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学术”书院系列论坛 |第二届“明德琢玉学生论坛”学术论文报告会回顾(一)

教育   2024-11-23 22:49   北京  

“明德琢玉学生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求是学术”书院系列论坛之一,旨在为学生搭建跨学科、全学程的学术研习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潜心学术,积极探索,相互切磋,促进“生生、师生、师师”之间的社会交往和学术交流。

第二届“明德琢玉学生论坛”于11月16日-17日成功举行。论坛分为“学术书评与读书报告点评会”“学术论文报告会”“‘求是-强国’学术项目中期答辩会”和“优秀学位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会”四大版块。其中,“学术论文报告会”分三个场次,共有13名学生作报告,邀请了10位点评嘉宾现场指导与交流。本期推送将展示其中6位同学的汇报成果。


学术论文报告会


哲学院2021级强基计划哲学专业的赵启达作了题为《决断的正当性及其历史之根——施米特与本雅明论主权问题》的学术报告,试图澄清主权问题这一魏玛法学与国家学的关键问题,重点分析了本雅明对施米特主权者概念中“自然之体”与“政治之体”激烈冲突的批评。


艺术学院2021级美术学专业的翟辰睿作了题为《小丑形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绘画中的现代性》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对“小丑”进行了溯源,并对其早期绘画意象做出回顾;进而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的现代化社会状况以及狂欢文化,对当时的小丑题材画进行了图像学分析,尝试阐释小丑意象的现代化衍变及其象征意义。


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政治学-历史学”双学士学位实验班的梁敏琪作了题为《地方实力派的‘国家转向’?——1931-1936年新桂系‘抗日’形象的建构与解构研究》的学术报告,分析了新桂系地方实力派的国家主义倾向,并对1931-1936年新桂系“抗日”形象的建构和解构进行了详细讨论。


哲学院2021级强基计划哲学专业的陆晨阳作了题为《基于解释美德的容许主义辩护》的学术报告,论证最佳解释推理可以为容许主义提供一个辩护;而相信唯一性论题和解释美德的不可通约性,将导致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下都无法接受的后果。报告认为,如果采取策略将解释美德可比化,则可能存在多个解释同等最优的情景。这一框架不仅能很好的回应任意性反驳,而且能够建立认识理性和经济理性之间的联系。


历史学院2022级强基计划历史学专业的姜雅泉作了题为《在‘挣扎’中走向‘困顿’——战后青岛市抗建学校经费筹集的演变探赜》的学术报告。报告在充分利用青岛市档案馆馆藏有关青岛市抗建学校的档案、相关回忆录和报刊的基础上,将抗建学校这一微观视角与当时青岛市的整体态势结合,梳理了青岛市抗建学校经费筹集演变的历程,揭示了抗建学校经费筹集演变的底层逻辑;在此基础上,从“抗建学校经费筹集”这个“小”问题出发,探讨了“战后国民党办学”这个“大”问题。


哲学院2022级强基计划哲学专业的宋铮作了题为《非还原物理主义的本体论非还原可能性》的学术报告。金在权的因果排他性论证被认为是对非还原物理主义的有力反驳,其试图证明物理主义的两个原则与非还原立场的三个信条无法相容。而其中的“过度决定”概念是一个值得再做厘清的概念,定律性定义下的“过度决定”更值得被采纳。厘清“过度决定”概念后,坚持强随附性的立场,非还原物理主义可以保留本体论层面的非还原性。因此非还原物理主义仍可以保留本体论层面的非还原性。


第二届“明德琢玉学生论坛”圆满落幕。同学们盈科而进、琢玉成器,让论坛成为了一场有温度而不失严肃的学术盛宴,成为了一次有广度而不失深度的跨学科师生从游。再次感谢参与琢玉论坛的所有师生们!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
发布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官方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