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从2021年开始,每年一届,今年第四届大赛(含产教融合赛道)已全部结束。第五届全国大赛快来,预计今年12月份正式通知。如何运筹帷幄,尽量避免在校赛中被淘汰,争取在省赛甚至国赛中创造奇迹?
关键是,节奏制胜。
下面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简要谈谈如何调整自己的节奏,增加胜赛概率。
1.长跑心态。这个比赛历时比较长,通常在9个月左右。比如第四届大赛,国赛现场决赛在7月底(前三届时间也大致如此),教育部和中国高教学会在去年11月份就发了正式通知,正式启动。其实,我内心很清楚,很多老师参加第四届大赛是看到学校的通知才开始准备,其实为时已晚。据了解,多数第二、三、四届大赛获得一等奖的老师都参加了往届大赛,我知道个别老师连续参加三届比赛,第一届未进省赛,第二届未进国赛,第三届进入国赛并最终获得一等奖。最近有一些老师找我指导或解忧,他们已多次参加往届大赛,但有的在校赛或省赛中被淘汰,感到非常郁闷,不能释怀。经了解,我发现,多数老师每次参赛都把它当作一次短跑,匆匆跑完,草草结束,每次都备赛不足,每次赛后也没做深刻反思。我的建议很简单,就是不要把比赛当成一次短跑,而是一次长跑。郁闷没有用,既然大赛每年都举行,不要为一两次的失败而灰心。与其耿耿于怀,不如从现在起就开始备赛,并尝试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若以长跑心态来参赛,从容不迫,持续改进,我想比赛获奖是迟早的事,至少校赛暂时被淘汰也不那么难受。其实,从以赛促教,真正提高自己教学水平角度,教学创新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生的事情或事业。当然,我知道不少老师参赛是为了评职称,那也别太着急,该来的都在路上。这是第四届大赛校赛、省赛、国赛的时间安排,第五届大赛可参考。
2.掌控自己的步伐。第四届大赛虽然去年11月份已启动,但全国不同省、高校真正启动时间各异。据我了解,不同省时间安排不同,不同高校重视程度也不同,有的高校校赛已经比完,并为参加省赛的老师提供培训和专家指导服务;有的高校目前正在进行校赛;有的高校只是简单发个校赛通知,参赛老师稀里糊涂地开始准备。作为参赛老师,必须有自己的步伐,不能被动地等学校的安排。这个比赛不能着急,也不能不急,关键是要保持自己的节奏。曾经1对1指导一位老师,下午现场汇报,上午找我指导,我提前看了她的教学创新报告,又听了她的现场汇报演练,感觉很不熟练。不管怎样,她觉得我的建议很有用,“所有意见是切实可行的”,但我觉得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感觉,我告诉她我很担心:“时间太紧,来不及修改了”。其实,她的积累很不错,若节奏好一点,我相信参赛会快乐很多,比赛成绩一定会大幅度提升。3.早起步。教学创新报告和创新设计汇报PPT在截止日期前提交即可,但课程实录越早越好,比如我2021年参加大赛,2018年课程实录已录好。当然,那是巧合,我当时进行课程实录是建设慕课的需要,没想到,时长和相关要求基本相符,参赛时只是简单做了一些匿名处理。后来想想,这确实是自己当时能够顺利参赛的最大资本或心理优势。事实上,我的课程实录视频在参加创新大赛前曾参加过另一个全国的慕课视频大赛,获得了全国第一名,清华大学的两个视频分获第二和第三,有了这个奖,我心里就基本有数了,信心也会有一些。参加国赛时,虽然很多专家建议我重新录制课程视频,我反复进行了观看,觉得确实制作不是那么精良,但比较朴素、自然、符合教学常态,所以坚持不改,也可能有图省事的心理。我理想中的课程实录是“不像是在上课”,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学到真知。但这里要表达的不是自己的课程实录有多好,而是要早准备。4.反复打磨。大赛所提交的各种材料都需要反复打磨,精益求精。比如我的现场汇报,国赛比赛前的一个月,几乎每天都在不停的打磨。但这里要提醒老师们的是,课程实录一旦提交,就没法再修改了。第二届大赛我指导了一位老师,教学积淀深厚,创新报告和现场汇报都非常好,但课程实录感觉不太理想,国赛前一周他们找到了我,我看了他们省赛的视频和脚本,提了不少针对性的建议,基本都被他们的实录团队采纳。但当时疫情封控,无法进学校课堂,只能临时找来10多个学生在校外场地录制,所以视频效果与设想有一定差距。后来他们想重新录制,但大赛系统提交截止日期即到,时间不允许了,没办法再继续打磨了。这位老师后来比赛未进入国赛决赛,想来很遗憾。在我所指导的许多参赛老师中,课程实录是软肋,难以打动专家。但他们找我指导时,往往明知有问题,却没有时间打磨。这个教训要吸取,课程实录能早则早,大多老师改进的空间都很大,关键是要留出不断精进的时间。
5.统筹安排。不要把教学创新大赛当成一次简单的、孤立的比赛。事实上,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提交的材料相对较多,核心材料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创新设计汇报。这些材料对自己日常进行混合教学和申报其他教学项目也会非常有用。比如我参赛时经过反复打磨的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帮助就非常大。去年我也指导一些老师申报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我建议他们尝试参加教学创新大赛,因为不少材料要求类似,比如都有课程实录,时长要求也差不多,45分钟左右,稍加调整即可通用;PPT教学创新设计汇报(15分钟)和说课视频(10分钟)类似,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和申报书的许多内容也类似。总之,我想给老师们说的是,可把教学创新大赛和日常教学、一流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奖申报、混合教学比赛、青教赛等教学活动或比赛统筹考虑,这样会相互促进、事半功倍。基于以上想法,尝试给出教学创新大赛近期备赛两点操作性建议,供参考:课程实录脚本打磨,尽早搞定多个脚本。许多老师走一步算一步,参加校赛时学校要求提供一个视频,就匆忙录制一个视频,参加省赛要求两个视频先不管,这样会造成校赛直接淘汰或步步被动。我的建议是,不管你是正在参加今年大赛,还是计划明年参赛,尝试重新选择适合参赛的、你觉得相对比较拿手的4-5节内容(每节45分钟),尽早搞定脚本,然后,在实际课堂上录制视频。不管自己能否晋级省赛,都要确保在省赛前录制完毕。这样你手头可能会有4-5个实录视频(不少学校校赛视频只要求一个),若晋级省赛,就会有很多的选择和优化的空间;若不能晋级省赛,也会为明年参赛奠定基础。这里特别提醒老师们,不要为经费所困。若学校有经费支持,最好争取按你的时间节点制作完成;若学校无经费,可自己尝试在学校的录播教室录制,一些学校有专门负责录播的教师;若没有,可请学生协助,我曾经这样录过,感觉效果还不错。教学创新报告和汇报PPT设计,尽早搭建好适合自己的框架。许多老师喜欢找模版,这的确是捷径。但只能借鉴,不能照搬,一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或调整。另外,很多模版先天不足,可能会固化自己的思路。比如,下图的PPT模版,似乎许多老师都在用,我评审过的很多课程都采用这样的模版,但这样的模版很不聚焦,通常会让评委走神,是不是这样?我的建议是,一定要设计出适合自己汇报的PPT,便于自己一气呵成,让评委欲罢不能。按上述建议去备赛,参赛可能会更轻松、更从容、动力更足,获奖几率是不是也更高一些了呢?主要是不留遗憾。温馨提示:若需“一对一”教学创新大赛指导,请加“肯学君”老师微信。一对一指导内容:
- 总体教学设计和赛道选择(专家视角:如提供总体教学设计思路和选择合适赛道的建议)
- 教学大纲提升(评委视角:按照总体教学设计,完善大纲关键点及细节)
- 课堂实录教案优化(学生视角:提供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的具体教学实施思路,支撑总体教学设计,体现“两性一度”)
- 教学创新报告打磨(评委视角:标题凝练、痛点挖掘、方案匹配、成效突出、细节完善)
- 现场PPT汇报与问答演练(评委视角:标题再凝练、提纲再对标、教学再设计、PPT优化、多元沟通训练、问答预演)
欲知详情,点击下面链接:
如果该文有启发,请给肯学君来个点赞、在看、收藏、分享,设星标/置顶,精彩内容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