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实用!生成性AI如何探底教学创新深水区+大学老师常用的80段AI提示词

文摘   教育   2024-11-25 16:10   天津  

假若你此时正在备课,不再需要自己做PPT,也不再自己翻阅堆积如山的书籍和资料,而是轻轻一点,或随便动动嘴,AI就为你整理出最精准的教学资源,会怎么样?

这样的场景,不再是科幻片中的画面,生成性AI正将其变为现实,并带领我们进入教学创新深水区。

生成性AI是什么?

生成性AI,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学习、理解并生成全新内容的人工智能。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能够理解人类语言、进行逻辑推理,并生成新知识、新想法的“智能伙伴”。在高校教学中,生成性AI可以扮演多重角色,从教学资源库到学习辅导员,再到创新思维的激发者。

以一门文学课程为例,生成性AI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检索到相关的文学作品、评论和分析,同时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推荐适合的阅读材料。更重要的是,AI还能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和讨论,生成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与生成性AI并行的,还有其他几种重要的AI类别,如分析型AI和决策型AI,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

分析型AI,如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技术,擅长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模式识别和数据分析。这类AI在语音识别系统中能够准确地将语音转化为文字,在图像识别领域则能够识别出图片中的物体、人脸甚至情感。分析型AI的优势在于其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特定任务。

决策型AI,则更多地应用于需要实时决策的场景,如自动驾驶系统和游戏AI。它们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模型,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最优决策,确保任务的高效执行。自动驾驶汽车利用传感器数据和地图信息,能够自主导航并避免障碍物;而游戏AI则通过学习和适应玩家的策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体验。

与这些AI类别相比,生成性AI的最大特点之处在于其创造性。虽然分析型AI和决策型AI在各自领域内表现出色,但它们主要依赖于处理和分析现有数据来做出反应或决策。相比之下,生成性AI则能够基于已有知识生成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内容。它不仅能够理解人类语言、进行逻辑推理,还能够生成新知识、新想法,与人类进行更深入的交互。

为什么?

解放教师,优化教学

以前,教师备课总是费时费力。现在,有了生成性AI,教师可以通过它快速检索资料、生成教案,真正做到事半功倍。比如,张教授要讲一堂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只需说出自己的需求,AI就能为他生成一份包含丰富案例和深入分析的教案,让张教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深入交流。

丰富教学资源,个性化学习

生成性AI不仅能处理文字,还能处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数据。这意味着,每位教师都可以成为数字资源的创作者。比如,李老师在教化学时,想要展示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AI就能根据她的要求,生成一个3D动画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一过程。

人机对话,助力探究

学生们总是充满好奇,而生成性AI就像是一个随时待命的学科专家,能够与他们进行流畅的对话。学生们在课前梳理问题时,可以利用AI解答疑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AI进行合作探究,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拟人化智能,提升兴趣

生成性AI还可以模拟真实人物的身份和行为,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充满趣味性的学习环境。比如,历史老师可以构建一个虚拟的历史人物,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

怎么做?十种具体做法

智能备课:利用生成性AI快速检索和整理相关教学资源,自动生成教案和课件。

例子:教师可以输入课程关键词,AI便会搜索相关的教学案例、研究论文和图片,自动生成PPT课件。

智能评估通过AI对学生的作业和考试进行自动评分和反馈。

例子:在编程课程中,AI可以自动检查学生的代码,给出评分和改进建议。

虚拟助教:设置虚拟助教,为学生提供24小时在线答疑服务。

例子:学生可以随时向虚拟助教提问,获得及时的解答和辅导。

智能推荐:基于学生的学习数据,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和课程。

例子:AI可以分析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推荐相关的书籍和文章。

智能问答:在课堂上设置智能问答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例子:教师可以通过AI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增强课堂互动。

自动生成试题:利用AI生成各类试题和练习题,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例子:AI可以根据课程大纲和知识点,自动生成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游戏化学习结合生成性AI,设计游戏化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子:通过AI设计一款知识问答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项目式学习:利用AI为学生提供项目式学习的指导和支持。

例子:在设计课程中,AI可以为学生生成设计项目的要求和指南,帮助他们完成实际的设计任务。

跨学科融合:借助AI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创新。

子:在历史和文学课程中,AI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实现跨学科的融合学习。

数据驱动的教学优化: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子:教师可以通过AI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变化,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十种具体做法,无论是参加教学创新大赛还是日常教学,都可参考,即学即用。

大学老师常用的80段AI提示词

大学教师常用的AI提示词可分类整理为以下几类,供参考:

课堂互动类

[1] 提出问题:用引导式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制造悬念:用悬而未决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3] 使用问答形式:用互动式问答设计课程内容。

[4] 引入幽默:通过幽默语言缓解课堂紧张气氛。

[5] 利用案例教学:通过案例问题让学生应用理论。

[6] 设置分组任务: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7] 用故事激发兴趣:将理论融入有趣的故事中。

[8] 呼吁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质疑或挑战课程内容。

[9] 制造反转:用出人意料的例子让学生深刻记忆。

[10] 模拟情境:用假设情境提升学生参与度。

[11] 使用视频素材:引入视觉化素材辅助理解。

[12] 挑战传统观点:通过质疑权威观点激发讨论。

[13] 用比喻解释概念:将复杂理论简单化。

[14] 鼓励辩论:设置对立观点,组织课堂辩论。

[15] 用数据支持观点:用实际数据增强学生信服。

[16] 设定目标:课堂开始时明确学习目标。

[17] 创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框架。

[18] 回顾总结:课后用简洁语言总结知识点。

[19] 实施小测验:通过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20] 设置角色扮演:用模拟实践提高课程体验。

课程设计类

[1] 用视觉化表达:通过图表呈现复杂结构。

[2] 递进式教学:从简单到复杂层层引导。

[3] 制定逻辑框架:设计清晰的课程脉络。

[4] 注重多感官学习:结合听觉、视觉和触觉设计教学。

[5] 提前预告:课程前用问题或视频吸引学生注意。

[6] 插入案例研究:用真实案例提升课程实用性。

[7] 强调实践应用:设计实际操作任务。

[8] 鼓励独立研究:给学生推荐拓展阅读。

[9] 简洁表达:避免过于复杂的语言和概念。

[10] 制造张力:用问题或矛盾推动学习动力。

[11] 制定测评标准:明确学习评价的重点和方法。

[12] 使用情感化语言:拉近课程与学生的距离。

[13] 增加讨论时间: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观点。

[14] 重复关键点:反复强调课程中的核心内容。

[15] 突出核心思想:明确每节课的核心目标。

[16] 用开放式问题激发兴趣:设计开放式的作业。

[17] 增强课后辅导:课后提供具体学习建议。

[18] 利用电子资源:引入线上内容辅助学习。

[19] 强调学科交叉: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

[20] 设置动态内容:根据课堂气氛调整课程节奏。

科研指导类

[1] 引导思考:用启发式问题帮助学生选择课题。

[2] 用图表展示数据:让学生直观理解研究结果。

[3] 提供模板:提供报告或论文写作框架。

[4] 数据分析支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软件和方法。

[5] 激发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6] 注重文献综述:指导学生完成深度文献分析。

[7] 提供研究方向:为学生设定短期目标。

[8] 模拟答辩场景:帮助学生练习陈述研究内容。

[9] 用案例解释:用典型研究项目指导方案设计。

[10] 提供工具支持:推荐科研相关的AI工具。

[11] 简化理论:用直观例子讲解复杂原理。

[12] 强调学术诚信:引导学生避免抄袭。

[13] 鼓励实验设计:帮助学生优化实验步骤。

[14] 指导结果分析:强调数据结果的逻辑性。

[15] 指导图表制作:提升论文的视觉效果。

[16] 推动跨学科合作:引导学生与其他领域专家合作。

[17] 结合社会需求:建议课题与社会问题挂钩。

[18] 引导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文献。

[19] 设置研究里程碑:帮助学生分阶段完成任务。

[20] 指导投稿期刊选择:推荐适合的出版物。

论文写作类

[1] 论文结构规划:提供论文的大纲和章节框架。

[2] 确定核心论点:帮助聚焦研究目标。

[3] 引用格式指导:推荐合适的参考文献工具。

[4] 语言润色:帮助改进论文语法和用词。

[5] 提供数据支撑:协助选择适当的图表样式。

[6] 论文摘要撰写:提炼论文核心内容。

[7] 提出研究问题:引导形成清晰的研究问题。

[8] 强调学术创新:提示学生关注研究独创性。

[9] 提供案例:参考类似研究的成功示范。

[10] 优化图文配合:指导图表与文字的匹配性。

[11] 选择关键词:帮助学生优化论文检索标签。

[12] 提供标题优化建议:提高标题的吸引力。

[13] 强调逻辑关系:检查论文的逻辑严密性。

[14] 调整论文语气:根据期刊需求优化语言风格。

[15] 引导自我校对:提供自动校对工具推荐。

[16] 提供结论模板:帮助撰写结论部分。

[17] 建议扩展阅读:推荐与主题相关的重要文献。

[18] 细化研究假设:帮助明确研究假设和变量。

[19] 论文润色工具:推荐秘塔写作猫等AI工具。

[20] 编辑文献综述:指导文献部分逻辑组织。

结束语
AI的崛起,就如同泰坦尼克号上的瞭望员在海平线上初见的冰山一角。露出的冰山,看似微不足道,但其水下隐藏的巨大体积和潜在风险,却不容忽视。

当然,AI并非魔法棒,不能简单地一挥就使原本有问题的课堂立即变得无可挑剔。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依赖智能技术可能会让课堂的问题更加凸显,使原本不太满意的课堂环境变得更加棘手。

有时候,“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比“你要做什么”显得更为关键和核心。

因此,不管是参加什么教学创新大赛,还是日常教学,在引入智能技术时,不应盲目追求潮流,赶时髦,而是应该深思熟虑,确保AI与教学真正融合,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

先到这儿~

温馨提示:若需“一对一”教学创新大赛指导,请加“肯学君”老师微信。


一对一指导内容:


  • 总体教学设计和赛道选择(专家视角:如提供总体教学设计思路和选择合适赛道的建议)
  • 教学大纲提升评委视角:按照总体教学设计,完善大纲关键点及细节)
  • 课堂实录教案优化(学生视角:提供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的具体教学实施思路,支撑总体教学设计,体现“两性一度”)
  • 教学创新报告打磨(评委视角:标题凝练、痛点挖掘、方案匹配、成效突出、细节完善)
  • 现场PPT汇报与问答演练评委视角:标题再凝练、提纲再对标、教学再设计PPT优化、多元沟通训练、问答预演
 欲知详情,点击下面链接:
教学创新大赛1对1指导+沉浸式工作坊纲要


如果该文有启发,请给肯学君来个点赞、在看收藏分享,星标/置精彩内容不错过

肯学君
聚焦“教创赛、一流课程及教学创新”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