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目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技术已相当成熟,无法仅通过生活方式改善,或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的患者,可接受冠脉介入术来获得有效治疗。但是,很多人认为放了支架就可以做“甩手掌柜”了,恰恰相反,为防止术后复发以及支架内血栓、再狭窄等并发症,更为了今后冠心病不再发展,以下注意事项必须引起重视!
1.危险因素控制仍需控制
为避免冠状动脉血管再次出现狭窄或动脉粥样硬化快速进展,必须控制好危险因素。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性别(男性)、吸烟、饮酒、不良生活习惯(饮食)、肥胖/超重、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其他有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其中性别和遗传因素是不可改变因素,其余均为可控因素。
因此,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如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锻炼、减重等,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还需要合理用药,将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在合适水平,无三高患者也应注意血糖、血脂、血压的水平。
2.药物治疗仍需坚持
动脉粥样硬化从人的出生就开始了,而冠脉支架只是暂时开通了“罪犯血管”,即狭窄部位最严重的地方,而其他部位血管狭窄仍然存在,药物治疗除阻止动脉硬化的快速发展,还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支架术后患者反而更是高危人群,需要预防。
①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即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风险的关键性治疗。如无禁忌证,PCI术后应常规“双抗治疗”(氯吡格雷75mg qd/替格瑞洛90mg bid+阿司匹林100mg qd),之后阿司匹林长期维持。
对于接受介入治疗但未置入支架患者,术后运用氯吡格雷75mg/d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至少持续28天,最好持续12个月; 对于接受支架植入(无论是裸金属支架还是药物洗脱支架)植入的患者,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2个月。
极高危者LDL-C<1.8mmol/L; 高危者LDL-C<2.6mmol/L; 中危和低危者LDL-C<3.4 mmol/L。
如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瘀斑、出血)、胃溃疡出现或加重; 高剂量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或横纹肌溶解,发生率极低,多数为一过性,应加强监测; 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心动过缓或低血压; 硝酸酯类引起的头痛等。
参考来源:好医术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