前没有阅卷、仔细核对证据,导致当庭发表质证意见失去实际意义。这一问题的存在,凸显了赋予被告人庭前阅卷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从审查起诉阶段的案件质量保障角度出发,赋予被告人庭前阅卷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法律依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庭前未阅卷导致质证意见失去实际意义

图片
在刑事诉讼中,质证环节是庭审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通过质证对控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进行审查和质疑,从而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然而,如果被告人在庭前没有机会阅卷和仔细核对证据,其在庭审中发表的质证意见往往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难以对控方证据形成有效挑战。这种情况下,质证环节可能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
庭前阅卷权的法律依据与现实意义

图片
从法律依据来看,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未明确规定被告人的庭前阅卷权,但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为检察机关履行保障义务提供了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强调,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应当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法律适用正确。赋予被告人庭前阅卷权,有助于检察机关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确保案件质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庭前阅卷权对审查起诉质量的促进作用

图片

1.  核实关键证据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不仅要核实犯罪事实,还应当重点核实证据,特别是被告人有意见的证据。通过庭前阅卷,被告人可以对控方证据进行全面审查,发现证据瑕疵和矛盾,从而为检察官提供更准确的反馈。这有助于检察官在庭审前及时发现并纠正证据问题,避免因证据不足或证据瑕疵导致的误判。



2.  保障被告人权利

庭前阅卷权的保障有助于充分听取被告人的意见,确保其陈述权和辩护权得到尊重。通过阅卷,被告人可以更好地了解案件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辩护意见,增强司法公信力。



3.  提高庭审效率

庭前阅卷有助于缩小庭审中的争议范围,减少不必要的证据争执。通过庭前阅卷,被告人可以提前了解控方证据,对有争议的证据进行重点准备,对无争议的证据则可放弃质证,从而提高庭审效率。

检察院保障庭前阅卷权的具体措施

图片
为确保被告人的庭前阅卷权得到切实保障,检察院应当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  完善阅卷制度

检察院应当进一步完善阅卷制度,明确阅卷范围和程序。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应当及时向被告人提供案卷材料,确保被告人能够充分查阅、摘抄和复制相关证据。这不仅有助于保障被告人的知情权,还能为庭审提供实质化的案件信息。



2.  加强沟通协调

检察院应当加强与被告人的沟通协调,建立定期会商机制。通过庭前会议等方式,明确案件争议焦点,听取被告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案件的高效办理。



3.  建立案件质量评查机制

检察院应当建立和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通过定期自查、逐级评查和重点抽查等方式,对案件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反馈并整改,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结论

图片
被告人在庭前没有阅卷、仔细核对证据,导致当庭发表质证意见失去实际意义。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削弱了被告人的防御能力,也影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因此,应当赋予被告人在庭前的阅卷权。通过庭前阅卷,被告人可以提前了解控方的证据体系,发现证据中的问题和矛盾,从而在庭审中提出有针对性的质证意见。这不仅有助于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能提高庭审效率,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  END  ———


特别声明

本文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意见,也不构成对相关案件或事件的意见和建议。本公众号发布的转载作品,是出于传递信息及学习、研究或欣赏的目的,如图文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张智然律师的部分原创文章


1.刑辩律师应首先考虑作无罪辩护

2.从“唐山打人案”,看法律信仰的重塑

3.写在劳荣枝案二审宣判之前

4.正当防卫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以昆山砍人案和山东辱母案为例

5.一起涉黑案件的成功辩护(附:辩护词)

6.从一起检察院作减轻抗诉后二审加重被告人刑罚的案件,看我国的司法程序公正

7.作为被告人王振华的辩护律师,你可以这么认为,但你不可以这么说!

8.海外出版的方方日记,会成为西方向中国政府索赔的证据吗?

9.聂树斌的“冤死”与王书金的“赖活”

10.十堰法官被刺事件的思考

11.从雷洋之死,看我国收容教育制度的存废

12.武昌砍头案嫌疑人胡某“持证杀人”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吗?

13.法官担任县委法律顾问之弊

14.“假结婚”和“假离婚”方式购房的法律风险

15.司法统一之前施行司法责任制真的是一场灾难吗?—— 与俞江教授商榷

16.也谈“偷换店家收款二维码案”行为的定性

17.《最高法对“取得实习证的实习律师是否可以到法院立案”问题的答复》一文之刍议

18.从一起盗窃案的辩护,浅析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的质证要素

19.法官王桂荣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20.辩护词选登|谁是这起爆炸案的元凶?

21.也谈与智障女同居期间性行为的定性 —— 与石经海、谷君二位老师商榷

22.用近亲属的医保卡开药构成诈骗罪?

23.《人民的名义》股权质押相关问题的法律解读及纠偏

24.辩护词选登|彭某“吸毒”后无意识杀死朋友4岁儿子,其刑事责任能力如何认定?

25.“辱母案”于欢的防卫行为并未过当,其性质属于正当防卫

26.微型小说| 开庭

27.李国庆“抢公章”的行为是否有效?到底谁能代表当当?

28.王宝强的离婚声明涉嫌名誉侵权 ——浅析王宝强离婚声明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关联公众号,加星标★

律师视野
弘扬法治精神,传递律师声音,提供法律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