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法官人均办案量超1000件
全省最忙法院
一个是孕育大批知名法学专家学者
亚洲最大法学院
南湖大道182号→216号
当“最忙法院”遇上“最大法学院”
前瞻理论思辨VS司法实务探索
“理论”与“实践”的碰撞
会激发出什么样的火花?
10月10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举办合作签约仪式暨法学教育实践基地揭牌活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陈柏峰,党委副书记陈金川,党政办公室主任司志莲,东湖高新区法院分党组书记、院长程皓,分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魏兰,分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何谦出席活动。
会上,东湖高新区法院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成立“法学实践教育基地”,依托高校的法学专业优势和法院的司法资源优势,围绕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交流互聘、实习实训等方面常态化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法治人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提升”,努力为中部地区崛起造就一批卓越法治人才。
双方领导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双方领导为“法学实践教育基地”揭牌
“19年前,东湖高新区法院成立之初,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校园旁的东山村村委会临时办公,与学校互为邻居。”
“19年来,东湖高新区法院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一直守望相助。”
“从法学院到法院,从182号到216号,地图上的直线距离1.9公里,我们一直在同一条路上努力奔跑。这条路既是我们地处的闻名遐迩的‘南湖大道’,也是我们共同仰望法治星空、共同追寻法治梦想的法治之路。”
东湖高新区法院程皓院长在致辞中表示,长久以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为东湖高新区法院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法律人才,很多已经成为了法院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是东湖高新审判事业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在此之前,东湖高新区法院已先后邀请该院吕琳副教授、陈晓星副教授,为全院干警、全区的企业家分别讲授了劳动争议方面的实务难点问题、解读了新《公司法》的前沿热点问题。程皓院长表示,期待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法院与法学院能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对基层法院的智力支持作用,促进法学院的人才优势、教学优势、理论优势与法院的实践优势、应用优势、案例优势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共同的发展优势、创新优势、成果优势,推动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的深度融合,共同为法治光谷、法治武汉、法治湖北建设贡献力量。
“很荣幸在东湖高新区法院即将建院二十周年之际受邀前来,我院愿与东湖高新区法院携手并进、同题共答,相信未来的合作将更加精彩。”
“两院的距离很近,就隔着一条民族大道。期待两院之间达成‘双向奔赴’,将最近的距离转换成最紧密的联系。”
签约仪式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陈柏峰院长就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签订的背景、目的及意义作了详细解读。他表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与东湖高新区法院长期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法院始终关心并支持着学院的发展。
多年来,学院充分发挥学术资源、校友资源、行业资源优势,搭建政法队伍能力提升与学术研究平台,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中南法学力量。东湖高新区法院自成立以来,也在不断探索和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审判队伍。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提升合作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法治实务型人才,为法学学科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参观法院文化建设展厅
双方参会领导合影
以理论的甘霖无声滋养审判实践土壤
以实践的火花探索点亮法治学术光芒
法官的睿智与严谨
学者的深邃与敏锐
将在相互的启迪中
谱写法治光谷新篇章
来源&编辑: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