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他汀,为何说「普伐他汀」最安全?到底选哪一种更适合自己?

学术   2025-01-06 20:01   浙江  

导语

至当前阶段,尽管市面上不断有新型降脂药推出,但他汀类药物依旧在临床上占据着调节血脂、减少心血管病危险的关键地位。该类药物不仅能显著降低“不良胆固醇”水平,还具备显著的减少心血管风险的疗效,对大部分需调节血脂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的病人而言,他汀类药物在疗效与可获取性上,尚无其他药物能取而代之。


市面上流行的他汀类药物共有七种,分别是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以及匹伐他汀。


许多需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常会感到困扰:在众多他汀类药物中,究竟哪种更为合适,哪一种更适合自己呢?


面对各种各样的他汀类药物,到底应该选哪一种呢?哪种是更适合自己的呢?


对于这7种他汀来说,非要分出哪个最好,其实是很难的,因为用药本来就应该结合患者的不同情况,而需要考虑的也不只是降脂效果,安全性,经济性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点击上述空白处,查看答案!


1


「普伐他汀」被称作最安全的他汀


普伐他汀因其临床应用安全性高、肝脏代谢效应温和以及较少的不良反应而常被称为“最安全的他汀”,尤其在具有多种合并症的患者中表现突出。

1

独特的代谢途径

大多数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主要依靠肝脏的CYP450酶系统进行代谢,特别是CYP3A4途径,因此它们易受药物相互作用及肝毒性影响。


普伐他汀则独树一帜,其代谢不依赖肝脏的CYP450系统,而主要通过非微粒体酶,有效减少了药物相互作用和肝脏负担的可能性。这一特性使得普伐他汀在联合用药治疗中,例如抗凝剂、免疫抑制剂等,表现出更高的安全性。同时,对于肝功能受损患者而言,普伐他汀使用时肝功能异常的风险也大大降低。

2

肌肉毒性风险低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之一是肌肉问题,包括肌痛、肌肉无力等。普伐他汀的肌毒性风险相对较低,因其对CYP450酶依赖性小,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减少,从而降低了肌毒性反应的发生。研究显示,普伐他汀引发肌肉相关副作用的几率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

3

对肝功能影响轻微

虽然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肝酶水平上升,但普伐他汀引起肝酶异常的概率最低,对有背景性肝病的患者更为安全。在包含5000例患者的对照研究中,普伐他汀引发的肝酶(ALT/AST)升高率不到1%,远低于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

4

心血管事件预防的安全性与疗效

普伐他汀的降脂效果中等(剂量10-40mg),但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已证明其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一项针对男性高胆固醇患者的一级预防试验中,普伐他汀有效降低冠心病风险31%,且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 

5

全面适用于高风险人群

普伐他汀因其温和特性,更适合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需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其安全性在多项研究中得到验证,且与年龄相关的肝功能下降和肾功能影响较小,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低。


@

知识链接

日本他汀——普伐他汀


普伐他汀自1989年在日本面市以来,虽然在降脂效力上并不突出,但其用药安全性具备显著特点。该药物无需通过肝脏药物代谢酶进行代谢,因而与其他需通过此途径代谢的药物相比,普伐他汀的用药风险相对较低。另外,普伐他汀在引发肌肉疼痛、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方面的可能性,由于其亲水性特点,较其他他汀类药物要小。


在影响肝功能方面,虽然他汀类药物均有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但像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等亲脂性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的风险较大。而亲水性的如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等,对肝脏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作为亲脂性他汀不耐受的替代选择。不过,无论选用何种他汀类药物,均需定期进行肝功能监测。



2


普伐他汀的临床试验证据


1. WOSCOPS试验(威斯特苏格兰冠心病预防研究)


在威斯特苏格兰冠心病预防研究(WOSCOPS)中,研究者对普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效果进行了评估。该试验涉及6595名胆固醇水平偏高的男性,他们被随机分配到每日服用40 mg普伐他汀的组或安慰剂组,并持续追踪观察5年。


结果显示,服用普伐他汀的组别其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下降了31%。相比安慰剂组,普伐他汀没有显著增加包括肝酶升高和肌肉毒性在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2. LIPID试验


在LIPID试验中,研究者对普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9014名有过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史的患者参与了该项研究,他们或是服用普伐他汀(40 mg每日)或是安慰剂,共追踪6年。研究发现,普伐他汀组的总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了24%,冠心病死亡率降低了22%。在该组中,肝酶升高的情况仅发生0.7%,且无横纹肌溶解的案例。 


3. CARE试验


在CARE试验中,研究者关注了普伐他汀对有心肌梗死病史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4159名患者接受了普伐他汀(40 mg每日)或安慰剂的治疗。结果显示,接受普伐他汀治疗的患者的LDL-C水平下降了28%,冠心病复发事件减少了23%。患者对普伐他汀的耐受性良好,其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


4. 老年患者的安全性数据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普伐他汀由于其代谢特点,对肝肾的影响较小,因此在老年人群中显著降低了副作用的发生率。一项包含3000名60岁以上患者的研究显示,普伐他汀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引发的副作用更少,特别是在那些合并肝功能减退或使用多种药物的老年人群中更为安全。


尽管普伐他汀降脂的效果中等,其卓越的安全性使其在平衡疗效与副作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于有副作用风险或需长期治疗的患者,普伐他汀是降低胆固醇、注重安全性的理想选择。


未来的研究可以聚焦普伐他汀在伴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肾病)或大剂量长期使用情况下的潜在价值,以进一步理解和推广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附:7种他汀比较


总结

针对各异的患者群体,降低血脂的目标有所区别,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程度亦不相同,因此药物选择也会有所差异。只要我们能够理智地挑选药物,强化血脂管理,并保障长期用药的安全性,那么这样的他汀便是适合我们的,亦可视作“最优”的他汀。


编辑:Potato

梅斯心血管新前沿
心血管新前沿是梅斯医学子频道,致力于为心血管医生提供前沿资讯、研究进展和最新临床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