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陈冲:用写作去抵抗失去
文摘
2025-02-12 17:32
北京
直到时代轰然向前,许多人和事物都烟消云散了,她才发现,人需要的不是抗争,而是去认得命运。
对陈冲来说,写作是她抵御失去的方式。就像《猫鱼》这本书的名字,沪语发音「毛鱼」,是一种菜场里售卖的漏网小鱼,多被用来喂猫。后来,随着猫粮的出现,猫鱼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陈冲说,她要讲的,是生命中的那些「猫鱼」,「一切已经失去了,写作就像魔法,把它们带了回来」。
以下是《人物》与陈冲的对话。
「你为了什么而写作?」
P:这本书是你对记忆的回溯。在写作的时候,有没有哪段记忆是你不想去面对的,或者面对起来觉得非常痛苦的?
C:没有觉得太痛苦的。你早就已经从痛苦当中走出来了,所以回忆很久以前的事情,完全是有一种疏离感的,你反而会去仔细想一想:它意味着什么?它那时候对我意味着什么?它现在对我意味着什么?
其他的表达场合不可能有这样的坦荡、这样的赤裸和这样的天马行空。如果不喜欢,你随时一删不就完了吗?过去的作者都得一行一行字写,完了以后,划掉的部分,还要剪、贴、改,这太难了。我们现在随时随地,醒来又改一稿,想删就全给删了,所以我不会觉得特别痛苦。
P:人们总是喜欢问作家,你为了什么而写作。你呢,为了什么而写作?
C:其实是对失去的一种抵御。
我要讲的这些故事是一切都已经失去了,但我曾经生活在那个世界里。写作就是像魔术一样让它重现。
我觉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作。
P:在这本书里,你写了很多失去。我记得你写过一首诗,你说5岁那年,童年的蓝色没有了。那其实是外公的自杀,后来是外婆、母亲的离去。写完这本书,你怎么思考死亡和失去?
C:可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一样,就是到了一定的岁数,你会知道死是生的一个部分。我想每个儿童或者少年,都会有一个顿悟,这个猫会死,这个狗会死,爷爷会死。然后他突然觉得,噢,我也有一天会死。这样的顿悟会引起某一种巨大的恐惧与恐慌。反而是长大了,繁忙的时候,你哪有空儿想这种事,只希望每一天能够过去,把该做的事情做了。为了某一天的某一种成就在那里拼命,你可能对生死的思考就会少。
然后到了一定的年龄,尤其是当我母亲去世以后,我在承受这样一个巨大的失去的时候—这其实是我承受的最大的一次失去—当时我就觉得,还好人生只有一个妈妈。你再让我经历一次,再来两次,这怎么能够承受得了?在这种情况下,你慢慢地会感受到,也许下一个就是我。而且这是生的一部分。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它就存在,而且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在走向死亡,所以我们才会有那么大的激情,所以我们才会想去做那么多的事,所以我们才会爱得这么深。这都是因为死亡是生存的一部分。
到了我这个年龄,跟少年的时候不一样,我不会有那么大的恐惧了。你会知道,因为有了死亡才有了生命。
陈冲与金宇澄在《上海文学》编辑部。
「最年轻、最漂亮的时候,我最没有安全感。」
P:你在书里说,人生的冬天是突然到来的。衰老对你来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会感到焦虑吗?还是你觉得可以把它吞咽下去?
C:世界上可焦虑的事情太多了,从我有了孩子以后,没有比孩子更让人焦虑的事情了。对于衰老,从30岁生日那天开始,我就觉得青春反正已经过去了。
P:30岁就过去了?
C:庆祝30岁生日那天,我知道,青春过去了。后来不管40岁、50岁还是60岁,其实都一样,它就不是青春。而青春没有了以后,其余的就是你所剩下的生命了,而且你发现它仍然可以是好的。
P:你是怎么度过30岁生日那天的?
C:我不是特别爱热闹的人。我是一个很害怕自己成为晚会焦点的人。然而那天,我就记得家里的鲜花比人葬礼上的还要多。有许多的朋友,大家热闹疯狂了一整夜。这不是我的习性,也不是我的个性。它更像是一种庆典,是一种葬礼,是一种告别。然后你觉得以后就得认认真真地生活了。但后来我又发现,也不用那么认真。(笑)
P:是因为青春是可以浪费的吗?
C:对,那个时候总结了一下,20岁是完全挥霍掉了(笑),那以后认真一些,不要再继续挥霍了,也没有青春可以挥霍了,但后来我才发现,还是可以继续挥霍,一直挥霍到死……(笑)
P:突然发现自己有一根白头发或者一道皱纹的时候,会不会还是有一些焦虑?
C:
衰老并没有给我带来焦虑,
如果有恐惧的话,可能是恐惧病痛,是恐惧不健康。死去本身是个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我看到母亲走之前的折磨,会觉得这是最受不了的一件事情,但是我本人的确不焦灼。
P:就像你说过的,越老越像自己了。
C:精力有限,力气有限,没那么大的劲儿了,所以你也顾不上了。而且你会觉得,噢,原来也没关系,又咋了呢?年轻的时候,还会求上进,看到自己天性当中许多不可爱的地方,你还觉得,我是不是可以努力一下?或者某一种缺陷,我不是在遮掩,我是在遮掩的同时也希望改造自己,到老了以后,你发现说,噢,是狗改不了吃屎,本性难移嘛,就它了!
P:你说常常觉得自己是伪劣品,「一生的努力都是在企图把自己从伪劣品变成真货」,这种不配得感来自哪里,它在你的人生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C:也许与生俱来,也许跟自己的职业有一些关系。比方说我演《小花》,进组的时候我才17岁,我是在摄制组度过的18岁生日。19岁的时候,我得了百花奖。我心虚吗?我会认为我就是最佳女演员吗?在这方面,我是很早熟的,按我的自省能力,我怎么能够担当?面对众人突如其来的热闹,我会怎么理解?
每次如果我受到了批评,我会想一想,这个事情有没有道理?受到奖励的时候,我也会觉得,我好像没那么好吧?这种自省让我总有感觉说,唉呀妈呀,我又把人给糊弄了,人家不知道我有多糟糕。总是有这样一种感觉。这种天性可能是双刃剑,它会使得我真的是很想很想去值得人们给予我的荣誉和表扬。
P:听起来它也是一种不安全感?就是觉得这些东西有可能会消退,可能会暴露真实的自己?
C:不安全感也是与生俱来的。到了现在这个岁数,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没有安全感了。我最年轻、最漂亮的时候,是我最没有安全感的时候。记得拍《末代皇帝》的时候,我做出的每一个努力就是为了让导演说「Bellissima!」因为他就是以这样的眼光注视着你,他有一种高贵的审美眼光,他对我们三个演员都很爱。我做的所有一切,就是想踮着脚,够到他给我的高度。
《末代皇帝》与坂本龙一一起的剧照
「人老了就是一身的烙印。」
陈冲在纽约州立大学的学生会前
P:你在青春期受到的是中国的教育,后来到了美国,你要接受的是西方文化,对你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吗?
C:这个文化冲击确实太大了,就是一个烙印。刚去美国的时候,我非常不习惯,想家、想朋友、想父母、想一切。有些人会说,哎呀,这个人背叛祖国了,跑美国去了。其实没有出国生活的人,可能不知道这当中的牺牲有多大。你所熟悉的一切,你的这一片土地、你所有的亲人、你的语言、你的生活习惯,你的一切都留在家乡了,你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可能懂这一份思念的。
那时我三年没有回来,到了三年半的时候,我才第一次可以回家看一下。也就是在那三年里,我才淋漓尽致地明白了思念是什么感觉。
但另一方面,我丝毫没有后悔过。我觉得出国留学这件事情,拓展了我的地平线。它让我看到了整个世界,让我接触到许多不同层次、国度、肤色、文化的人,让我接触到了许许多多互相矛盾的观点。它造就了今天的我。
P:这个烙印一直在吗?
C:它肯定在啊,烙印怎么能不在呢?人老了就是一身的烙印。而乡愁就是一片永远失去的天堂。
陈冲与大卫·林奇在拍摄《双峰》的现场
「去爱总比不爱好。」
P:你在书中写了很多对外婆和妈妈的回忆,那是塑造你人生的人,尤其是母亲,你有和她相像的部分吗?
C:对阅读的热爱。其实母亲在各方面都比我有才华,比我漂亮,弹得一手好钢琴,她也有美丽的歌喉,但她没有我幸运。
我能感觉到她身上的某一种悲剧性。她从音乐的熏陶和洗礼当中似乎能够找着快乐,但我知道她被压抑、被剥夺得太多太多。在写作的过程里,我看到了她少年时代、青年时代的许多文字,有许多资料我还没有写进书里。她对自己的本性压抑得非常厉害,然而由于她对科学、对艺术的追求、热爱,这些又补救了她,给予了她一个很高尚的灵魂。在我小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邻居家的孩子和我说,我们长大了以后要像你妈妈那样。
P:在书里你很多次提到婚姻和爱情对你的重要性,你说过,直到戴了结婚戒指,和异性的交流才自如。这种不自如来自哪里?
C:的确是这样。如果我没有结婚的话,我和男性的交往其实是一个不太自如的状态。单身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很辛苦,因为总觉得身边的男性有某种企图,很难交友。我当时感觉,如果我不嫁出去的话,就好像在泳池里面被逼着来回地游,不让你上来。结了婚以后,你就可以上岸了啊。
我也解释不出来。这种不自如,就是我不知道在男性面前我是个谁,不知道我应该怎么和他们正常地交流。我只不过是想交个朋友,但那时候我很怕我的任何表现会被男性误会了,或者,某种节外生枝把事情变复杂了。有过一段时间,我甚至觉得跟男人是不可能成为朋友的,我以后也不要跟男人说话了。
可能就是一种脆弱,你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P:婚姻和爱情对你意味着什么?你在书中用了「庄严」两个字,你会觉得自己在婚姻和家庭的观念上是更老派和传统的吗?
C:我觉得婚姻是我这一生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也是我给予和投入最大的事情。这个东西跟自己的付出也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每一场恋爱都能够到达婚姻,特别是抵达一段好的婚姻。但是它一旦到达了,你付出了有责任的爱,别人对你也有责任时,这种感觉是超过其他任何东西的。而且因为它更难,所以它更值得。
P: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无法理解爱情,深情似乎成了负担和羁绊,你如何看待大家对爱的恐惧?
C:这是一个很实际的存在。也可能现在社会当中,你可以用许多其他东西去代替爱。就像吃代糖,这不是一个真的糖,用代糖放到咖啡里,也可以喝,习惯了也觉得还是甜的。有了其他的替代方式后,大家可能(对爱)就没有那么大的需要了。
我们都有过被爱情伤害的时候,这也是很难忍受的。这样的疼痛、这样的失去,也许有些人不想去经历它,或者经历过了以后有所恐惧,不想再次去经历,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是我的财富,所以我可能有点不一样,我可能在这个观点上有一些比较古典主义的东西,因为我觉得,这样的去付出,愿意为他生、为他死这样的感觉,如果你有过了,失去了,也许是好过于没有。
P:所以在你这儿,代糖一定是不可以的?
C:我太敏感了。我完全懂得什么叫一夜情,什么叫爱情。爱跟性还不是同一个事情,如果我们只谈性的话,那可以解决的方法也是众多啊。
「最走红的东西,
我永远都是怀疑的。」
P:金宇澄曾经说过,你的写作填补了上海知识分子叙事的空白。我们也很好奇,你觉得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吗?
C:
说实话我大概是配不上知识分子这个身份的。因为我读小学的时候,正好是「文革」,有一段时间停课了。复课以后,又让我们给老师写大字报,批判老师。课本里的东西也很少。你看现在的孩子能读唐诗宋词、《三国演义》,我们那个时候是不能读的。那些中国最美好的传统文学,我都没读过。到了中学,我读了不到一个学期就进了上影厂。那个时候很难买到书本。我记得突然间有了《约翰·克里斯朵夫》,上海书店门口那队伍绕了多少圈啊。
直到进上海外国语学院之后,稍微有了一些书,家里也藏了一些,我能读到那么一点点,但其实我的文化水平很低,没有好好上过学。真正的阅读是从留学以后开始的。所以在学问这块,我有很大的空缺。我敢说自己是知识分子吗?
我读到过一篇文章,忘记是哪个作家写的,说那个时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说,怎么能叫「知识青年」呢?我们有啥知识啊?我比他们小一点,但是同样的,虽然我大学毕业了,但我怎么能叫知识分子呢?
P:但是你身上有很强的反抗性。
C:我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我不随波逐流。而且我的个性当中,就有这点讨厌的东西,最走红的东西,我永远都是怀疑的,这个我有,它是我的天性。
P:对年轻时候那段被浪费掉的岁月,你会感到可惜吗?
C:没有。因为我们也有了另一种人生。(笑)那个时候,十年动荡过去之后,有过一批伤痕文学,也有过一些伤痕文学类型的电影。然后突然,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出来了,所以你会看到,我们也有过如此的少年时期,也有过属于我们自己年轻时代拥有的东西。
陈冲二姨回忆陈冲姥姥史伊凡的手迹。
「我必须对每一天都大咬一口。」
P:能感受到你一直都保持着对世界的敏感和好奇。走到今天,你对人生最大的好奇是什么?你怎么保持对世界的敏感?
C:我就在想,我已经那么老了,剩下的时间那么少了,我必须对每一天都大咬一口。
P:是大咬一口生活吗?这太形象了。
C:因为你越老,就会知道自己所剩的时间越少,对所有的一切,你会有足够大的胃口。其实生活有着非常丰沛的东西,它们也不需要你花费太多的金钱。你就坐在这棵巨大的苹果树下,只要你愿意等待,等一个一个的硕果掉下来,你只需要去大咬一口。我会想,我要吃越多个越好。(笑)
P:刚才你说到,越老越想要对生活大咬一口,但我们接触到很多年轻人,他们会觉得很丧,不想太「卷」,对生活没有什么期待。也有一部分年轻人向往稳定,考公、考编,希望能够过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你怎么看待这样的心态?
C:说实话,年轻人里各种各样的都有,不是一个统一的群体,但是我觉得我都能理解。经常和我一块儿工作的人都是比我年轻的,我完全能够理解他们,就是如果不卷能不能够找到一些世界的美丽?能不能够去努力找到它?哪怕去找根木头回来自己做点啥,可能也会从中发现一些美丽。它一定存在的。
我并不觉得每个人都要那么忙碌地去生活,也不觉得世俗所规定的成功就是成功。我也能理解那些特别努力工作的人,他们也需要这样的努力,每一个人是不一样的。我觉得今天的年轻人不容易,世界变得太快了,你完全不知道10年以后人类是什么样子,所以有这样一种泛泛的存在的焦虑。
有时候我会觉得幸运,我已经老了。我觉得年轻昙花一现,它应该是很美丽的。但是回顾一下我自己的青春,也完全是挥霍掉的。不挥霍掉的不是青春。
美国留学期间,陈冲和同学的合照
森森老电影画刊
最精美的老电影图片,最高清的老电影视频,欢迎进入森森的老电影世界。
最新文章
陈冲:用写作去抵抗失去
刘晓庆:姐妹反目,75岁从头再来。
苏联《第四十一》:纵然你有比大海更蓝的眼睛
苏联电影《第四十一》幕后:女主角为何英年早逝?
于鼎百年|于鼎主配英国电影《魔盒》
老照片:1986-1998,《大众电影》持续为许亚军拍摄素颜照,英俊无敌!
经典电影的幕后故事:《疯狂的贵族》
让漂亮照片动起来16: 许亚军,公子如玉!
留声机:张清芳用《留声》纪念民歌时期最明亮的青春
译制片《未来世界》高清版(童自荣李梓毕克尚华邱岳峰等)
经典电影的幕后故事:《未来世界》
《神秘的黄玫瑰:白骨之路》独家高清版(陈汝斌向隽殊主配)
《神秘的黄玫瑰续集》1982(乔榛·曹雷主配)修复版
《神秘黄玫瑰3:布加勒斯特之谜》1984(乔榛曹雷童自荣)
《神秘的黄玫瑰5:蓝宝石项链》1986(乔榛·曹雷主配)修复版
爱情太短,遗忘太长:惊险又感人的《德黑兰43年》(俄法瑞合拍)
经典电影的幕后故事:《德黑兰43年》
译制片:美国惊险科幻大片《血洗乐园》(又名《西部世界》)
经典电影的幕后故事:《血洗乐园》
苏联巨片《静静的顿河》1-3部合集
让漂亮照片动起来15: 方舒,红裙飘飘!
大S骤逝,东亚女性被迫坚强的一生。
上译经典《刑事物语Ⅴ》(片山刑警在山城)日本/1987
您还记得巴西电视剧《女奴》吗?
译制片:《砂器》高清版(附拍摄内幕、争鸣、《电影传奇》节目)
经典电影的幕后故事:日本电影《砂器》
译制片:日本电影《啊!野麦岭》左翼导演山本萨夫经典
罗马尼亚电影合集(含《电影传奇》等资料)持续更新中
阿尔巴尼亚电影合集(含相关资料)持续更新中
上译经典《刑事物语Ⅱ》(片山刑警在果园)日本/1983
上译经典《刑事物语III》(片山刑警在海岛)日本/1984
上译经典《刑事物语Ⅳ》(片山刑警在酒吧)日本/1985
经典电影的幕后故事:苏联电影《运虎记》
让漂亮照片动起来14: 陈烨,红衣红帽。
译制片:罗马尼亚《橡树,十万火急》(乔榛· 康泰·刘广宁等主配)
经典电影的幕后故事:《橡树,十万火急》
译制片:阿尔巴尼亚《第八个是铜像》(附《电影传奇》节目)
经典电影的幕后故事: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
喜剧场:毕克 邱岳峰 主配 苏联喜剧片《运虎记》
大S:世界赠予你虫鸣,也赠予你雷霆。
经典电影的幕后故事:58版《悲惨世界》
译制片《悲惨世界》1958 高清版
经典电影的幕后故事:《啊!野麦岭》
那些年,令人难忘的春晚金曲(1994-2003)
喜剧场:《虎口脱险》高清版
经典电影的幕后故事:《虎口脱险》
《虎口脱险》斗鸡眼小兵啥来头?指挥娶了哪位名媛?
《虎口脱险》中不可或缺的那个大反派
苏秀:译配《虎口脱险》的几桩趣事
法国冒险喜剧片《王中王》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