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说清:到底啥是教学模式?如何避免误区及同质化?

文摘   教育   2024-11-18 16:00   天津  

这些年,每当与老师们谈及教学创新、一流课程申报或是教学大赛,总免不了提及“教学模式”这个词,不少老师会提到自己“创造”了某种教学模式,仿佛这成了教学创新的代名词。但你是否真的清楚,教学模式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构成的?又该如何避免在使用中的误区及同质化?这里做一个稍微深度的剖析。

什么是教学模式?

首先,明确一点,教学模式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多维的教学框架。

“教学模式”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在1972年的《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它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让抽象的教育理念得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落地生根。但请注意,教学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

目前学界对教学模式的定义尚无统一说法,但综合各家之言,简单来说,教学模式是一种在特定教学理念或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系统。它是教师组织和实施教学的一个系统化的、稳定的框架,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常见误区及避免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对教学模式存在一些误区及避免做法:

误区1:教学模式是万能的

教学模式并非针对某一节课或单一的教学活动设计,而是对一类教学活动或课程整体结构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它不应被当作解决所有教学问题的“万能钥匙”,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教学资源等因素灵活调整和应用。

避免做法:BOPPPS(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模式,虽然它广泛应用于各类课程,但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在教授复杂的数学概念时,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和案例分析,使BOPPPS模式更加生动、有效。

误区2:教学模式等于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教学方法是教学模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手段。而教学模式是一个更为宏观的系统,涵盖了理念、目标、程序等多个方面。

避免做法:在采用5E教学模式(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方法(如实验、讨论等),还要明确教学理念(如探究式学习)、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整个教学过程的程序安排。

误区3:教学模式只适用于某一门课

教学模式可以应用于整个教学活动,而不仅仅是某一门课。它可以帮助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保持一致性和有效性。

避免做法:以项目式教学为例,它不仅可以应用于理工科课程,还可以用于文科课程。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某个历史事件的研究项目,让学生在查找资料、分析数据、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学习历史知识。

教学模式的七个构成要素,如何避免同质化?

教学模式由教学理念或理论基础、教学目标与内容、操作程序、师生角色、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和支持条件七个要素构成。为了避免同质化,教师在应用这些要素时应注重差异化。

1.教学理念或理论基础这是教学模式的灵魂,它决定了教学模式的方向和深度。官方文件通常会前调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或者合作学习。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理念。例如,在艺术课程中,可以采用“创意为先”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模式的核心导向在于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它们共同界定了教学活动旨在实现的具体成果与学习范畴。不同的教学模式往往聚焦于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实践操作技能等。精准界定教学目标与内容是实现差异化教学的基石。例如,在商学教育中,教师可将培养学生的商业伦理观念及决策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并安排相应内容;而在心理学课程中,则可能将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自我调适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并安排相应内容

3.操作程序:教学模式的“行动指南”,它规定了教学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流程。比如,翻转课堂模式就颠覆了传统的教学顺序,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自学,课堂上则更多地进行讨论和问题解决。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独特的操作程序。例如,在文学课程中,可以采用“主题阅读-小组讨论-写作分享”的操作程序,让学生在深入阅读、充分讨论后表达自己的见解。

4.师生角色:教学模式中的“演员表”,它定义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探索的引导者和伙伴。例如,在法学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模式的“工具箱”,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例如,在生物课程中,可以采用“实验探究-模型构建-数据分析”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生物学知识。

6.教学评价:检验教学模式效果的“试金石”,它提供了评估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标准和方法。不同的教学模式需要不同的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同伴评价等。

7.支持条件:教学模式得以实施的“土壤”,包括教师素质、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没有这些条件的支持,再先进的教学模式也难以落地。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为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支持。例如,在远程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平台、虚拟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如何避免同质化教学模式?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许多常见的教学框架被广泛应用,如BOPPPS、5E等。然而,当所有教师都遵循这些模式时,教学就会陷入同质化的困境。那么,如何在保持教学目标明确的同时,避免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和重复性,真正实现教学创新呢?核心在于从课程内容的特性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从课程内容特点出发,挖掘独特的教学切入点

案例1:文学课程的情境化设计

在教授《红楼梦》时,传统教学可能聚焦于背景讲解和经典段落分析,但这很容易让课堂显得平淡无趣。为避免同质化,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引入多模态素材:利用影视片段、戏曲演绎或插画等多种形式展示《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如“元妃省亲”,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作品的文化氛围。

问题驱动学习: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例如“贾宝玉的叛逆行为是如何映射封建礼教的矛盾?”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文本内容挖掘深层次内涵。

角色代入与创作:学生可以扮演书中角色,通过改写特定场景或编排小剧场的方式,加深对人物心理和情节发展的理解。

这种设计以《红楼梦》的内容为核心,不依赖固定教学框架,而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赋予课程鲜明的个性化特质。

针对学生需求与背景,量身定制教学策略

案例2:跨专业数学课程的多样化设计

数学课程面向不同学科的学生时,他们对数学的需求与应用场景往往存在差异。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一点,避免“一刀切”。

针对工科学生:引入工程实践中的数学应用案例,例如在讲授线性代数时,结合图像处理或数据压缩的实际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论。

针对文科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结合。例如,设计一个小型数据分析任务,要求学生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某历史时期的经济数据或社会现象。

这种设计让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仅提升了课程的适用性,也避免了因内容单调而导致的教学雷同。

结语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声称创造出自己的“教学模式”,这当然是值得鼓励的创新精神。然而,需注意,真正的教学模式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具有一定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框架体系。一些老师可能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命名或更改教学方法,这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模式。

温馨提示:若需“一对一”教学创新大赛指导,请加“肯学君”老师微信。


一对一指导内容:


  • 总体教学设计和赛道选择(专家视角:如提供总体教学设计思路和选择合适赛道的建议)
  • 教学大纲提升评委视角:按照总体教学设计,完善大纲关键点及细节)
  • 课堂实录教案优化(学生视角:提供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的具体教学实施思路,支撑总体教学设计,体现“两性一度”)
  • 教学创新报告打磨(评委视角:标题凝练、痛点挖掘、方案匹配、成效突出、细节完善)
  • 现场PPT汇报与问答演练评委视角:标题再凝练、提纲再对标、教学再设计PPT优化、多元沟通训练、问答预演)


 欲知详情,点击下面链接:
教学创新大赛1对1指导+沉浸式工作坊纲要


如果该文有启发,请给肯学君来个点赞、在看收藏分享,星标/置精彩内容不错过

肯学君
聚焦“教创赛、一流课程及教学创新”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