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 LIU
IS COMING
爆炸新闻!
老刘医生心理门诊大揭秘:
家长们的四大逆天防御招数,让孩子的治疗之路寸步难行!
01.
心理防御机制
defense mechanisms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重要的专业术语,TA是指个体在面对心理压力或冲突时,为了减轻内心的不安和恢复心理平衡,而发展出来的一系列无意识或半意识的心理反应。心理防御机制无好坏之分,只有适应性高低之分。
经常有学校教师或朋友反馈,“TA们推荐的患者家长说我的号挂不到,联系不到我”,其实这是家长的一种防御机制,家长因为羞耻感,而故意说谎,否认孩子生病;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完全能够理解。
但很多孩子真的需要紧急治疗,十分危险,如果家长自己不能识别自己的防御,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治疗,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啊。
今天列举一些家长防御的例子,希望能对家长觉察能力的提升有些帮助,我也愿意为家长们提供心理支持,看到防御,理解防御,最终把精力放在跟医生建立联盟,一起帮助孩子疗愈;我也愿意帮助家长了解自己的创伤,处理自己的创伤,让家长们疗愈,更好的更稳定的帮助孩子康复。
渝中区精神卫生中心
老刘医生
02.
举例
example
①
否认:家长可能通过拒绝承认自己难以接受的情感来保护好自己。
例如:家长带孩子去了几家精神卫生中心,最后也找到了我。我发现几家医院诊断一致,都是“心境障碍”,但家长很愤怒,说医生水平太低,打算再找下一个医院。
解析:几家医院的诊断结果一致,家长们反复看医生,是质疑医生,还是因为自己内心的拒绝?
②
合理化:家长可能找一些看上去正当或合适的理由来回避不好的情感。
例如:一家长晚上一点给老刘医生打电话,我没有接,第二天就跟班主任说,我不接电话,不是TA不配合班主任,而是联系不到医生。挂号的事也是同样的,我明明提供了挂号的方式,家长就说我的号挂满了。
解析:家长可以在白天很多时间打电话,偏偏选择凌晨,目的就是没有准备好带孩子看病,就找个合理化的理由来防御自己的冲突情感。
③
病态理想化和贬低化:家长可能会把会把一些医生进行理想化,对其他的医生会贬低。理想化与贬低化会出现互换,现在会把一个人想得很好,可能过一段时间就觉得这个人什么都不是。
例如:家长听心理老师强烈推荐,就觉得老刘医生非常棒,把我想象成神仙,包治百病,但孩子服药1周没有明显好转,就来到诊室骂我,扬言要投诉。
解析:前一秒我还是神仙般的存在,下一秒我就一无是处了,但老刘医生还是老刘医生。是什么原因让家长们如此愤怒呢?
④
投射与投射性认同
投射:家长自己不能接受的一些思维与情感,认为这些思维和情感是别人的。家长可能会认为老刘医生对自己是有敌意的,而实际上是来访者对老刘医生怀有敌意,只是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敌意。
投射性认同:家长发出投射,老刘医生体验到这种被投射的感觉,并且对投射情感的认同。家长认为老刘医生是有敌意的,这是家长的投射,当这种敌意发出以后,老刘医生可能认同了这种情感,结果拒绝了继续治疗。
早些年,老刘医生还没有多少心理治疗的经验,不容易识别这种防御。现在不太容易中招了。
例如:家长本来也没有准备好带孩子看病,不认为孩子有病,但迫于学校的压力,必须看医生才能继续上学,于是来到诊室后,家长以“我的孩子是女生,为啥接诊医生是男性为由”,强烈要求换个女医生,而之前的老刘医生,认同了家长,找了一位女医生为孩子看病,然而,家长以“女医生太年轻”为理由,拒绝服药和进一步治疗,并言语贬低老刘医生,让老刘医生很愤怒。
解析:首先,家长无意识不能接受男医生给女儿看病,投射出来的情感,老刘医生认同了,最后家长贬低,老刘医生也认同了,所以老刘医生才会愤怒。
简单介绍这几种心理防御机制。希望可以给家长们及医生们带来一些帮助。如果大家对精神分析感兴趣,可以给我留言,我们一起交流谈论。
留言时要觉察自己有没有见诸行动哟!
注:
见诸行动:家长用行动来逃避痛苦的感觉。
渝中区精神卫生中心
老刘医生
感谢观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