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 这是我的亲身体验 , 修行一定要从这里入手!
文摘
文化
2024-10-22 10:09
北京
这里须特别强调注意的是人的“心理行为”问题。中国自汉唐以后,历代在宗教方面、在哲学方面,大家常使用一个名词——修行。尤其现代学佛的人特别多,大家都讲究修行。什么是修行?并不是打坐、做工夫就等于修行;这和“修行”的真正意义还有很远的距离。真正的修行,包括修正心理行为,修正自己的起心动念,修正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等,也就是心理思想上、生理变化上、言语行为上毛病的修正。所以在佛学上名之为“转识成智”,就是修行的道理。一般人的打坐,不过是修行的一个入门方法与练习,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克念”。把念头克服了以后,在打坐当中转化;然后扩而充之,才能转化自己的各种心理行为。假如没有转化心理行为的功力与智慧,则所有一切修行都是白说空话,也就是如贯休和尚的诗——“修心未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无心的境界,并不是像一根没有知觉的木头,而是一切清净无为的境界,如果不修到这种境界,那么“万种千般逐水流”,都是空的,没有用。这里提出来希望大家注意。现在来讲修证的功夫。分两面处理,一个是知觉方面,一个是感觉方面。已经证到的人,或任何一个完全没有入门,甚至连静坐都没有经验的人,应该从哪一方面开始修持才好呢?答案是从知觉部分。悟了道的人,还必须要经过这个修持,再来求证;没有悟道的人,更需要经过这个修持,以求真修实证。问题是怎么样去修证呢?首先就要把我们第六意识这一知,自己假造一个所缘境界,先假造一个能把握住、能抓得住的事物或境界。为什么叫它是假造呢?拿佛学唯识的名词就叫作意。(换名词就好听了,所以我们学佛学道,不要被名词所骗。)先要作意,比如念佛,这一句佛号是作意来的,因为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个方法,我们听过以后,接受了这个方法,自己在意识上建立一个佛号,这是作意。学密宗的人念咒子也好,观想也好,这都是作意,造一个所缘。乃至学禅人的参话头也好,甚而完全达到三际托空的境界,统统都是第六意识在作意。在第六意识中,自己认为这是清净,这是空。连天台宗的止观听息,或观音耳根法门等等,这些所有的方法,综合起来,都是唯识学五遍行的“作意”。天台宗所谓“假立”,就是空、假、中三观的“假观”。假观是建立一个所缘,本来没有,由无中生有。意识中原本没有,而去假立的一个东西,这种假立的方法,就产生了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比如道家修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女人决不可守下丹田,稍作意下丹田,会出毛病,很严重的。假定女人要作意身体上,只能够守中丹田,也就是胸部以上。)及守窍、守光、炼气、存想,统统是作意,真是八万四千法门。但不管如何,都是先找一个作意。尤其在座一些老修行们,稍有所得,半途打了退票。学佛法最初的就是最后的;最基本的就是最高深的;最初的一念也是最后的一念。我们没去注意这一点,往往得一点境界,得一点道理上的体会后,反而把最初的丢掉了,不会回头来,从基本上踏实做起。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出家如初,成佛有余。”第一念发心:我要出家,如果出家几十年,都像第一念那么诚恳的话,早就成功了。修行也是这个道理,基本在于作意,要先找一个所缘作意。我常劝大家走念佛法门的路子,照十六观经的修法去修,不管你修禅宗、净土、密宗,或其他任何宗派,都是一样的,只有一个法门——止观,也就是定慧。先求止,把第六意识先拴在一个缘上,求到止。所以,有许多人觉得自己悟了这个理,认为对了。老实讲,你检查一下看,你的思想没有停止过,都在散乱中,你必须要把第六意识这一“知”,拴在一个缘上,自己假立这个缘,看你能不能做到“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假如你观想阿弥陀佛,或者观音菩萨,任选一尊,如果观不起来,可观想佛印堂前面这一点亮光,或者顶上一个圆光,或胸口的卐字,先抓住一点,这是假立。第二,训练自己把自己的意识,所有的思想习惯都排除了,排除得一干二净。(这句话讲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排除了也好,排除不了也好。第三,意识构想一个东西,当然最好是想佛像,想光明点,想象一个东西摆在前面或者上头,永远不动。比如你观想一个球在前面,忘记了身体,意识上只有这一缘。假如想到这个佛像时,哎呀!佛对我笑了,或者佛摸我的头了,那是第二个念头了。你只要想一个佛,或者观想一个日轮,或观想一个星光,只有这一缘,一念万年,万年一念,这才叫做得止,得定。没有经过这样的修持,你佛法讲得如同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也是没有用的。抵不住生死,也脱不了轮回,不能超凡入圣。总之,不管走哪个路子,先要建立所缘。唯识叫“作意”,天台宗叫“假观”。换句话说,你真把假观修成功了,同《楞伽经》的意生身有关。学禅宗的人悟道后,如果不懂意生身,是没有用的。悟了那个空的境界,不知道功夫修持,不证意生身,你那个悟到的空性,一点用也没有。所以必须要找个所缘。比如很多人坐着,一念求空,静静坐下去,静坐在那里这一知,知道自己妄念来了,知道自己散乱,知道自己昏沉。散乱、昏沉来了就知道;没有散乱,没有昏沉也需要知道,永远保持这个,就是我们的所缘境界,但是我们做不到。坐在那里走空心静坐的路子,往往知也知道,清净呢?好像也清净,昏沉也在昏沉,头昏昏的,里头的妄想也在打,虽没有大妄想,小小的妄想来来去去,永远断不了。所以你在那里坐一万年,不是在修行修道,只能算是凡夫修养定的一种静坐法而已,不算修持,这点要注意。我们对于打坐无所成的人,有个结论,就是他们第六意识作意的所缘境界,始终没有达到专一,所以初步都不能成功,初禅都达不到。不要以为能静坐几个钟头,气脉也有一点反应,就算是什么成功,没有用的,靠不住的,到了生死关头时,你一定会后悔,因为这个靠不住,靠生理来的不是道,生理机能一衰败就没有了。如果这个道是靠生理而来,它就是唯物,可是,道是绝对唯心的,这个问题很严重。任何宗教,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都是教人做好事、做好人、行善道,行善程度的深浅是生天的根本。行善道,接近于禅定。一般人以为只有形式上的念佛、拜佛、打坐叫学佛,如果心理行为、外在行为、喜怒哀乐等种种习气没有转变,你纵然修了一辈子,能不能生到初级的天还成问题,而且相当成问题。能够一生修到人中再来,死后不走入畜牲道、地狱道,已经是第一等了不起了。所以,要想生天,必须有道德,有心理行为的善行与禅定功夫的配合。禅定不一定是打坐啊!而是心理行为的宁静。真行善的人,心理行为自然宁静。宁静是禅定根本的基础,宁静程度的深浅就是禅定层次的深浅。那么,要想心理做到宁静,必须改进心里的情感、情绪、思想和外在的行为,绝对的静止,才能进入真正宁静的状况。成道生天的道理很简单,从心理、行为开始,往善的方面来努力,要把自己的脾气、个性、思想、动作、言语等种种不好的习性、习惯,痛下决心的彻底改正过来。因此,从行善入道,念念为善,才有生天成佛的希望。佛学不是大、小乘的分别,真正的佛学是五乘道,首先修“人道”--八关斋戒是天人的基本;其次才能修小乘的“声闻道”;再进一步修小乘的“缘觉道”;然后才是大乘的“菩萨道”。当然,五乘道只有一心,因此也可称为一乘道,本来一心而已。换句话说,就是从修正心理行为开始。行是心的状态,所以修行也叫修心。也就是说。修行要从自己的心理状态修起,要改正自己的思想,要随时注意修正自己的起心动念。打坐只不过是修行的一种,只是帮助你养成一种习惯而已。如果自己的行为不改,那种修行是没有用的。注意,思想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行为,行为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思想。所以,我常常叫人家学佛要先读《普贤行愿品》,先要发大愿,而且不光是思想发大愿,还要贯彻于行动。所谓修行,其实就是彻底修正自己的心性行为,由里至外,巨细靡遗,完全加以确确实实的检点与改善,此即是做为一个修行人至死不渝的生命主题,必须永远追求达成的生命事业。佛法无量无边,修行人的学佛事业也无量无边,大家想要做点好事,但须知道善行永无止境,若是平常做了一点,甚至不少,便自以为善行累积很多,不得了。这么想法就未免显得小气了。学佛者最宝贵的是心量无限宽阔,容得下天地万物,做人处事皆以利益他人为出发点,即便做了一辈子的善事,此亦义所应为,理当如此,岂足挂齿,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人活着就是要为别人好,难道你是出生来干坏事,惹人讨厌的吗?或者是来当个饭桶,无所事事,一点利益他人之事都没有?我们学佛第一步是修功德和福德,福德不具足,智慧不会发起,智慧不发起,没有办法证得菩提。大家想悟道的念头,都是妄想,连一点善行都没有,何况是福德!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发起大慈悲、利他的心理和行为,成就功德,智慧圆满,才能开悟成佛。世界上用功的方法,不管学佛修道,永远难求得一个真正了解贯通而统一的方法。如果真正有的话,修行起来并不难,很快,不过有一点很难,就是培养功德做善事,这个太难。一般人贪便宜,以为只要打坐做工夫就可以成仙成佛,好事一点都不做;小的好事马马虎虎做一点,大的好事是不干的,永远办不到的,所以善行很难。你真要做工夫才行,老实讲,需要功德的培养,要修一切善,这个很要紧。功德是真的,决不是骗人,我们大家读道书,所谓仙佛之道叫你修功德行善,这一部分都是马马虎虎看过去了。就算是工夫做到的话,功德不够善行不够,莫名其妙地就会把你破坏掉,破坏的境界多得很。如果你积极修满一切功德,不一定打坐也会到达,非常奇妙,绝对绝对不是骗人的。世上好多人学佛学道,这里求工夫那里求口诀,这里修一个法那里修个法,以为悟了,得道了。如果功德不圆满,就算你那个道堆到蛋糕那么高,马上也就化掉,没有用。这个是绝对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