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学龄前儿童如何运动?

健康   2024-11-17 09:00   北京  

学龄前儿童

如何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使人心情愉悦,尤其是儿童期,还能促进脑发育,为了使孩子更加健康、聪明、快乐,赶快让他们动起来吧!

学龄前的孩子运动应该遵循什么原则,达到怎样的运动强度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学龄前儿童的运动原则

(1)应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为核心目标。例如:行走、跑步、跳跃、投掷、踢等,3—6岁处于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关键期, 尽可能丰富的活动体验可全面发展基本动作技能,发掘孩子的运动能力特点,个性化引导。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注意

引导的目的不是培养其单一运动特长,而是为了增强体验,加强运动参与感和兴趣。

(2)运动的类型选择应满足多样性。运动的类型应根据天气、环境等选择不同形式、强度的运动方式,既有与家长的亲子互动,同时发展与同伴的交往游戏。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3)运动应目标合理、循序渐进。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运动水平不一样,孩子的运动应根据孩子现有的实际水平量力而行,过早要求儿童完成超出其能力的运动,儿童的基本动作技能不仅不会发展得更快,反而易引起挫折感。

(4)运动时需成人看护,避免意外伤害。每年我国儿童意外伤害(如溺水、车祸、跌伤等)约占儿童死亡原因的四分之一,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家长在陪伴儿童运动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安全。


2.学龄前儿童的运动时间

2018年中国《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指出,学龄前儿童每天累计运动时间应至少180分钟。每天中等至高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60分钟以上;每天应进行至少120分钟的户外活动。应尽量减少久坐行为,每天屏幕时间累积不超过60分钟;任何久坐行为每次持续时间均应限制在60分钟内 。(中等强度:呼吸比较急促,运动中只能讲短句子,不能完整表述长句子;高强度:呼吸急促、费力,不能言语交流。)

注意

为全天累积量,不要求一次性完成,注意循序渐进。雾霾、高温或高寒等恶劣天气可酌减户外运动时间 。


3.学龄前儿童运动的类型

可分为三大类:日常活动(如吃饭、穿衣、做家务等),玩耍游戏(如骑车、跳绳、搭积木、攀爬、追逐游戏等)及体育活动(如游泳、球类、跆拳道等),应形式多样。

运动、饮食和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的三大法宝。学龄前是儿童早期运动发展的重要阶段,拥有健康的体魄是一切的基础,对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至关重要!最后要强调的是——不管采取何种运动方式,家长参与很重要,要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和伙伴作用,让孩子爱上运动,养成每天运动的好习惯。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一种支持

来源:扬州妇幼,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为公益宣传,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