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不是为你”——这句话是谎言!

文摘   2024-12-22 18:00   重庆  

家长:老刘医生,我家孩子现在高二,去年因为抑郁休学,今年孩子好多了,但总抱怨初中我给TA转学,没有征求TA的意见;你不知道,我帮TA想办法转的学校,很多家长都羡慕的不得了,我还不是为了TA好。我有什么错呢?我有问题吗?在重大问题需要做出抉择时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

老刘医生:这位家长好。我谈谈我的看法,仅供参考。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您能有这样的觉察和反思,祝贺您,您已经很棒了。

父母都希望孩子好,但是我们认为的好,就真的是孩子认为的好吗?

我们有问过孩子的感受吗?父母要明白:我们跟孩子是不同的个体,TA们有他们的经历,成长环境,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尊重TA们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当孩子面临不得不做出重大决择时,如小升初,转学,休学等,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不是以我们的经验,假借“我为你好”“你还小,不懂”的理由,帮TA们做出选择;而是首先让TA们自己发表意见,并自己做出决定,我们也尊重TA们的决定;或许这个决定在我们看来,可能对TA们不利。
当然很多孩子纠结,不敢做决定,或者不知如何做决定时,我们作为家长,可以与TA们讨论,并告诉TA们,爸爸妈妈觉得,开心比一切都重要;如果TA们依然不做决定,我们则可以帮助TA们做决定,同时我们要告诉TA们,我们可以先这样做,如果事与愿违,我们可以重新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爸爸妈妈会允许你做决定,允许你犯错,永远支持你的决定。
这时有家长可能会问:“如果孩子从小被溺爱,要什么给什么,提出了不切实际,过分的要求呢?比如成绩不好,非要读一些学校国际班呢?我家还没有那么多的钱支撑TA”
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我们会设定一个底线,就是告诉TA们,哪些事情爸爸妈妈能够做到,哪些情况无能为力。
记住,“无条件接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我们不能透支自己,而为了孩子,让孩子看到我们不是无所不能。

感谢您的提问。

小伙伴们可以留言讨论,也欢迎大家多多提问。



老刘医生
心理咨询预约,心理学知识科普,机关企业EAP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