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破局邦”关注我
小号分享做自媒体的干货,欢迎关注
如果你一直想做一件事,但想了大半年,还是没有开始行动,总觉得自己不会,没有准备好,还没有等到最好的时机,那你一定要看一看这篇文章。
在《原子习惯》这本书中,有一个"两分钟法则"故事。
他提到一位想养成阅读习惯的读者。这位读者之前总是给自己定很大的目标:每天要读30页书。但常常坚持不到一周就放弃了。
后来他改变策略,给自己定了个特别简单的目标:每天只读两分钟书。
就是真的只读两分钟。
刚开始他觉得这目标小得有点可笑。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他真的坐下来,打开书,读了两分钟后,他往往会想:"才读了两页,这段正精彩呢,再多看一会儿吧......"
结果常常是,原本说好的两分钟变成了二十分钟。
为什么这个方法有效?
它极大地降低了开始的门槛,提高了行动成本。
如果没时间或者状态不好,你真的只读两分钟也完全没问题,依然算是完成了任务。这就等于给了你一个"即使失败也不会完全失败"的保障。
这种小目标的威力就在于:它让你不再害怕开始,因为成本太低了,失败了也无所谓。
这就是提升执行力最好的方法,先从最简单的事开始,只要开始就成功了一大半。
心理学家福格教授发明了一种MAP行为模型。想发生一个行为,必须具体三要素。
1、动机
2、能力
3、提示
MAP行为模型:
B=MAP
举个例子。
当我们饿了,想吃一顿麦当劳(动机),手里有50块(能力),前面正好有一家麦当劳店(提示),于是你进去点了一份牛肉汉堡套餐(行为)。
但如果你手里只有1块钱(能力不足),这个行为就无法发生。
我们想做项目赚钱,却发现项目很难,自己不会做(能力不足),这就意味着这个模型不成立,最终行为不会发生。
想像一下平常你是不是这样,因为心里觉得难,就会有畏难情绪,会用玩手机、刷网页去逃避难的事。
事后又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那么做。
本质上是害怕自己能力不足导致的。
这个模型专门有一本书来解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书名就叫《福格行为模型》。
如果你从不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先从烂的开始,反正我是新手,烂就烂,先做了再说。
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低门槛 → 容易开始 → 产生行动惯性 → 做得比预期多 → 获得成就感 → 强化动机 → 更容易继续
这就是为什么降低门槛如此重要,它实际上是在优化整个MAP系统,让行为更容易发生和持续。
做事从烂开始。
拿写作来说,先不要想自己会不会写,写得好不好,先写了再说,再烂都无所谓,再烂都要发出去。发得多了,你会发现,其实很烂的文章,同样也受欢迎。就是这么神奇!
你的读者不是老师,他们的文学水平很一般,太复杂他们也看不懂。并且更重要的是,大家来网络上看东西都是想省时间。为什么网络用词受欢迎,就是因为他们用简洁的语言把想表达的意思传递了出来。
比如:
“你刚说的XX,讲得太好了!条理清晰,非常有启发!”
“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重点清晰,观点振聋发聩”
"你太帅了,特别是三角鼻孔,诠释了什么叫几何美学"
“你好厉害哦,真不愧是北大高材生”
都不如一句:
“卧槽,真NB!”
多简练,并且到处都可以使用。
你要说想写作,但不知道写什么,脑子里一片空白怎么办?
太简单了,先从抄别人的文章开始。别人写什么,你就写什么;别人有什么观点,你赞同还是反对,有什么理由支撑。你赞同的,就换一种表达,换一个例子去讲;你反对的,就用一个反面的例子去写。这不就解决了。
我做小红书就是这样开始的,先不管怎么写。直接抄别人的爆款,一边抄,一边给自己启发,原创内容就来了。如果全靠自己去想,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何必受这个罪了。毕竟做号只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折磨自己。
所有的高手在一个项目开始时,都是从烂做起,关键是他们敢于先动手去做,然后再屎上雕花,不断优先修先,才成了一件伟大的作品。
所以,做成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做,不管有多烂,又没人骂你,又没人嘲讽你。只要先做,就会发现很多事都很简单,执行力绝对能够提升100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