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信息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一位拿学校资助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朋友圈晒出到国内外多地旅游的照片,引发关注。
浙大一贫困生高消费引热议
发布信息的网民称该学生姓方,是浙大2021级本科生,疑似该学生朋友圈截图显示,发布的朋友圈定位包括昆明、丽江、西藏、三亚、苏州、重庆、四川、厦门、泉州、新疆、上海、青岛、烟台、大连、韩国、日本等地。
网帖图片
此事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很快疑似当事人的网友在浙大校园论坛上从收入来源、为什么申请资助、出行支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他表示,自身家庭条件差,父母多年前离异,目前均未负责他的生活费和学费,并且他还要负担爷爷的生活费,所以获得了学校助学金。目前的收入来源包括勤工助学1100小时的收入、历年累计奖学金、学校资助、家教所得等。
并解释朋友圈里去的那些地方,部分是因为出任务和社会实践去的,并不是旅游;部分是因私出行,包括朋友生日、看望母亲等。还强调是使用自己的存款前往旅行。
另外,该网友还表示,如今他依靠勤工助学和奖学金获得了一定的报酬,有能力支付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还有一定的结余,这让其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以为可以依靠这一笔钱去充实自我,去看看以前没有能力、家庭不能支撑自己去到的地方看看。
校方对此事做出回应
据极目新闻消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学生会公众号的文章显示,该学生已被推免至清华大学传播学攻读硕士。
目前网友对其行为的举报,是否会影响该生的保研资格?11月22日,记者咨询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务处学籍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已注意到上述情况,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则回应记者称,已接到相关举报,对于该生行为是否影响保研资格,工作人员称“不予置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人员称,已接到有人对涉事学生的举报,正在调查中。
(11月23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情况通报称:
助学金应用于助“学”
针对此事,网友们也展开了热议,大家各抒己见。
有部分网友觉得,助学金既然发给了学生,如何使用助学金就是学生的个人自由,他们有权利决定这些钱款的用途,涵盖诸如旅游等消费行为。
更多网友则表示,“真正渴了的人,是不会浪费水的”,真的是贫困生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份用,能够到处旅游,说明其并不贫困,就不应该得到助学金。
我们从《浙江省学生资助对象认定办法》来看,助学金评选工作,一般都是新学年开学60天内完成。
其规章中表示每学期应当按照学生经济实际情况进行认定结果复核和动态调整。资助对象如果“有不合理消费行为或奢侈消费行为者”,应取消其受助资格。
贫困助学金体现社会和政府对贫困子弟的关爱,仅限于基本的学习和生活用途。而这位同学的行为和解释,偏离了助学金发放的初衷。
其实回到浙大事件,申请助学金时该同学的基本条件是符合申请条件的,而后续学校有没有根据现实情况动态调整助学金人选是需要校方进一步进行跟踪的。方同学出门旅游到底持续了多长时间?为何不进行助学金人员调整?
既然校方在初期筛选的时候做不到绝对公平,就需要采取跟踪措施,确保助学金发放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让助学金资格保持良性流动。
潮爸辣妈们
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