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被告人在庭前没有阅卷、仔细核对证据,导致当庭发表质证意见失去实际意义。这一问题的存在,凸显了赋予被告人庭前阅卷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从审查起诉阶段的案件质量保障角度出发,赋予被告人庭前阅卷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法律依据。
1. 核实关键证据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不仅要核实犯罪事实,还应当重点核实证据,特别是被告人有意见的证据。通过庭前阅卷,被告人可以对控方证据进行全面审查,发现证据瑕疵和矛盾,从而为检察官提供更准确的反馈。这有助于检察官在庭审前及时发现并纠正证据问题,避免因证据不足或证据瑕疵导致的误判。
2. 保障被告人权利
庭前阅卷权的保障有助于充分听取被告人的意见,确保其陈述权和辩护权得到尊重。通过阅卷,被告人可以更好地了解案件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辩护意见,增强司法公信力。
3. 提高庭审效率
庭前阅卷有助于缩小庭审中的争议范围,减少不必要的证据争执。通过庭前阅卷,被告人可以提前了解控方证据,对有争议的证据进行重点准备,对无争议的证据则可放弃质证,从而提高庭审效率。
1. 完善阅卷制度
检察院应当进一步完善阅卷制度,明确阅卷范围和程序。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应当及时向被告人提供案卷材料,确保被告人能够充分查阅、摘抄和复制相关证据。这不仅有助于保障被告人的知情权,还能为庭审提供实质化的案件信息。
2. 加强沟通协调
检察院应当加强与被告人的沟通协调,建立定期会商机制。通过庭前会议等方式,明确案件争议焦点,听取被告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案件的高效办理。
3. 建立案件质量评查机制
检察院应当建立和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通过定期自查、逐级评查和重点抽查等方式,对案件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反馈并整改,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本文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意见,也不构成对相关案件或事件的意见和建议。本公众号发布的转载作品,是出于传递信息及学习、研究或欣赏的目的,如图文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
张智然律师的部分原创文章
4.正当防卫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以昆山砍人案和山东辱母案为例
5.一起涉黑案件的成功辩护(附:辩护词)
6.从一起检察院作减轻抗诉后二审加重被告人刑罚的案件,看我国的司法程序公正
7.作为被告人王振华的辩护律师,你可以这么认为,但你不可以这么说!
10.十堰法官被刺事件的思考
13.法官担任县委法律顾问之弊
15.司法统一之前施行司法责任制真的是一场灾难吗?—— 与俞江教授商榷
17.《最高法对“取得实习证的实习律师是否可以到法院立案”问题的答复》一文之刍议
21.也谈与智障女同居期间性行为的定性 —— 与石经海、谷君二位老师商榷
24.辩护词选登|彭某“吸毒”后无意识杀死朋友4岁儿子,其刑事责任能力如何认定?
26.微型小说| 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