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底气

财富   2025-01-25 20:57   上海  

新华全媒头条|读懂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底气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题:读懂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底气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潘洁、周圆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


很不平凡的2024年,这一经济增速标注着中国号巨轮的壮阔航程,见证着亿万人民的拼搏奋斗。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总结一年来的经济工作。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启示照亮未来。


开年之际,回看5%的成绩单,可以窥见中国经济的韧性,可以感知中国经济的活力,更可以洞察中国经济向前的大势和底气。


(一)增长5%意味着什么?


古语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正是观察大国经济的辩证法:既要看量,也要看质,还要看势,从不同角度进行多维度观察,才能读懂5%的深意。


从量上看,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家底更加殷实,为全球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2024年,中国经济体量跃上了130万亿元新台阶。


拉长时间轴看,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始终在稳步迈进:10多年间,我国经济总量基本上每1至2年就突破一个10万亿元关口,实现了从50多万亿元到130多万亿元的历史性跃升。


放在全球坐标中观察,5%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体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其他经济体的产出水平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


循着中国的发展轨迹看,随着经济规模持续增大,如今我国经济1个百分点增速带来的增量,相当于10年前的约2个百分点。2024年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年经济总量。


“综合近年来多数机构和学者的研究结果,我国现阶段经济潜在增长率仍然保持中高速水平。”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说。


“超出预期”“惊喜”,这是国际观察人士和外媒评价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的关键词。


路透社报道称,在一连串措施推动下,中国经济以好于预期的表现为2024年画上句号。塔斯社报道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引领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


1月20日至24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上,与会嘉宾普遍高度评价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成绩。


“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过去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超其在全球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荣休教授、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约翰·奎尔奇说。


从质上看,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结构向优,民生保障更实,安全基础更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细看支撑起5%增速的一组组数据,中国经济向上生长、向好突破的力量在积蓄: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升至16.3%、34.6%;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万辆;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43万亿元;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


从一份全球排名中,可见中国创新的活力:2024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拥有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


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超大规模市场的华丽转身,是中国经济转型最鲜明的印记之一。


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48.8万亿元和51.4万亿元。内需主引擎作用持续增强,有效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5.1%,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这“一升一降”,彰显民生之本持续夯实。


以“数”观势,中国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带动各方面预期和信心持续增强:


2024年四季度以来,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持续位于50%以上的景气区间。


12月份,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涨幅连续3个月回升;规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同比增速均比上月加快。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3%,比9月末加快0.5个百分点。


还要看到,中国5%的增速是在应对多重困难和挑战下取得的:有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带来的冲击,也有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等方面的影响……


但是,我们顶住了外部压力,克服了内部困难,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的大趋势没有改变。


(二)增长5%靠的是什么?


一季度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5.4%——透过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这条“前高、中低、后扬”的曲线,可见全年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凡。


过去一年,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着复杂严峻形势。


越是风高浪急,越彰显领航掌舵者的坚定果敢。


2024年9月26日,北京中南海。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继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后,二季度以来特别是进入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市场预期走弱,海内外忧虑情绪有所蔓延。此时,中国经济正进入关键时刻、重要节点。


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针对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进入10月,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


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直面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关键指引。


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外贸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降准、降息,降低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存量房贷利率;推出12万亿元地方化债“组合拳”……


增量政策与存量政策协同发力,有效稳预期、强信心,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健前行。


回望这一年,一个共识更加清晰: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党中央及时研判形势、作出决策部署,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以来党领导经济工作实践的精辟概括,更是全国上下的最大共识。


回望这一年,一个方向更加坚定:


发展是硬道理,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评判高质量发展表现,既要看经济增速,也要看经济结构是否合理,要看创新动能是否强劲、地区发展是否协调、绿色底色是否鲜明、对外开放是否扩大、百姓生活是否幸福。


统筹稳与进、立与破,更加注重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始终在把握主动权中实现新的跨越。


回望这一年,一种精神愈发昂扬:


面对国际市场变化,外贸企业出海步履不停,瞄准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因地制宜出口商品服务,顺势而为、弄潮搏浪,不断拓宽“走出去”的边界;


破解市场需求瓶颈,企业科研团队跳出“舒适区”,在日复一日的研发中突破“卡脖子”技术,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涵养耐力,变中寻机、难中求进;


亿万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奋斗的汗水,在一个个平凡岗位上辛勤付出,推动中国经济勇毅向前……


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中国经济答卷彰显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回望这一年,一个大势没有改变:


可圈可点的经济成绩单,再次印证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没有变”,有客观条件支撑:拥有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


“没有变”,更体现主动作为: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改革和发展、把握当下和长远、兼顾激发内生动力和拓展外部空间,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国际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全球疫情冲击……中国经济总是一次次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这正是中国经济真实的写照。


(三)2024年增长5%,中国经济抵达新的高度,也开启新的出发。


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经济如何稳增长?


前进之路从来不是坦途。环顾外部,国际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着眼内部,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


开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目前,31个省份全部公布了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其中大部分省份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在5%以上。


较大幅度增加赤字规模,继续加强稳就业、保民生财政投入;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各项政策正协同发力,持续夯实经济稳的基础。


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拓展“两重”建设支持范围;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持续加力、形成合力,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1月份以来,大江南北重大项目蹄疾步稳推进:引江补汉工程首台双护盾硬岩掘进机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掘进始发、国内最大滩涂光伏储能电站投产发电……截至目前,2024年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项目基本全部开工,2025年约1000亿元项目清单已提前下达。


1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升至51.1%。“China Travel”持续火爆,元旦假期,外国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近34%。截至1月23日,春节档档期总预售票房突破4亿元……消费市场总体回升,潜力持续释放。


咬定目标不放松,既稳扎稳打,又勇于突破。


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审议、印发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方案,近期以来一系列标志性改革举措密集出台,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瞄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各地因地制宜落子布局:


上海部署建设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重庆加速打造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辽宁重点发展无人驾驶船舶、人形机器人产业,海南文昌集中开工卫星超级工厂多个配套项目……


放眼全国,从一个个“微镜头”中可以看到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活力:


在黑龙江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人头攒动,开园第20天,入园游客量就突破100万人次;


在湖南浏阳,烟花、无人机“共舞”,打造出一幕幕视觉盛宴,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在上海化工区,10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正酣,上海港有望今年年底“喝上”第一口本地产绿色甲醇;


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来自欧洲、东南亚等世界各地的“洋年货”源源不断运出,送至西南地区各大商超、餐饮店……


虽然开年不足一个月,但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近期,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在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相信中国将继续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说。


连日来,法国赛诺菲、德国大众汽车、日本丰田汽车等外资加码在华布局,重点加大对中国先进制造业投资和研发创新投入。汇丰等多家外资机构发布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继续看涨中国市场。


投资考虑的是中长期因素,看重的是经济未来发展。


风雨无阻向前进,我们的判断更清晰,底气更坚实: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发展的“时”和“势”依然占优,对2025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干字当头、众志成城,中国经济航船必将在新的征途上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来源:新华社




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1991年创办,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追求政治品德、新闻品格、专业品位、服务品质、一流品牌,做有“品”的全媒体财经资讯服务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