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病例特点
● 93岁高龄女性,患者耐受性差
●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少量反流
● 水平夹角59°,器械同轴难度高
● 入路纤细,大量附壁钙化,器械进入存在极大难度
● 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差,术前EF37%
患者基本信息
诊断:
慢性心功能不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陈旧性前壁心梗
心功能IV级(NYHA分级)
LM+双支病变(累及LAD、RCA)
LAD-PCI术后
心脏瓣膜病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高血压3级(很高危)
高脂血症
2型糖尿病
术前UGG
◄主动脉根部评估
◄冠脉分析
◄多平面分析
◄钙化情况
◄外周概览
◄手术策略考量
● 患者93岁高龄,耐受性差,心功能差EF37%,采取单纯局麻患者清醒下手术
● 三叶式主动脉瓣,瓣叶重度钙化并增厚,锚定力尚可,预估瓣膜释放位移风险低,形态影响适中,少量瓣周漏可能
● 冠脉开口高度可,未见冗长瓣叶,综合窦部空间STJ,预估冠脉阻挡风险低
● 心室大小尚可,术中关注血流动力学变化,警惕循环崩溃
● 横位心,主动脉弓部可见钙化斑,体外组装snare同时进入,以备不时之需
● 外周入路较差,髂股动脉段纤细且可见环形钙化,预计右股主入路,植入20F Gore大鞘,18mm球囊预扩,植入TaurusElite AV23瓣膜,初始定位0位左右。
◄术中情况回顾
1.入路造影后缓慢置入20F大鞘
2. 根部造影:瓣叶活动度差,瓣口可见反流
3. 18mm球囊预扩:球囊可见轻微腰征,无位移,可见轻微造影剂渗漏,冠脉显影良好。综合球囊结果,预估AV23瓣膜锚定充足,封堵效果良好
5. 缓慢脱钩:为防止脱钩自同轴进一步下滑,减少传导阻滞风险,轻顶导丝缓慢脱钩
7. 入路检查:外周血管显影良好,未见血管损伤,入路闭合良好
术后超声
◄术后总结
专家简介
陈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导管室主任。擅长复杂冠心病及结构性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目前担任: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腔内影像及生理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结构心脏病学组组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心肺血管健康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委员;
北京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分会理事;
ACC Fellow; ESC Fellow; SCAI Fellow等。
同时任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山东医药杂志编委,医学综述杂志常务编委,中国误诊学杂志编委,《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委,EHJ中文版编委,心脏杂志特约审稿专家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主编及副主编著作3部,主译著作4部,副主译著作4部。
丁晓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博士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亚太结构心脏病青年俱乐部银晶会员,京津冀蒙(G4)冠心病专家沙龙工作组成员。
从事冠脉介入诊疗工作近10年,擅长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重症疾病具有丰富治疗经验,同时擅长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脂血症等心血管常见病。
发表SCI论文一篇,中文期刊论文4篇,获得国家专利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