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老师们收下,一次就能学会的AI提问技巧

文摘   教育   2024-11-12 16:01   天津  
日常教学中,我总希望给学生更好的引导;指导老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申报一流课程,我也渴望为他们找到更多突破点。但传统方法有时让我陷入困境,满心困惑。

刚开始接触AI,有些失望,不知如何用它,觉得好像只是媒体的炒作。但随着不断尝试,我逐渐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当我通过巧妙的提问从 AI 那里获得有价值的答案时,那种感觉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开始对 AI 提问欲罢不能。

随着实践增多,我似乎有些豁然开朗,曾经的难题迎刃而解。我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其他老师,大家一起在教学中运用 AI,共同成长。我们在课堂设计、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思路。

近日受邀为大学老师们做一场题为《基于AI的教学创新设计与实操》的讲座,这里重点分享其中“AI提问的技巧”相关内容。

老师们,都在说人工智能有神奇的力量,可为啥有时候用起来感觉它就是个 “人工智障” 呢?

为啥 AI 不好使?原来是我们不会 “问”

咱们满怀期待地打开 AI 助手,结果却常常让人失望。就像您在研究中遇到问题,问 AI “我的实验数据波动大是什么原因”,它回答一堆可能的理论原因,可您还是不知道怎么解决自己实验里的问题;让它写个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写出来的都是些套话,根本不符合咱们大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这是为啥呢?

其实啊,是咱们和 AI 之间缺乏默契。咱们问同事问题能得到有用答案,是因为彼此熟悉,有共享信息。可 AI 不知道咱们是谁、要干啥,自然就给不出好答案啦。所以,学会提问是用好 AI 的关键哦!

这,就是人类之间交流的预先默契。

四个AI提问实用技巧

技巧1 充分说明信息

跟 AI 提问,可不能省掉咱们以为的 “常识”。这就像和同事交流学术问题,不能默认对方知道您的研究背景一样,AI 可不懂咱们心里想啥,咱得补上和它之间缺失的默契。

比如说,别只问 “怎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得详细点:“我是教 [专业名称] 的大学老师,我带的是大三的学生。这门课程有一定难度,目前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高,特别是在 [具体的教学环节,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环节,很多学生积极性不足。这学期内,怎么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参与度?给我一个具体、实际、可操作的计划,要结合我们大学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特点,比如他们对 [相关兴趣点或背景信息] 比较感兴趣。”

这里还有个 5W1H 方法,也就是每次提问说清楚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啥时候(When)、涉及谁(Who)、在哪里(Where)、怎么做(How)。就像准备一个学科活动策划来提高参与度,咱这样问:

Why:现在,我们专业的 [专业名称] 课程学生参与度较低,这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效果,我们希望改变这种情况,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What:所以,现在需要你写出一份针对提高 [专业名称] 课程学生参与度的学科活动策划方案。

When:活动时间安排在本学期第 [X] 周开始启动,持续 [X] 周,活动主要在课程时间内或课后 [具体时间范围] 开展。

Who:参与活动的学生是 [专业名称] 专业的大三学生,共 [X] 人,他们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希望激发他们在 [希望学生参与的活动相关领域,如学术讨论、实践操作等] 方面的热情。

Where:活动主要在学校的 [具体教室、实验室或其他合适地点] 进行,部分线上活动在我们学校的在线教学平台开展。

How:方案里,需要包括每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如有趣的主题讨论、竞赛、实地调研等)、组织形式(分组、个人等)、激励机制(加分、小奖品等)等具体细节,还要有对参与度评估的方法,字数 [X] 字。

这样,AI 给出的答案就靠谱多了,比之前那种泛泛而谈的方案实用多了,能真正为咱们的教学和提升学生参与度服务。


技巧2 角色扮演

这个技巧可有趣啦!对于 AI 来说,让它扮演个角色,回答就大不一样。比如,您问 “讲讲 [专业课程里某个概念] 的理解”,它回答得可能比较生硬。但要是说 “扮演一个资深的 [专业名称] 教授,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讲 [专业课程里某个概念] 的理解”,它就会变得生动起来:“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一聊这个神奇的 [专业概念],就像我们探索宇宙奥秘时发现的一把新钥匙……”

这是因为 AI 在训练过程中知道不同角色的特点,扮演专业学者就会更注重知识的深度和讲解方式,所以这个技巧能让它调整语言风格,模拟角色思考,屏蔽掉不专业的内容哦。而且在大学教学中,这种生动的讲解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备课和向学生传授知识。

技巧3 举例子

举例子在和 AI 交流中也很重要呢。您给学生解释一个复杂的理论,光说理论不行,得有实际例子。和 AI 交流也一样。

比如让 AI 写一个大学课程项目展示的 PPT 大纲,直接问,它写出来的大纲可能很普通。但要是给它几个优秀的课程项目展示 PPT 大纲例子,像 “[某成功项目名称] 项目展示:从问题提出到创新解决方案的精彩历程” 这样的,它写的大纲就会更有针对性:“[您的课程项目名称] 项目展示:解锁 [项目核心问题] 的智慧密码”。所以,有时候例子比长篇大论的描述还管用呢,能让 AI 更好地理解咱们想要的内容风格,为咱们的教学展示等工作提供更合适的素材。

技巧4 多问几遍

有时候咱们可能问不准,或者 AI 偶尔 “抽风”,这时候就得多问几遍啦。这里面有不少小窍门呢。

一个是澄清。比如您问教学方法改进的策略,AI 回答得太基础,您就可以进一步问:“这我都知道了。有没有一些更具体的策略?尤其,是针对我们大学这种 [学生特点、课程性质等具体情况] 的?” 这样 AI 就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

还有迭代式提问。就像您想设计一个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但不太清楚从何入手,先问:“请你扮演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大学课程设计专家。我要设计一个新的 [专业名称] 专业课程体系,怎么办?” 然后根据回答再深入问,比如关于课程的先后顺序安排有疑问继续问,或者在课程内容与实践结合方面有想法继续追问,还可以在一个回答基础上发散提问,比如加入一些跨学科元素会怎样,不断追问就能得到更符合咱们大学教学需求的答案。

要是 AI 的回答总是不合心意,还有个绝招 —— 逆向工程。比如您有一份特别精彩的专业课程教案,想让 AI 写个类似的,要是教案内容多,举例子可能不够用。这时候可以让 AI 做 “阅读理解”,问:“请分析一下这份教案,给出可以生成这个类型教案的完整提示词。包含教案的类型(是理论课、实践课等)、教学风格、教学对象、教学语气、教案长度、教学环节和使用的教学资源等内容,请直接输出结果,不要输出其他内容。教案内容如下:……” 不过这对 AI 模型的能力有要求,得选规模大、先进的模型哦。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利用 AI 更好地优化我们的教学资料。

别只盯着一个 AI 大模型。不同的问题可以选不同的模型。要是进行复杂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或逆向工程,可以优先用 ChatGPT 的 o1 新模型或者国内模型的旗舰版;如果是准备人文社科类课程内容,像文学、历史等,可以用 Claude 模型,它能生成更有深度和创意的内容。准备中文相关的教学内容,像中文写作课、古代文学课,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就不错;要是辅导学生做科研项目,需要专业知识检索和分析,就可以找一些专门针对学术领域的 AI;要是设计一些跨学科融合的课程,就需要找能处理复杂知识关联的模型。

先到这儿~


温馨提示:若需教学创新大赛“一对一”指导,请加“肯学君”老师微信。

一对一指导内容:


  • 总体教学设计和赛道选择(专家视角:如提供总体教学设计思路和选择合适赛道的建议)
  • 教学大纲提升评委视角:按照总体教学设计,完善大纲关键点及细节)
  • 课堂实录教案优化(学生视角:提供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的具体教学实施思路,支撑总体教学设计,体现“两性一度”)
  • 教学创新报告打磨(评委视角:标题凝练、痛点挖掘、方案匹配、成效突出、细节完善)
  • 现场PPT汇报与问答演练评委视角:标题再凝练、提纲再对标、教学再设计PPT优化、多元沟通训练、问答预演
 欲知一对一指导和沉浸式工作坊详情,点击下面链接:
教学创新大赛1对1指导+沉浸式工作坊纲要


如果该文有启发,请给肯学君来个点赞、在看收藏分享,星标/置精彩内容不错过

肯学君
聚焦“教创赛、一流课程及教学创新”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