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快递企业,除了顺丰之外,就要数“三通一达”了。但这四家,基本上都是同村一家人。好多发达地区,传统习惯就是一个村子一个产业,一个特色,全村人都在做,那自然而然形成规模,好多资源是可以相互利用的。就连办医院,也是莆田系。这样的存在和一样的产业并不稀罕,很普遍。同时,也是发家致富或者是兴旺发达获取的第一桶金。有人曾经说,就连出国打工劳务输出也是一个村子、一个存在出去,有了好照应,还能互通有无,互帮互助。
这一切,要从申通创始人“聂腾飞”说起,他和妻子陈小英,本来是一家印染厂的工人。90年代,杭州的进出口贸易很多,但外贸公司遇到一个问题,报关单必须第二天就送到港口,但当时的快递至少也要3天时间。聂腾飞发现了这个商机,1993年,他和朋友开办了一家快递公司:盛彤,往返于上海、杭州之间替人送货。除了火车票成本,他们一单可以赚70元,因为常往返于上海,上海的简称是“沪”,别称是“申”,所以后来改名为申通快递。
1998年,申通创始人聂腾飞因车祸意外去世,申通就交给了陈小英、陈德军兄妹俩。弟弟聂腾云离开申通,依靠自己负责的资溪网络,创办了韵达快递。原本负责申通的上海业务的詹际盛,他离开申通之后,创办了天天快递。2012年,天天快递被申通以1.6亿收购,申通的原总裁奚春阳出任董事长,他也成了陈小英的第二任丈夫。2000年,陈德军的同学张小娟在申通做财务,她劝生意失败的丈夫喻渭蛟来做快递,两年后,他们成立了圆通快递。2002年,陈小英兄妹的发小,出身桐庐的木材商赖海松,投资几百万,成立了中通快递。
这些快递公司的创始人之间通过婚姻和商业合作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每一笔交易、每一次合作都离不开这些复杂的家族和商业关系。家族、朋友、同学加上姻情,老乡、同乡,甚至就是一个村子的人。你帮我,我帮你,互相联系,共创事业。这些公司的创始人都来自浙江桐庐,他们不仅地理位置相近,而且在创业过程中相互支持,形成了紧密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个人之间的友谊,也反映在中国商帮文化中的裙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