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组屋挨得近 以前是咖喱味现在连披萨味也成了争端导火线

文摘   2024-11-22 15:53   中国香港  

组屋居民做私厨在家烤制的美味披萨,成了邻里纠纷的导火线。(海峡时报)



作者 许耀泉



加坡有80%以上的家庭住在组屋里,每间组屋只隔着10到15公分的混凝土墙壁或地板。


邻居如果煮了一些味道浓烈的菜肴,你多半能嗅到;家里来了多少客人,说不定也会听到。

红蚂蚁家楼上住着一户印度人家,每当他们煮咖喱,我们这一家都会懊恼不已——

为什么我们的性格都那么内向,没跟邻居打好关系,说不定他们偶尔会分一碗香喷喷的咖喱给我们尝尝呢?

不过,咖喱可不是所有人的心头好,2011年曝光的咖喱事件大家可能记忆犹新:

一个新移民家庭不满印度邻居煮咖喱,经过社区调解后,双方达成共识:印度家庭只在新移民家庭不在的时候才煮咖喱,后者也愿意尝试邻居烹煮的咖喱,事件在双方彼此包容下和气收场。

咖喱这道印度美食也曾引起不小的风波。(新报)


但同样的问题最近又再重演,只不过主角从咖喱换成了披萨:

义顺居民李太太向媒体申诉,隔壁邻居沈先生在家做私厨烤披萨大餐,使用的乳酪等猛烈香料气味刺鼻并且油腻,让她不适和头痛,到她家里上音乐课的学生都曾抱怨。

她还说,上门的顾客也很吵闹,使她到了晚上11点多仍无法安眠。

根据媒体报道,沈先生接到李太太的私信后才察觉她的不满,并已采取各种措施尝试隔绝声音和气味。

李太太声称在10月21日与沈先生沟通过,但后者到了11月2日还是有顾客上门,离开时同样相当吵闹。

无独有偶,《联合早报》的交流站10月28日也刊登了一封新移民的来函,指组屋区公用场所举行的活动增多(例如在综合亭举行的殡葬活动)“在某些情况下,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当局参照外国的经验,以便“更好地平衡社区和谐与宗教仪式需求”

新加坡组屋底层多年来已成为供人休息、玩乐、运动、聚会、办红白事的社区场所。(联合早报)


该读者提出的建议包括:规定殡葬活动时间与噪音管制、专门划定殡葬活动区域(在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设立专门的殡葬活动场地)、加强卫生管理与场地清洁,确保租借者清理场地内的设备和垃圾后方允许他们离开。

另外有两名《联合早报》读者回应了这封来函,提出不同看法。

除了表示不能将他国的做法生搬硬套到新加坡之外,也指出建屋局在组屋底层留出空间的目的,但共同点却离不开“包容”这个概念。

噪音问题当然也是组屋居民经常申诉的一件事,若不是组屋底层举行的红白事,很可能便是区内的体育设施。

新加坡媒体便在2023年年底报道过,兀兰一座组屋旁的户外篮球场,每晚都会有市镇会人员在晚上9点30分到场内锁篮筐,相信是为了避免有人深夜打球,扰人清梦。

锁篮筐会不会只是治标不治本?(新明日报)


无论是烹饪散发出来的味道,还是各种活动产生的噪音,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是向媒体申诉,或诉诸社区调解程序,而是双方面的沟通和包容。

就像当年的新移民和印度邻居,双方各让一步,找到解决方案一样,在组屋楼下办白事、打篮球的人们考虑到周围的居民需要休息,注意音量或提早结束活动;组屋居民提醒自己,在地狭人稠的新加坡,日常生活中难免有些需要忍受的事情,但若积极沟通,事情也未必无法解决。

有趣的是,在家做私厨的沈先生接受媒体访问时也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我们尊重她的想法,但同时也觉得有些不公平...... 对方也在家教音乐课,我们以为会互相理解。” 

今天的殡葬活动和披萨,其实就是过去的篮球场和咖喱。组屋居民若不相互包容,下次又是哪一项活动还是哪一道佳肴要被投诉了?




更多好读

让组屋“清静时段”延长多一个半小时,真能解决邻里噪音问题?
新加坡人在报纸上吐苦水:毫不讲理的邻居是一大烦恼
施工噪音成居家办公新常态的噩梦,如何“降噪”避免邻居失和?


"阅读原文"不翻墙就能大咬特咬 


  日行一善 点个 

新加坡红蚂蚁
红蚂蚁立足于新加坡,触角伸向海外,以生动笔调撰写独立观点,以新颖手法呈现新闻,随意钻、认真咬。官网:www.redants.sg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