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5个层次,很多人第一层都过不了

职场   职场   2024-07-15 19:57   重庆  

  点击上方“破局邦”关注我

这是我日更的第473/500

小号分享做自媒体的干货,欢迎关注

看到一个读书5个层次的说法,非常赞同,借此分享给大家,也谈谈我的看法。
这5个层次从简单的娱乐到深入的思考,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价值。

01

第一层:纯娱乐小说,读自己喜欢读的书。

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小说来说,这是阅读的起点。
这个阶段应该是从几岁就开始有,培养对文字的兴趣。
娱乐小说包括金庸、琼瑶、晋江、阅文.....当下各种网文改电视剧都属于这种。
纯娱乐小说,读起来就一个爽,根本停不下来。
我记得小学、初中的时候,那时流行租书,基本都是武侠、言情小说,半指厚一本,书都成了树皮的颜色。有同学一个下午能读一本,简直难以想象,什么书能读这么快。
那时我没读过这类书,主要是没那条件,最早接触的小说是《三国演义》,上下两本,曰来曰去的,一天读十几回,已经很累了。
后来上了大学,读《明朝那些事》《三体》,上课读,下课读,吃饭读,一直没停过,直到读完。
《明朝那些事儿》有7册,一星期不到读完了。从元末朱重八出生,到明末崇祯帝上吊,跨越两百多年。如饮长河,历尽沧桑。让人深感历史的厚重和宏大。
然而过不了半年就忘光了,这就是读娱乐小说的弊端。
也就读了这两本,不敢再碰了,简直是时间黑洞。

02

第二层:传统经典小说,读对自己有用的书。

读娱乐小说就像吃炸鸡,好吃,但没什么营养。下一层是传统经典小说,就像吃大餐,既好吃,又有营养。
娱乐小说,读多了就会很无趣,不会满足于短暂的快乐。
就像是甜食好吃,但容易发胖,于是人们意识到要健身、练瑜伽,让自己的身材变得好。
这个过程当然不是那么轻松,但结果却能让人满意。
读传统经典小说也是如此,读起来不轻松,有一定的文学性,需要我们一边读一边思考。
它们通常探讨的是一些普遍的、永恒的人类问题,如爱、死亡、自由、道德等。读这些书,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对自己的人生有更深入的思考。
读它们,需要消耗脑力。这种书一次读几个章节,就会感到疲惫,强行读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收获。每读一两本这类书,又要去读一读爽文,看爽剧来平衡一下。
传统经典小说很多,《百年孤独》《老人与海》《九三年》《人性的枷锁》《基督山伯爵》......
如果你想更多了解爱、自由、人性等话题,多读国外名著;想更多了解社会、人情世故、家庭、道德,多读国内名著。
如果不喜欢读经典小说,那读那些非小说的经典也属于第二层,比如社会纪实、商业经管、社会学等,那些有用的书。
比如:《乡土中国》《认知觉醒》《心理学与生活》《富爸爸穷爸爸》《金字塔原理》等 。
看纪录片也算,而第一层对应的就是综艺、爽剧。
第二层的读书,不是为了快乐而读,更多是有用。当然,也能从中找到阅读的乐趣。

03

第三层:进入史哲领域,读有价值的书。

进入这一层次,他们开始探索更为深入和宏大的主题,如历史、哲学、社会学等。这些书籍不仅仅提供知识,更为读者提供了对世界、人生和存在的深入思考。
能够读懂《希波战争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理想国》、《利维坦》、《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梦的解析》、《君主论》等等。
而读有价值的书,主要是书的内在价值 ,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或消遣。
选择的书籍,往往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经过严格的研究和论证。
畅销书在第三层读者面前已经逐渐放弃。比如同样是个人成长,第二层读者读《认知觉醒》《深度工作》 《从0到1》《执行力特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第三层读者读《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心理学》《亲密关系》,看最新的科学研究。

04

第四层:进入思想领域,读有延展性的书。

进入第四层后,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这时候就会阅读大量的思想典籍,诸如卡尔·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客观知识》、伊·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蒯因的《从逻辑的观点看》、康德的三大批判、马克思《资本论》、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等。
能读懂《道德经》,《二十四史》,不再局限于翻译的解释,而是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阅读到了这一步,才算是个读书人。
这个层次的读书,已经不再看豆瓣评分了。
书好不好,有自己的判断。
有些冷门书,可能连评分都没有,但也许也是好书。
对于社会热门事件,不从众。
比如最近的李佳琦直播事件,已经不论对错,而是看到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意义,以及人性等问题。
这些看法,也许已经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就像罗翔被骂到退网一样,他的言论不是网友能理解的。

05

第五层:就是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依据自我体系构建新的阅读书目。

第五层已经是最高一层了。
这个层次的人很少,他们不再炫耀自己的才学,而是把所有精力都花在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上,没时间炫耀,对社会也是非常平淡的看待。
他们也不会什么书都看,而是有选择性的。
就像《悉达多》书中所写,悉达多出家求道,拜沙门求学,学习禁食、禅定、化身等各种方法和技能,希望能够达到空境,摆脱一切烦恼和痛苦。
经过三年苦修,悉达多并没有求到道,转而离开。
后来又去听佛陀释迦牟尼说法布道,佛陀说得很好,但是他并没有追随佛陀,他悟到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自己体悟。
悉达多觉得,没有人能经由教义获得解脱。他决定去生活中学习,发现自我。于是他又踏上了求道之路。
他坠入红尘、财富,而又从中醒悟;他成为乞丐,游历四方,最终成了一个觉悟者。
佛陀讲得好吗,当然好,但悉达多并没有因此停下来,追随他,因为那不是他的道,他有自己的思想体系,通过自己的方法来构建。
第四层到第五层的距离很远。
因为第五层已经不是读书那么简单了,更多在于行动。
行动去证道,然后剔除掉那些不认可的思想,只留下属于自己的思想精华。
凡是达到这个层次的人,往往都会在事业上取得很大的成就。
比如巴菲特、曾国藩、达里欧、芒格、乔布斯、索罗斯、爱因斯坦等。
当然也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因为他们事业有成,所以才被人推崇,才知道这样的人。也有一些人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但大隐于市,他不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但他们一定有自己的方法来,在某个领域里验证、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
而没有行动,是不可能有自己的思想体系,那只是模糊的理念。
就像我们都看过《原则》《穷查理宝典》《曾国藩家书》,你能说那是自己的思想吗?
最后,我认为阶级的划分,绝不仅仅是经济地位。它是一个融合了文化、教育、社会地位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体。读书的层次就是其中的体现。
小镇很多人靠经商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也不一定算中产,他们的文化和教育背景与主流中产阶级不符,他们可能中产阶级有距离。

推荐阅读:
1、如何构建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
2、赚钱的4种底层逻辑,看懂少走10年弯路

👇👇每天分享成长干货,关注我👇👇

破局邦
分享赚钱、商业认知、创业心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