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没讲完也能精彩?
先问个问题:一节课如果没完成所有预设内容,还算有效吗?
传统教学里,答案是“不”。课讲不完,任务没完成,就是“失败”。但在生成性教学里,答案是“未必”。
上了多年的课,我有一个习惯,每次上课前总想增加点新东西,比如一个新问题、新观点、新案例.....不管上什么课,或做什么培训,都是如此,造成课件内容越来越多,但课时总是有限,要讲授完所有内容,面临诸多困难。
刚当老师时,总担心一节课内容太少,没啥可讲冷场,现在上课前总担心超时,内容讲不完。
特别是我喜欢互动式教学,时间把控就更为困难。
怎么办?
我们需要教学理念上的根本性变革。
生成性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而不是一味“讲完”。它的核心是:知识传授只是开始,学生的探索和思考才是重点。
如果教师在40-45分钟的时间内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优化,培养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那么这节课仍然可以被视为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内容的完成并不是评判一节课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基于此,本文对生成性课堂做专题讨论。
生成性课堂就像是一场互动的烹饪秀。在这个课堂上,教师提供一些食材(即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菜(即研究)。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和兴趣选择不同的食材,并使用自己的厨具和烹饪方法来制作菜肴(即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烹制一道美味的菜肴(即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选择食材、如何搭配食材、如何掌握火候等技能(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烹饪技巧和经验,并从中学习到不同的烹制方法和创意(即合作交流能力)。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就像是一个大厨,他们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烹饪过程,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建议。他们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来调整烹饪计划和食材的选择,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做出一道美味的菜肴(即优化研究效果)。
通过这种方式,生成性课堂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并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AI如何助力生成性课堂?
生成性课堂的难点在哪?
预设和生成难平衡:计划太多,灵活性不够;计划太少,课堂容易失控。
学生参与度难提高:有时老师“抛问题”,学生却没接住。
个性化反馈难实现:每个学生都不一样,但课堂却只有一套内容。
AI恰好能帮你解决这些问题!这里有几个实用小技巧:
1. 善用开放性问题引爆课堂
AI的强项是“生成灵感”。用它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可以瞬间让课堂活跃起来。
示例问题:
-“AI的快速发展会让人类失业还是创造更多机会?”
-“AI艺术作品是否应该获得版权保护?”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却能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AI能快速生成多维度的观点,帮你设计更有吸引力的课堂讨论话题。例如,可以提前列出正反两方观点,让学生分组辩论。这样不仅节省备课时间,还能提高课堂的生成性。
2. 借助AI实时调整课堂进程
有时候课堂讨论出乎意料,学生提出新问题,但你不确定是否相关。这时,AI可以充当你的“智囊团”。
比如,当学生讨论“AI是否会替代教师”时,你可以现场输入问题,让AI快速提供背景资料或分析建议。这样既能紧扣主题,又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3. 个性化任务设计更简单
AI还能帮你根据学生特点生成个性化学习任务。
比如,在课后布置作业时,你可以这样输入:
-“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挑战性任务。”
-“为刚接触AI的学生设计基础性讨论题。”
AI会生成不同难度的任务,帮助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4. 将学生变成“课堂设计师”
利用AI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内容的设计中!
比如,你可以让学生用AI工具生成小组讨论的主题、案例或数据支持。
案例:
教学“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时,让学生用AI生成数据图表或方案提纲,在课堂上展示。这样,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内容创造者。
5. 建立动态知识地图
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很多新问题,如何追踪并利用这些“灵感”?
AI可以帮你实时记录课堂生成的知识点,形成“动态知识地图”。课后,这些内容还能转化为讨论素材,成为下节课的起点。
工具推荐:
-用AI工具快速总结课堂讨论要点。
生成性教学的误区与破解方法
误区1:生成性就是“自由讨论”
误区2:忽略预设,完全依赖生成
解决方法:用AI辅助预设,提前设计课堂的主题和时间分配,但预留生成的空间。例如,40%的时间预设,60%的时间留给互动和生成内容。
误区3:只关注讨论,忽略学习目标
未讲完却精彩:一堂AI赋能的生成性课长啥样?
教学案例:新能源技术的未来
1. 开场引发兴趣
提问:“新能源技术是否能彻底取代化石能源?”
用AI生成几个对比鲜明的观点(支持 vs. 反对),让学生分组讨论。
2. 课堂生成:动态调整
学生讨论时,某小组提出“氢能源的局限性”。用AI快速查找相关数据,及时补充到讨论中。
3. 结束总结:动态知识地图
用AI记录课堂讨论的亮点,生成知识地图并分享给学生。下节课以此为基础,继续探索未解的问题。
结语
生成性教学不是让你“偷懒”,而是让课堂从“任务完成”转向“精彩生成”。
AI的加入,不仅让备课更轻松,还能让课堂更灵活、更有趣。
试着从下节课开始,让AI成为你的教学助手。用它挖掘学生的潜力,点燃课堂的无限可能!
一对一指导内容:
总体教学设计和赛道选择(专家视角:如提供总体教学设计思路和选择合适赛道的建议) 教学大纲提升(评委视角:按照总体教学设计,完善大纲关键点及细节) 课堂实录教案优化(学生视角:提供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的具体教学实施思路,支撑总体教学设计,体现“两性一度”) 教学创新报告打磨(评委视角:标题凝练、痛点挖掘、方案匹配、成效突出、细节完善) 现场PPT汇报与问答演练(评委视角:标题再凝练、提纲再对标、教学再设计、PPT优化、多元沟通训练、问答预演
如果该文有启发,请给肯学君来个点赞、在看、收藏、分享,设星标/置顶,精彩内容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