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梦惊魂
秦楚
第二回
登大宝先王托孤
扶幼主太后垂帘
朱翊钧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把思索从远处拉回来,仍在思索谁是擎天白玉柱?谁是架海紫金梁?自己登上大宝的一幕幕便浮上心头——
1572年,朱翊钧九周岁,按传统算法,在娘肚子里怀胎十月也算一岁,叫虚岁。朱翊钧十岁了。他从小聪颖异常,骄资天纵,心里头沟沟壑壑多了去了,颇具帝王心机,深得其父穆宗隆庆帝朱载坖的钟爱。此位虚岁刚十岁的太子已是风闻阁臣争斗严重,人材凋零,首辅高拱位极人臣,虽才干无与伦比,是治世能臣,政绩卓然。但性格偏狭,气量窄,以才略自许,负气凌人,“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需忍,有所忤触之立碎。每张目怒视,恶声继之,即左右皆为之辟易”,很是专横跋扈,翦除异己不遗余力,先后赶走并处置了徐阶、陈以勤、赵贞吉、李春芳、殷士儋等重要阁臣。高拱权倾朝野,专擅国柄,穆宗病重。难以制衡。阁臣内只留下了次辅张居正,并新晋了一个文渊阁大学士高仪,此人乃高拱门生。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朱载坖病危,召高拱、张居正及高仪入内。龙榻上隆庆帝握着高拱的手,对他说:“以天下累先生。”足见圣眷甚隆,宣内阁诸臣接受顾命,是谓顾命三大臣。当时司礼监授遗诏,有二封,一封给了皇太子朱翊钧;一封给了高拱,其中有遇事内阁需要与冯保商榷施行之说。高拱认为这是冯保委托张居正撰写的矫诏,曾当面斥责张居正说:“我主持国政,为何单独与中人(指冯保)准备遗诏?”张居正不做声,不辩解,前有嘉靖帝遗诏事为鉴,张居正不愿招祸。
实际上高拱在这事上确实冤枉了张居正。且说这冯宝,虽是中人(太监),但却是嘉靖帝旧人,已是两朝元老,嘉靖帝时已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写得一笔好字,也赋得出锦绣文章,通音律,别看是一个太监,文人学士那一套他全都会。一身武艺,罕有其匹。并且临事果决,雷厉风行。在嘉靖帝修仙的二十年里经常受命代嘉靖批阅奏折。隆庆帝时又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东厂和御马监,御马监俗称西厂。所以冯宝有“内相”之称。将他打个比方,隆庆帝时,冯宝所担职务相当于蒋家王朝时蒋委员长的文胆陈布雷、军统局长贺耀祖(戴笠仅为副局长)、中统局长徐恩曾三人所担之职务,隆庆帝要阁臣遇事和冯宝商议便不难理解了。
不久后,穆宗驾崩,全国举哀,朝野震动。阁臣们一边忙着治丧,一边忙着朱翊钧的登极大典。朱翊钧在此际心里便活络起来,冯公公待他这个小太子不薄,又是父祖留下的老人,忠心可鉴,能力卓迈。他要把冯公公塞进托孤顾命大臣之中,掺上沙子,以制衡高拱,平衡君权和相权。于是召高拱、张居正、高仪、冯宝入宫,开门建山地提出自己的要求。高拱大怒,当场怒怼朱翊钧,历数历朝历代宦官干政的弊端,就差指着小太子的鼻子骂他是亡国之君了。这朱翊钧便和高拱杠上了,冯宝进不了顾命大臣之列,他宁可不践大祚!高拱无奈,拗不过小皇帝,便答应了,将冯宝名字添加到顾命大命之列。这便是隆庆帝托孤顾命四大臣的由来。高拱出了养心殿,在丹穉下哀叹道:“十岁天子,如何治天下?”后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庙号明神宗。由于朱翊钧尚在幼学之年,便尊其生母李妃和隆庆帝正宫陈后为两宫皇太后,由李后垂帘主政,说是垂帘,实际并未垂帘,只是主政而已。阁臣所作决定必须报予皇帝御览后由太后斟酌损益,作最后定夺。
朱翊钧登极大典刚结束,高拱便向冯宝发起了攻势。意图倒冯,上言五事,请求罢黜司礼监之权,将之交还内阁,又唆使门下谏官疏劾冯保。冯宝职摄东西厂,耳目众多,侦知此事,急就张居正求解决之策。张居正面无表情,但心里却是惊涛骇浪。高拱阴骘刻忌,多次蓄意构陷他人,倒在他手下的忠诚之士如过江之鲫。连满腔赤诚的老师徐阶都栽在他手里。似此下去,还有谁敢公忠体国,勇毅用命?主幼臣强,国库疲弱,亟需变法图强,他高拱就是变法路上的拦路虎。嘉靖初年内阁次辅桂萼提出的一条鞭法是多好的变法规则,隆庆一朝徐阶老师试在各地推行,最后被高拱叫停。高拱是首辅,自己是次辅。他便是自己面前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只要高拱不走,自己永无出头之日,满腔的理想抱负也实现不了。如能借冯宝之手去之,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于是强捺住心头狂跳,幽幽地对冯宝说:“那天你晋顾命大臣争论罢从养心殿出来,首辅仰天长叹‘十岁天子,安能治天下?’”张居正故意将高拱的话改了两字,这一改,藐视当今天子,不臣之心便昭然若揭。冯宝心领神会,去向李太后和朱翊钧告状,并说高拱有废帝另立周王之意!两宫太后和小皇帝朱翊钧皆愕然。便决议驱逐高拱。六月十六日早朝,“召内阁、五府、六部众至”,到会极门,太监王榛捧旨宣读:“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通不许皇帝主专。不知他要何为?我母子三人惊惧不宁。高拱着回籍闲住,不许停留!”高拱听后,“面色如死灰”,“汗陡下如雨,伏不能起”。张居正从旁将他扶起。第二天一早,高拱乘柴车出京,踏上了归程,可悲他一代首辅,幼主登极才六天却被罢逐。皆由骄横专权,构陷他人所至,冥冥之中,报应不爽。其晚景甚为凄凉!
且说朱翊钧登极后,于其母李太后上尊号为慈圣皇太后,因其父穆宗朱载坖给朱翊钧的遗诏有:“要依三辅臣并司礼监的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怠荒,保守帝业”。所以慈圣皇太后主政,管教朱翊钧十分严格。明神宗毕竟还是个孩子,有时嬉戏厌学,李太后闻知,便长时间罚跪。经筵课毕,亲自听明神宗复述内容。上朝之日,慈圣皇太后五更时就来到朱翊钧寝宫,招呼道:“皇上应该起来了。”下令左右扶明神宗起来坐下,取水为他洗脸,然后领着明神宗乘舆而出。明神宗侍奉李太后惟命恭谨,而那些奉李太后之旨的宦官们,往往对他过分挟持管束。加之张居正是首辅,荣膺帝师,他给朱翊钧制定了非常严苛的读书计划,每天吃过早饭就要诵读《大学》、《尚书》各十遍,然后听经筵,再看奏折,接近中午再去听课,吃完午饭后才能回宫。朱翊钧酷好书法,但张居正切责之,谓明君重修德和治世,如李煜、赵佶之类亡国之君才精研书画丹青。张居正的严苛让朱翊钧十分畏惧他。《明史本纪》载“初,上在讲筵,读《论语》‘色勃如也’,误读作‘背’字。居正忽从旁厉声曰:‘当作勃字’。上悚然而惊,同列皆失色。”冯宝挟三朝元老之威,在朱翊钧为学修德上要求也十分严苛。十来岁的小皇帝生活得很郁闷,心情很压抑,贵为天子却无丁点自由,头上压着太后、张居正、冯宝三座大山、张居正和冯宝虽然不敢拿戒尺打他,但慈圣皇太后敢呢!此二人见其偶有懈怠荒嬉,便切责之,并向其母后告状,朱翊钧不敢忤逆母后,也不敢顶撞这二位顾命重臣(此时高拱被逐,高仪病亡,托孤大臣只剩此二位),但心里腹诽:天下是我朱家的天下,给你个棒槌你就当针使,充的什么大尾巴狼?心里已滋生对张居正和冯宝深深的恨意!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END
主编寄语:音艾平台成立于2019年4月5日.音艾平台,是一块文人乐土,是作家、诗人、联家发表作品的园地,是一条团结方方面面人才的纽带,是一扇展示文明的窗口,是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是一座传统文化交流的桥梁。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积极参与,竞相转发,为繁荣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音艾编辑部
主编: 王心冰
执行主编: 郑太平 王付欣
副主编:张荣相 沈玉海 卞广军 王钊 吕炳宁
编辑: 张冬梅 刘洪藏 周荣
主播: 刘洪藏 张冬梅 王心冰 刘朝阳
【音艾是一个文化文艺类的原创平台,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投稿】
来稿要求: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作品等,禁止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初次投稿:作者须先关注《音艾》公众号。附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
稿酬结算:免费编辑制作,作者须付诵读者不少于20元以上的辛苦费。赞赏七天一结算,六成做稿酬返给作者,四成做平台发展用,后续不计。赞赏少于20元不予发放。
投稿邮箱:2805872594@qq.com
联系电话:18238160758
投稿微信:w18238160758
承接录音:朗诵、配音、有声小说录制等。电话18238160758
欢迎扫码商务约稿合作,共创双赢!
更多精彩,尽在音艾!
如果您喜欢,请转发并点击右下角的在看哦!
● 痣梦惊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