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的斜三地块启动老旧城改项目,所需资金全部通过“土地批租”的形式筹得。这个项目的启动,饱含着时任上海市市长黄菊的大量心血。他以超乎常人的魄力,在全国范围内首开先河,让宪法中规定的“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在上海落地。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老旧破烂的斜三巷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气派的“海华花园”。九十年代名噪一时的”黄菊模式”就此诞生,上海现代化城市进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说到幕后英雄,黄菊当仁不让。
上世纪90年代上海经济的腾飞,与这位改革开放“干将”的殚精竭虑密不可分。在这片号称东方明珠的热土上,黄菊抛洒了整整40年的光阴年华。
扎根上海40年
1938年,黄菊出生于上海。当时的上海,处于日本侵略者的掌控之下。黄父在资本家企业里当会计,一家人的日子靠着他微薄的薪水,过得紧紧巴巴的。虽然时局不稳,家里还是为黄菊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
解放前,黄菊在老家嘉善的小学里读书。新中国成立之后,黄菊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在北京的求学生活,开阔了他的视野,让他明确了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全部精力的人生目标。
1963年,学习电机制造专业的黄菊被分配到了上海人造板机器厂。工作之初,勤奋的黄菊很快就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他吃苦耐劳,踏实认真,对于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1967年,黄菊被调入中华冶金厂,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控硅电炉自动配电装置。还没来得及在冶金厂里进一步大展拳脚,黄菊受到了特殊历史时期的冲击,工作陷于停滞状态。
1977年复出后,黄菊开始担任冶金厂的工程师和副厂长。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他积极响应中央拨乱反正的指导思想,作为生产领域的技术领头人,他在质量管理上狠下功夫,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冶金厂的正常生产秩序。
1983年,中央在基层政府中推行干部年轻化,45岁的黄菊当选为上海市工业工作党委书记。他把自己在基层企业工作中总结的经验,运用到政府的宏观管理中,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上海工业提出了不少创造性的发展思路。
在管理工业工作之余,黄菊也会对上海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构思和意见。上海的地理位置优越,人文基础雄厚,发展的潜力巨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城市的面貌受历史的影响,急需改善。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90年,国务院为了给上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启动了浦东开发开放项目。第二年,黄菊开始出任上海市市长。对于中央的决策,黄菊视为上海发展的空前机遇,也是对上海执政团队的巨大考验。
黄菊上任伊始,就把目光聚焦在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在上海生活多年,黄菊了解这里的老城区环境有多么的糟糕,打造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首先要做好老旧城区的改造。黄菊和政府里的其他领导一样,满怀雄心壮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再好的设想也需要资金的支持,可是如何去筹措资金呢?经过走访和调研,黄菊决定实施土地批租。这样的决策,在当年的震撼力,不亚于一颗原子弹。很多人公开批评黄菊是“败家子”领导,等着看他的笑话。
斜三地块城改初见成效之后,上海其他地区纷纷效仿,“以旧换新”的工程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上海遍地开花。
除了解决基建资金问题之外,推行土地批租政策,给上海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增加了投资商的信心。有黄菊这样富有开拓精神的领导坐镇,上海的营商环境如何能不好呢?
国际知名企业争先恐后地落户上海,都希望在上海发展的过程中分得一杯羹。他们的到来,对上海发展的促进是显著的。从1990年到1996年,浦东新区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从60亿元猛增至600多亿,而整个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则在2000年攀升至4771亿。
这些成绩,都是在黄菊担任上海市市长(1994年开始任市委书记)之后取得的。
2002年,黄菊开始进入中央工作。在2003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他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他的新工作,是协助温总理主持财经、工业和企业改革等工作。有了在上海的经验,黄菊更加得心应手。对于新时期出现的电力、能源、环保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指导意见。
令人遗憾的是,黄菊同志因为多年操劳公务,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2007年6月2日,年仅69岁的黄菊因病离世。遵照他的遗愿,2015年,黄菊同志的骨灰由八宝山革命公墓迁往上海福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