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 02 | 离开平壤后,我遇到了美国游客和朝鲜人民军

文化   社会   2024-10-09 12:50   浙江  




2016年那会儿,正值朝鲜旅游业的大兴时局。

这里有个大背景,也算我对小人物01期推文的补充:由于朝鲜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旅游业是国营的,基层旅行社除了为国家创汇,还承担外宣的工作...

#金日成广场 · 平壤

数据显示,

入境朝鲜的外国游客中有近80%来自中国。

余下部分则发源于全球各地。所以我当时对偶遇的其他外国游客都保持着某种萍水相逢的心态。

结果也意外收获了不错的回忆

01
在朝鲜的美国人

稀缺,是一种资源。
开城是朝鲜的边境城市,紧挨着"三八线"。那里不仅是高丽参产地,也是国家特级市和经济特区,他几乎理所应当地成了每个游客的必经之地。

#开城市区

从平壤出发,沿高速向南170公里就是开城。我的导游文姐,介绍说“为方便南朝鲜同胞来到平壤,我们朝鲜人民修建了这条宽阔的高速公路。”
但国家发展有他道阻且长的一面。朝鲜经济在“经互会”和苏联解体的连锁事件后戛然而止,连同这条体现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高速也没能幸免:

#平壤-开城高速路况

当车速跑上60,我感觉车子开始发颠。其实那天多数路段只有我们这一辆车,但水泥路面上无处不在的修补印记敏锐地阻止了司机的每一脚油门。我们好不容易才挨到唯一的高速服务区。
那里像个避风塘,为陌路游客提供零食和厕所的便利。我在下车时发现里面围了不少外国游客,但他们未必看得上那些陈列着的,品相接近地摊货的所谓纪念品,而是靠闲聊打发时间等待发车。
“Japanese?”
有个小哥过来和我搭话,他看上去给人一种纪录片里的背包客形象。因为被误认为是日本人,所以我没啥反应,他接着又前倾了下额头示意我说点什么。
"No,Chinese”
我当时六分戒备,四分不悦,所以近似冷脸地应付着他。他眉眼一抬,回了句“cool”后表现出无所适从又欲言又止的样子,显然还想继续和我的聊天。这时我稍有些松弛下来,趁着导游让我们买买买的功夫跟他闲谈。
"Hey, I'd like to know on what purpose you visit this country”, 那年我正好大二,讲起英语来满嘴都是莎士比亚文言文的味道。其实长话短说,我只是好奇他为什么来朝鲜玩?
“To see in Real”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我说想亲眼看看真实的朝鲜,并进一步解释道无论电视和网络都把朝鲜描绘成罪恶地狱的样子,甚至出发前亲朋好友仍一再劝诫,表示他很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
“直到来到朝鲜”,这个美国小哥回忆说他像做了一场梦。里头全是朝鲜给他留下的美好,梦幻,人类大同。
“我看见他们(平壤市民)在公园里露营,小孩们就在公园草地上玩游戏,阿姨们在空地上跳舞,注视着幸福家庭的大叔还邀请我坐下喝一杯...”
我仔细听他讲述美国媒体对朝鲜的造谣时,意外发现了中国遭到的池鱼之殃:在美国舆论中,我的祖国也仅仅是稍比朝鲜更世俗化些的“邪恶国家”。
造谣和辟谣果然就是当代舆论的两大力量,碍于我当时没啥系统性的辩论能力,所以是拿期末考前死记硬背的内容回应他的。“朝鲜和美国分属不同社会制度的新闻体制,前者偏向苏联模式”
“They speak for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but you media speak for the investor”。朝鲜宣传体系是党和国家的喉舌,重心在于宣传党和国家路线;而美国传媒为投资人说话,存在为追求注意力而抛弃新闻真实性立场的情况。
我辩的是中国,只是拿朝鲜做了由头。毕竟中朝两家新闻体制在归类上趋近。
我揣测小哥赞同这点,因为他大气长吁后叉着腰做了更多补充:“That's true!我在这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没有混蛋拿着枪突然出现在路上;这里的人见到我们会笑,会摇手...”
初次跟美国人讨论这些议题让我意识到新闻并不简单,他是来了朝鲜才知道这里的世界,也许更多美国的蒙鼓人还在媒体有意编织的午夜梦魇里,闭目塞听地认定朝鲜或中国是无可争辩的悲惨地狱。
我倒蛮替朝鲜感到高兴。朝中社的国际影响力一般,面对造谣抹黑说他们无能为力也好,不屑一视也罢。举国体制下的旅游系统,让无数工作在一线的导游异军突起般的为自己国家做了最好的外宣。
作为俩游客,我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各自的朝鲜见闻。但我们的眉飞色舞反倒让文姐感到莫明紧张,毕竟英语对文姐来说是“加密通讯”。我看到她时,她正和美国小哥的导游“讨教”我们的对话。
我确实理解文姐,如同我听到美国媒体针对中国的恶意叙事时,表现出来的连我自己都没曾设想过的亢奋状态。
02
朝鲜人民军

90年代的世界巨变让朝鲜失去发展的必要环境,并在西方“围剿”下走上了“先军政治”道路,即一切以军事工作优先,军人引导社会的进步方向。
我们在抵达平壤就曾被告知”不要随意拍摄军人”,却又在板门店得到“幸运豁免”。因为在那个地方,游客行程全部处在人民军监督下。
#共同警备区解说员
我和同龄人有蛮大差异,在别人钟情游戏的年纪早早成为了军迷。所以有机会能和朝鲜军人合影是我想去那儿的一大原因。
三八线,原本只是历史书上和纪录片里的虚幻概念。但在我几经辗转进入朝鲜的第三天时,却戏剧般站到了荷枪实弹的驻韩美军和朝鲜士兵跟前。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合影的机会已然出现在我眼前
#三八线 · 对面建筑是韩国的和平之家
只是天气酷热,无论军方还是导游都没有给太多时间在地面参观,而是让我们上统一阁(三八线朝方一侧的大楼)。

#三八线 · 朝鲜一侧建筑-统一阁

他们是出于好心。因为里面确实凉快得多,我们被引导去二楼户外平台看看,在那儿我迎面遇到一个朝鲜军官。
我遇到陌生人时,有先看对方脖子的习惯。眼前这位颈纹不多,看上去还很坚实。他手腕上的表带更给我种不菲的质感。我几乎下意识地认定他是个军官,再不济也是个队长,所以瞬时间萌生了截停他的大胆想法
“안녕하십니까 (你好)”
我招呼着朝他走去,神情上显得不卑不亢;对方顿下脚步,疑惑地看着我,大概有个两三秒。然后朝我发问 “중국(中国)?”
"예,  중국사람입니다(对,中国人)”,回话时我盯着他的脸。
我的朝鲜语就是半吊子水平,当时没学平语敬语,属于是能表意即用,所以并不确定有没有说错话。
他表情略显复杂,不知所措中带着些许惊讶
其实我更为慌张,在截停他后完全接不上话茬。只是在无能地举着手机跟他讲“卡米拉~卡米拉(韩语-相机)”。
文姐此时发现了我的状况,在我目光求助后她快步过来沟通,军人起先神情严肃,但很快做了个“请”的动作,示意我到屋子里合影。
他先跟我握手,然后示意我站右侧,此时脸上才有些笑意。但我仍在紧张情绪的桎梏里,帽子忘记摘,墨镜也没取,至今都觉得有些冒犯。
合影结束后,他毫无停留地“撤离”现场。

我猜测他是不想被其他游客学样然后“被迫营业”。在他离开的背影里我摸到了朝鲜人民军的人情味。

实不相瞒,此前我印象里他们是神秘且冷酷得不近人情的军队,是一支曾经平推釜山,再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并肩作战并最终以战止战的军队...

#签署停战协议时使用的联合国旗帜
合影结束瞬间,我感觉站在凭先烈实力打出来的三八线上,和现世的朝鲜人民军留下这样的合影,

简直与有荣焉!

是饭团
随时爱旅游,梦想是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