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老师◈​​念佛有没有愈念愈相应

乐活   2024-11-26 07:46   天津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

佛有没有愈念愈相应

不少同修我们线下见面可能一年才一二次,见了面,当然我们善友为依,我也会稍微看看跟去年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比较不浮躁了,有没有比较定一点。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修定,定是枢纽。戒定慧三学是正法的标准,可是因戒才能得定,因定才能开慧。其实说实在的,真的可以老实念佛,戒定慧就在其中,阿弥陀佛果地的圆满功德也在其中。印光大师说的,「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那就是他果地的功德,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净尽」,都在里面。你老实念佛,全摄佛德成自德,这成就最快的法门。如是妙法幸听闻,应常念佛而生喜。我们现在遇到这么殊胜的法门,还是随顺自己的习惯在那里打烦恼、打妄想,太可惜了!少说一句话(着急的人话很多),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把自己的清净法身念回来,声声唤醒自己,念念不离本尊阿弥陀佛。连儒家都说「吉人之辞寡」,话少的人比较吉祥,「躁人之辞多」。要修戒定,一定要先调伏浮躁之气。

莲池大师曰:「大藏经所诠者」,整部《大藏经》所诠释的是什么?「不过戒定慧而已。」「念佛即是戒定慧」,我们念佛的时候身口意摄受住了就是戒,你都字句分明,都摄六根,念得清楚、听得清楚。耳根最利,你耳朵一专注听,其他五根就不会放逸出去了。所以念佛即是戒定慧,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是大禅定,你妄念止住了。念佛即是戒定慧,「何必随文逐字阅此藏经」,不一定说要去阅藏才是修戒定慧,老实念佛就是修戒定慧最好的方法。而且莲池大师这里很慈悲,说「光阴迅速」。好快,二O二四年已经过了七个月,明天就八月一号。我这个过中秋的人,现在看待一年战战兢兢,我还有多少一年?不是开玩笑的,不能误了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因缘。我到底念佛得不得力?习气有没有能减少?光阴迅速,「命不坚久」,命不能很久的,「愿诸人以净业为急务」,劝勉我们所有修学的人以修净业,净业最重要的信愿行,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个净业包含净业三福,要依这个修。

不要求我们把念佛当唯一,但是要把念佛摆第一。我对这句话有一点体会,因为我的工作还不少,一听黄念老说要把念佛摆第一,黄老这么慈悲,不忍心把这句话跳过去,不能因为工作多当借口。黄念老又说了,一天念不到一万不叫念。为什么不叫念?这里要稍微说明一下,假如你念佛的速度是「阿—弥—陀—佛」,你念一万铁定十个小时要了。我们这个一般说你是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速度,你一天念个一万应该的。为什么?你不念一万那你大部分在打妄想,那不叫念。因为你念不得力,你会退步的,所以就不叫念,那只能这一生跟阿弥陀佛结个缘,这一生要成就不容易了。都是要往若要佛不离口,先须珠不离手,要往佛不离口的目标。

这些话我自己都有去观察、体会自己的状态,我这个佛珠、念佛器一不拿佛号比较提不起来,只要拿着对我就是一种提醒。当然,你们的功夫比较高,我是先讲一讲个人心得。有拿没拿有差,愈拿愈提得起来了。结果本来只是坚持念,每天念一万,慢慢知道收获是什么,你每天念佛多了妄想就少,原来念佛跟处理事是一不是二。你妄念一少,心比较定,比较能正思惟,你处理事能处理好;你妄念多了,心比较乱,事情一处理得不妥当,后面还要收拾,变恶性循环,疲于奔命。现在佛号念得多了,心比较定了,再去处理事,慢慢良性循环出现了。假如我们修行还是每一天都在忙着收拾残局,你说我们的信心要多强?对佛法要有多强的信心都难讲。你要愈念愈相应,处理事当中佛法能用出来,愈来愈有信心。但是都从老实听善知识的一句话,你就会有这个收获了。一句就好,你就能感受到了。你真的从一句感受到,你就愈肯听话了,就不用人家勉强了。

——恭录自:「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学习分享(第六十二集)

往/期/回/顾

↓ 上下滑动翻看

43、从五个向度勘验真心
42、念Fo法门成就有多快
41、老实持名,就是中了佛Fo门第一特奖
40、十善业是成Fo的重要根基
39、引导孩子,父母在家该怎么做?
38、如何引导孩子走出不良习惯和玩乐
37、男忠良,女就变柔顺;女柔顺,男也变忠良
36、实践忠恕之道从奉养父母开始
35、境界没有问题
34、谈论自我修身相对于利益大众是否比较狭隘
33、会听话,听懂话
32、扎根和一门深入有没有冲突
31、圣贤教育是内学
30、学习一定要主动
28、“学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是最好的供养”学习分享
27、随顺圣贤佛菩萨教诲,不随顺自己烦恼习气
26、守师承的深意
25、真正的善知识一定有师承
24、如何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历事练心
23、「在这个世间吃一点苦头好」学习分享 —弘护应有的警觉性02
22、「在这个世间吃一点苦头好」学习分享 —弘护应有的警觉性01
21、“真干者,节省时间,爱惜精力,作钝功夫”,如何理解“作钝功夫”
20、要有能力来辨别善知识
18、对领导和团体信心不足应如何面对
17、忠恕之道03—如何落实在人际相处
16、忠恕之道02
15、忠恕之道01
14、为政在人
13、有佛法就有办法
12、处处善思惟
11、生活工作中如何积功累德(下)
10、生活工作中如何积功累德(上)
9、面对境界 如何提起正念
8、每天念佛应念多少
7、从师父上人的教诲谈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6、用心如镜怎么练?面对一切人事境缘提起佛号
5、以史为鉴
4、何谓老实、听话、真干
3、学习首重立志
2、如何才能快速的突破所知障和烦恼障
1、师长妙法

孝亲孝亲尊师
个人编辑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