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记忆是成都的历史工业遗址更新项目,与其他城市工业遗址改造成为创意园区所不同,成都的东郊记忆历经几次更新调改,如今变身城市打卡地标+潮流生活发生地。
工业遗址变身“年轻力”中心
随着旧工业遗址东郊记忆的持续更新,贴着“年轻力”标签的潮流服饰品牌、唤醒夜经济的小酒馆和LIVEHOUSE、满足当下年轻客的特色餐饮品牌、以及一众热榜上的户外、摄影、剧场、艺术展览等生活方式及娱乐品牌都先后被东郊记忆收入囊中。
呈现新潮消费场景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东郊记忆里的这些品牌门店皆具有着特殊的气质。项目方招商和品牌选址在东郊记忆项目上的碰撞,出现了各种新的可能性,有的品牌在这里开出了新的概念店、有的品牌在这里孵化了新的产品线,这种场域的独特性带给每一个品牌新的可能。
例如东郊记忆中的1807CORP,作为品牌概念总店,一楼是咖啡、品牌服饰的展览和零售空间,二楼是品牌办公室,还有录音室,复合型的组合,让喜爱潮牌文化的年轻人在这里感受到时尚的流动。
在商业品牌同质化严重的当下,我们找到了东郊记忆招商差异化的秘密,那就是场域的“守旧”。
客群和业态的守旧
从根本来讲,一座工厂的焕新,留下的除了历史工业遗址,还有无数老辈人的生活记忆。仔细分析东郊记忆几次大的更新节点,每一次的更新内容都有理有据,从1.0版本的音乐产业园、2.0版本的二次元集结地、3.0版本的年轻潮流发生地,每一次的更新都是基于之前的客群、业态、建筑空间而进行的调改优化。
如果说更新是老旧项目的灵丹妙药,那么守旧式更新就是东郊记忆项目更新的重要成功因素。保留部分既有客群的生活方式习惯,是项目调改的安全防线。
东郊记忆最初代的项目客群大多为家庭客,东郊记忆园区中也有相应的儿童剧场等业态。到现在我们仍然能在东郊记忆的成都舞台区域看到大量带孩子的家庭客群,成都舞台是东郊记忆经典演出场地,在没有演出的时间里成为周边家庭客的溜娃胜地。成都舞台曾是电子厂堆放材料的空地,慢慢成为工人们饭后娱乐的广场,后面成为园区的C位,后面的更新规划中,也遵循着C位不变的原则,将此处变为同样聚集人气的演出场地。
在项目2.0版本的调改中,项目规划了一条以二次元周边售卖体验为主的漫卡街,虽然当初这条街的内容与厚重的工业遗址风格似乎并不大搭,却为项目积累了新一代的年轻客群,为3.0版本的调改赋予了信心。
场域的守旧
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东郊记忆中保留一些带有历史记忆的旧场景:
星光墙——“第十五届全球华语榜中榜暨亚洲影响力大典”的众多明星为东郊记忆留下的珍贵手印以及随后到访东郊记忆的各界明星、名人的手印组成。
火车头广场——保留了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铁路轨道,此为四川省境内第一批蒸汽式火车头。
歼教5型飞机——是我国第一型批量生产和装备的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是建国以来完成飞行表演任务最多的机型之一。如今,老飞机镀上金属新装,焕发新的科幻魅力。
东郊记忆后期的更新改造,在保留建筑肌底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设计手法,放大原本场域的场景力:
工业横街裸露的水泥钢筋被改造成夜晚的赛博朋克世界,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来打卡,也变成了商业经营场所,成为东郊记忆独树一帜的市集空间。
巨大面积的红砖厂墙,涂刷了大字“成都”,成为新的城市地标打卡地,吸引了不少游客。
室内空间记忆长廊,水泥空间内没有过多装饰,成为策展的最佳地。
南大门的红砖墙,艺术感的造型+夜晚的灯光装置,承载了红砖东郊的印象。
畅硕小结
给予一所工业旧址的新生绝不是全面焕新,找到项目中有价值的“旧”,并遵循“守旧计划”逐步去落实,在东郊记忆中,该守旧的地方从守旧中获得能量、该创新的地方从创新处焕发生机,这才是项目的有机更新。
东郊记忆有机更新带来了很好的启发,在当今追求时尚和潮流的商业环境中,东郊以其守旧的特质脱颖而出,并在此基础上生长起持续更新的生命力。守旧不意味着保持不变,而是在保留历史记忆和文化之根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更新和改造。东郊通过巧妙地融合历史建筑、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成功创造了一个既怀旧又充满现代氛围的商业空间。
东郊成功地将过去与现在连接在一起,为人们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商业场所。这种守旧的设计理念不仅给项目更新带来新的可能,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商业场所的边界在逐渐消失,在城市更新进程中,融入历史的厚重和文化传承的场所一定是极具吸引力的。
END
编辑排版:畅硕商业设计
图源:东郊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