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新法打击诈骗 新加坡将授权警方“冻结”受骗者账户阻拦转账

文摘   2024-11-12 14:17   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提呈新法案,授权警方在有理由相信受害者会向诈骗团伙汇款时,向银行发出限制令(Restriction Orders,简称RO),限制受害者在一段时间内不能进行银行交易。(海峡时报)



作者 仓吉



数据证明,新加坡人钱多、人傻,特别受诈骗分子“青睐”。

从2019年到2023年,新加坡的诈骗案数量上升近五倍,从约9500起增至约4万6600起。单单是2023年,诈骗金额就达约6亿5200万新元。

最可怕的是,很多受害者是心甘情愿把钱转给不认识的人,诈骗者无需直接控制受害者账户,而是通过各种手法操纵,坐等肥水流进来。

就说今年上半年,86%的诈骗案是“自发转账”。

受害者就在我们周围,各种诈骗术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诈骗技俩人们耳熟能详,那些这么容易中招的人难道真的那么无知天真吗?

新加坡人容易受骗的个中因素,需要社会学者、心理医生、执法当局去进行深入分析。与此同时,加强保护网的工作还是刻不容缓,就算是侵犯到人们的一点个人自由也在所不惜。

警方未来将有权“冻结”受骗者账户

很多受害者是通过自动提款机转账给骗子。(海峡时报)


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昨天(11月11日)在国会提出《防诈骗保障法案》(Protection from Scams Bill)。

法案授权警方在有理由相信受害者会向诈骗团伙汇款时,向银行发出限制令(Restriction Orders,简称RO),限制受害者在一段时间内不能进行银行交易。

发布限制令的决定取决于警方,前提是保护当事人,并且是在劝说都无效、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发出,但警方会考虑当事人或家人的意愿。

限制令仅适用于通过数码或电信渠道(例如电话、短信或网络通讯)进行的诈骗案件,且没有任何面对面的互动,不涵盖传统诈骗案件(例如受害者认识对方)。

限制令涵盖的银行服务包括自动提款机取款、所有信贷服务(包括信用卡交易、个人贷款),以及从银行账户转账到其他账户(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PayNow和柜台转账)。

当局会在保护个人安全和避免过度给他带来不便之间取得平衡,所以将建立机制,让警方允许受限制的受害人提取固定金额的资金,用于日常开销和支付账单。

这项新法还得经过国会的二读辩论,相信届时必引来议员的热烈发言。

新法将是世界创举

新加坡警方在中央商业区设立告示提醒大家小心诈骗分子。(海峡时报)

这项新法是新加坡在世界上的创举。西方国家以个人自由为重,新加坡的新法一旦落实,当成为国际研究的对象。

新加坡没有先例可循,如何为了公众的利益,在有可疑迹象时,警方引用法律让受骗人及时惊醒,免得一些人把棺材本赔得不清不楚。

所以新法的执行,关键在于如何取得平衡,不会给人们造成不便。

过去几年来,警方已经跟银行界加强合作,给公众更多的教育,提高他们防诈骗的意识。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方面执法也须要国际合作,单是保护公众的利益还是不够的,恶魔一直逍遥法外,任何保护措施都属于被动的。

新加坡人防诈意识有提升

新加坡储蓄银行11月2日在义顺区举办协助民众在线上保持警惕的活动。(海峡时报)


非营利组织全球反诈骗联盟(Global Anti Scam Alliance,简称GASA)和数据服务提供商ScamAdviser10月15日公布了《2024年亚洲诈骗情况报告》;报告数据来自对亚洲13个地区2万4731人的问卷调查,当中新加坡人达1109人。

从去年8月至今年8月期间,诈骗团伙在亚洲13个地区(包括新加坡)估计骗取了超过6884亿美元(约9041亿新元)

新加坡人的防诈意识显然有所提升,受害者平均损失约2400美元(约3283新元),比前一年同期减少四成。但我们也不能高兴得太早。

诈骗集团的手段和技术不断提升,骗术人工智能化,诈骗与防诈的攻防战已上升到新一代的科技水平,各国的法律永远落在后头。

因此,各国的防诈立法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头医脚。新加坡的这项新立法抢在别人的前头是一件好事,事不宜迟,值得国会大力支持。




更多好读

哪种诈骗最容易让新加坡人上当? 能“骗走最多钱”的竟是这种!
电诈骗子全跑到新加坡? 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或能帮你保住血汗钱
新加坡“打诈”貌似初见成效 最新两组数据却带出不同信号


"阅读原文"不翻墙就能大咬特咬 


  日行一善 点个 

新加坡红蚂蚁
红蚂蚁立足于新加坡,触角伸向海外,以生动笔调撰写独立观点,以新颖手法呈现新闻,随意钻、认真咬。官网:www.redants.sg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