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楞严经讲解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第8课
◎求法应有难得之心
佛弟子在求法时应有一种难得之心。现在得法太容易了,不管是在现场听课或是通过其他方式,我们轻而易举就能求到甚深之法。很多人普遍有一种心理,如果一件事办起来不费吹灰之力,就不太珍惜,不会觉得机会难得,在学习过程中也不会特别重视。
我常想起自己刚来到佛学院的时候,各方面的条件都十分简陋,与如今相比有着天渊之别。当年这里没有水泥路,也没有通电,任何物资都需要从距离三四公里以外的乡镇或二十多公里以外的县城靠人力背回来。因为没有电,我们只能就着煤油灯或酥油灯看书学习。虽然条件艰苦,但老一辈求法的人个个都非常精进,晚上睡得很少,白天也极少散乱,每天三顿饭都是吃一点糌粑,除此之外根本没有蔬菜水果等其他食物。现在的条件已经那么好了,但很多人仍然很挑剔,觉得这个菜不行、那个菜不香,对比之下十分令人感慨。
那时候条件有限,我每天早上五点左右起床烧茶,把茶灌在暖水瓶里,一瓶热茶就可以喝一天。早上吃点糌粑,中午也吃一点糌粑,再喝暖水瓶里一半的水,剩下的半瓶水留到晚上再喝,这样一天之中只需要生一次火——因为烧火用的牛粪和小树丫丫得来不易,全靠自己漫山遍野地捡回来。记得从1985年到1990年之间,我的生活一直是这样的。虽然当时的物质条件非常有限,但大家的求法之心都非常纯粹。
如今各方面条件非常充足,但很多人对法似乎没那么珍惜了,听法时也不够专注——当然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听不懂。听说在部分法师的课堂上也是如此,有些人在下面交头接耳或打瞌睡。如果对法特别珍爱,闻者的心会一直专注于法,其他所有散乱的行为全部会断除。然而,由于智慧有限、精进不够或者求法的意乐不足等原因,有些人听法就像是“混饭三界”那样,成为“混课三节”的“混混”。大家可以选择不听,但如果决定要听课,我希望你们认真对待。这样对法有一种恭敬心、对前辈大德的宗风有随喜心,自相续才会获得上师三宝的加持。
◎此经应属无上续
今天开始讲“七处征心”,这是《楞严经》中非常著名的法义,每一处征心都是探寻心性之妙门。密宗里经常讲心的来龙去脉,从心的来源、住处、去处等三处来寻找心;而这里主要是从内、外、中间以及其他处来寻找心——这样的方法与密宗的窍诀非常相近,所以我认为《楞严经》应该是属于密宗无上续部的法要。
或许有人问:“如果属于续部,为什么叫《楞严经》而不是《楞严续》呢?”
第一,在汉文藏经中没有区分经典和续部的传统,比如汉译的《文殊真实名经》在藏传佛教中就属于续部,叫做《文殊幻化网续》;在汉地和日本等地特别受重视的《金刚顶经》,在密乘中称为《金刚顶续》……诸如此类的很多密宗续部,在汉地都被译为“经”。
第二,《楞严经》是在8世纪初由般剌密谛秘密带到汉地的,出于谨慎,传译者没有在标题中点明这是密法。
大家也许看过与之类似的历史。《藏密佛教史》中提到过贝若札那尊者,他在国王赤松德赞时期到印度求法并学习翻译。在印度金刚座附近有位叫华吉桑给的上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密咒大师。贝若札那在他面前听法的时候,上师说:“你最好白天在其他班智达那里听一些因果等显宗法门,晚上可以到我这里来求无上密法。因为国王对甚深密法非常重视,不允许外传,所以你要小心。一旦我们被发现,不仅我会受到惩罚,而且你作为外来的留学者,可能连出境都有困难。”
贝若札那的传记中说,他在印度期间,白天在其他班智达前听闻法相乘(显宗)的法门,到了晚上就在以华吉桑给为主的大成就者、密宗持明者们面前求得无上密法之心部法要。
贝若札那想把印度特别珍贵的十八部心部密续翻译成藏文并带到藏地,但华吉桑给等上师对他说:“这些密法根本无法直接带出境外。你最好用白山羊的乳汁把经文写在绸缎上,这样乳汁干了以后便看不出端倪。到藏地后,你再用特殊的熏香熏制,即可令先前的字迹显现出来。”贝若札那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把十八部密续带入藏地。
现在宁玛巴的续部,就包括贝若札那带回来的十八部心部密续。大圆满法分为心部、界部和窍诀部,其中贝若札那传译了很多心部类的法。虽然前译时期囤弥桑布扎就翻译了二十一种法门,但心部法门的传承主要还是靠贝若札那秘密传入藏地,就像般剌密谛将经文缝在手臂里一样。
当时印度出现了一些恶兆,印度金刚座和很多大殿的铁门自然打开,人们议论纷纷却不知原委,直到事后才知道原来是贝若札那把印度的很多密法带入了藏地。后来印度人想方设法地造谣贝若札那尊者,加上藏人的迫害,尊者被流放到嘉摩擦瓦绒地方。为了让甚深密法传入藏地,贝若札那尊者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至今为后人感念。
同样,通过史料可以看出,《楞严经》在公元8世纪左右的印度属于不可外传的密法,否则般剌密谛也不会两次出境无果,直到第三次采用特殊方法才将经文带到了中国。当时的传译者应该不会大张旗鼓地宣扬,但本经确为密法无疑。按照子璇的观点,《楞严经》在那烂陀寺被列入密法中的灌顶部,在《大正藏》中也归属于密教部,而且经中讲到的坛城、咒语等很多内容,都属于密宗的修法。
◎崇惠禅师成就楞严咒
《楞严经》包含了很多密宗的窍诀和咒语,历史上修楞严咒而成就的公案也层出不穷。
据《宋高僧传》记载,唐朝有位崇惠禅师依止径山国禅师为弟子,得到了楞严咒,之后他在山上独自修行了很长时间,又在一些道场中专门修持此咒。
某日,一位天神现身请求:“现在佛法衰微,遇到了很多危机,您能否下山弘扬正法,降伏外道?”禅师于是下山到一座城市的寺院里挂单。当时有些外道徒显现神变,吹嘘他们的神通力。在利刃制成的高梯上,他们可以光脚踩着刀刃上到梯顶,并叫嚣着:“谁有这个能力?”
崇惠大师也用利刃做成梯子,比那些异教徒的梯子更高,超过了一百尺。他赤脚踩在梯子上如履平地、毫发无损,接着又当众显示各种各样的神力,如吞食铁片、手伸入滚烫的油锅之中、在烈火上随意穿行等,真正是赴汤蹈火无所畏惧。
大师由此声名鹊起,皇帝也派中官赐予他紫色袈裟,授予“护国三藏大师”的名号,被称为“降魔大师”。
从历史上看,汉地许多专持楞严咒的修行人,就像藏传佛教中专门修持密咒的成就者一样。藏地有许多密咒成就者,如同莲花生大士的二十五大弟子,有些是于四大获得自在,有些能通过咒语降伏外道。麦彭仁波切的《前译教法兴盛愿文》中就宣说了前译派在这方面的不共特点。
大家学习《楞严经》时,一方面可按汉地传统理解为这是显宗的殊胜经典,另一方面还要知道,虽然我们没有按照密宗的传统对听闻者做出须灌顶、修加行等要求,但本经确实包含了很多密宗教义,如认识本性方面的直指法等。
如果对藏传佛教不太了解,建议大家先学习《维摩诘经》,再学《楞严经》,然后学《六祖坛经》,这样一来,大家就能基本明白自性光明如来藏的本体究竟为何。接着进一步学习藏传佛教中的《大幻化网》、大圆满以及其他无上密法的教言,此时就会发现:汉地显宗和藏地密宗不但相辅相成,而且有些道理在藏传佛教的续部和窍诀中阐述得更加明显,更具窍诀性。即使没有通达这些道理,相信也不会有人能找出任何冲突和相违之处。
在闻思的过程中,希望大家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来接受自己前所未知的教义,否则若因文化、历史等因素而固守传统,除了原有的知见外对其他理念都一概排斥,这对自身而言是一种损失。我们不妨以公正的智慧来接受对众生有利的殊胜经教,如此不管是对闻思还是修行都大有裨益。
◎正文
前面讲到,阿难遇到了摩登伽女,遭遇了些许违缘,然后佛陀派文殊菩萨把他带到面前。回来之后阿难心生惭愧,但佛陀没有当面批评,只是问他为何在如来教法中出家。
阿难应该是“外貌协会”的一员吧,他老实地回答:“我看到佛陀身相庄严,因此发愿出家。”阿难最初既没有出离心,也没有菩提心,只是觉得佛陀相好庄严,而如此庄严之相除了修行外别无途径得来,因此他在佛陀的教法中出家修行。
佛陀继续问:“你是以什么看到三十二庄严相的呢?爱乐之想从何而起呢?”阿难回答说:“这都是用我的眼睛看到,心里感知到的。”佛陀继续追问:“你的心和眼在何处?”阿难答复:“心在身体里,就像佛陀您的身体里有您尊贵之心;眼睛也长在脸上,就如您莲花般的眼睛在您庄严的佛面上。”
◎七处征心
以上是阿难的回答,下面进入今天要讲的经文。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佛问阿难:“现今坐在如来讲堂之内,你所见的祇陀林在哪里呢?”
佛陀以此问题引出“七处征心”,也就是从七个角度探寻心的窍诀。“七处征心”之法历来弘传甚广,大德们一致认为,若行者照此窍诀加以修持,很容易就能认识心性。
有些大德认为,七处征心是层层深入;而有些大德如交光真鉴大师则认为,七处征心是随执随破,即每一问题都是佛陀随着阿难的执著而破除之。随着阿难不断地追问和回答,佛陀也在不断地破析,到最后,形成一套非常完整的寻心窍诀。当然,了知心性并非只有这七个角度,还可以从不同的层次与视角进行探讨与破立。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
阿难回答说:“世尊,此处是给孤独园中的大重阁清净讲堂,祇陀林园就在讲堂之外。”
当时他们在给孤独园里,而“重阁清净讲堂”是园中一处清净的讲堂。祗树给孤独园是一个广阔的林园,祇陀林就在其中。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佛陀紧接着问:“阿难,你如今置身于讲堂中,首先见到的是什么?”
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阿难答言:“世尊,我身处讲堂之中,首先见到如来,然后见到大众,再如是往外望去,才看到外面的林园。”
如来坐在法座上,位置显赫、身相庄严,因此阿难首先见到如来;跟现在的讲堂一样,当时讲堂的门窗应是打开的,因此阿难往外看的时候就能见到林园。
◎应弘扬上师教言
有时我想,如果是某某人遇到某位上师,他们之间也展开了这样一段对话,弟子对此可能并不重视,也不会由此反观自心,但是佛陀与阿难的对话却不同凡响,每一番问答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其实,每位高僧大德的答疑都饱含深义。最近我们收集、整合了上师如意宝生前的音频、视频,无论是去印度还是在藏地,当人们向法王提出各种问题时,虽然在我印象中法王有些回答得非常精彩、有些回答则显得很平常,但如今看来,却发现法王的每一个问答都意味深长。
我想尽己所能地把上师哪怕是讲解一个偈颂的一小段视频都收集并保存下来,就算我们这一代没能广泛地弘传上师的教法,但只要大家不断地努力,未来法王座下所有的传承弟子也会因此而受益匪浅。正如法王如意宝的前世——伏藏大师列绕朗巴在伏藏法“莲花生大士猛修仪轨”结尾处所作的偈文云:“尽管我的法脉最初不算很兴盛,但到了第二代(法王如意宝)以后,本传承的法脉将广为弘扬,普遍兴盛于从尼泊尔到汉地的各个疆域。”事实上的确如此,如今法王如意宝的法脉遍及中国、尼泊尔、印度和欧美等世界各地,弟子们对本传承的法门极为重视。
法王在世的时候,虽然也有很多弟子对法王的传承充满信心,但现在许多后学弟子的信心似乎更胜一筹。作为传承弟子,为了报答上师的法恩,我们有必要在弘扬教法这方面进一步努力。如今我们整理的上师音频及视频中有很多都是问答,这些问题不仅是一个人的疑惑,还代表了一类众生的想法;法王的回答,不仅仅是针对个人,而且让许多众生因此遣除怀疑、打开智慧。可见,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为众生答疑解惑非常重要。
同样,这里看似只是阿难和佛陀二人的对话,其实不然。阿难是代表很多众生发问,佛陀的回答也不仅仅解除了阿难的疑惑。事实证明,直至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日,依靠阿难和佛陀的问答,很多人因此认识了自己的心性——这也是佛陀调化众生的一种不可思议之方便。
佛陀问阿难:“你在讲堂中见到的是什么?”阿难回答:“我在讲堂中,先见到如来,然后见到大众,之后再见到外面的林园。”若将意义与比喻相结合,阿难比喻为自心,如来和大众比喻为内脏,林园好比外面的世界。
在“七处征心”的问答中,第一处是从身体内部找寻自己的真心。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
佛陀继续问:“阿难,你说先看到讲堂里面的佛与大众,再看到外面的林园。那你是依靠什么而见到林园的?”
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阿难回答:“世尊,大讲堂的门和窗户都敞开着,所以我能在讲堂里看见外面的林园。”
这里的“户”指“门”,“牖”指“门窗”。“得远瞻见”的意思是讲堂的窗户和门都打开了,这样就能看见远处的景色。
现在是冬天,我们的经堂中稍微有些冷,所以门窗都关着,门上还贴有“随手关门”的提示语;而在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经堂的门窗都会打开。虽然现在因为寒冷而门窗紧闭,但我们透过玻璃还是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致。
此处阿难尊者回答说,“透过敞开的门窗,我可以清楚地见到外面的林园。”——本想给大家展示一张照片,是从我闭关房的窗户向外所见的宜人景色,但今天我忘记带照片了。有时候外面的风景太美,修行人在闭关时也会心不在焉,因此闭关房修建在风景一般的地方好一点。(众笑)
前面提到过的经文“尔时世尊在大众中……伏受慈旨”,前辈大德们多承许这段文字在此处,我们也按这样的顺序宣讲。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这时,佛陀在大众中伸出金色手臂为阿难摸顶,并且告阿难和大众言:“有一种禅定名为‘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一切菩萨六度万行,十方如来皆依此法门而踏上善妙庄严之路而获得成就。你认真地听闻,我为你宣说。”阿难听闻佛陀此言,心中诸多顾虑自然开解,在佛陀面前恭敬顶礼,对如来的法旨欢喜领受。
藏译为:十方所有如来都是经由此极为庄严的门户、道路而获得成就,故此禅定就像非常庄严的门径,后学依之能成就如来果位。
自《楞严经》译出后,大德们公认惟悫和子璇的注释在历代的注疏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佛陀为何在此慈爱地伸手为阿难摸顶?子璇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为了安慰阿难,使其免于惊惧——阿难对之前的过失愧疚难当,虽未破戒,但遭遇违缘时自己未能很好地转为道用,故而内心惴惴不安;第二,令阿难认真听受、不要忘失;第三,显示佛陀的回答不会空耗、真实不虚,定能令弟子获益。因为这三个理由,佛陀为阿难摸顶。
◎一处征心
现在正式宣讲关于“心”之教言。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佛陀告诉阿难:“你刚才说,身处讲堂之中,如果讲堂的门窗开敞就可以远远望见外面的祇陀林园。若是如此,是否会有众生身在讲堂之中却不见如来,只见到外面的景色呢?”
佛陀的话颇有禅宗意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启发式地提问:你刚才说先看到我,然后看到眷属,最后看到林园,那是否有这样的情况——人在讲堂中却看不到讲堂内的佛陀和众眷属,而只能将外面的林园看得清清楚楚?
从此处始,我们可能会在阿难和佛陀的对话中漫游一段时间,请大家务必在此过程中认真思考。在这一问一答间,随时会有开悟的契机。
这个问题如果让你来作答,你会怎么说?会不会认为经堂里的人看不到其中的上师和弟子,而将室外的喇荣山谷看得一清二楚?有没有这种可能?
阿难的回答代表了有实宗的观点:要么是有,要么是无;要么是上,要么是下;要么在外,要么在内……世间人就是这样,对缘起空性的奥秘一无所知,所以总是偏堕一边,坚定不移地认为世界就是如此。唯识宗与之不同,认为一切法如梦如幻、唯心所现,而阿难作为有实宗的代表,看到什么就认为是什么,不会站在更深更高的层面思考,这也是佛陀要和阿难进行这场对话的原因。
我们凡夫和阿难非常相似,甚至还不如阿难,因为他毕竟是广闻博学的大智者,而我们没有机会跟随佛陀,没有证悟人无我,也不像阿难尊者一般博闻强记。在听课或辅导时,很多道友暂时表现得很好,但一下课原来的散乱习气就不由自主地现前。所以,我们应将阿难尊者的问题当作是自己的问题。
◎不要沉迷世间俗事
佛弟子应当精进,就算不能像阿难尊者那样学识渊博,至少不要天天沉溺于世间俗事中。现在的人们将大量时间花在无意义的散乱中,这是非常可惜的。佛教徒最好不要看抖音、快手之类的短视频,这些除了浪费时间和消磨意志外,没有丝毫意义。很多年轻人在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前就整天沉浸在手机里,耽执如过眼云烟的幻境,一会儿笑一会儿哭,完全是在浪费光阴。虽然难免需要各种娱乐,但作为修行人,我们应该有点深度和修行境界,而不应沉溺其中。
过段时间喇荣的僧众会闭关,我担心个别人会整日耽溺于无意义的娱乐中。当然,偶尔习气涌现也能理解,毕竟凡夫还没有完全断掉烦恼,但若出家人整天沉迷于此,那无论你出家的初衷是看破红尘还是想闻思修行,这样的“出家”都只是徒有其名,可能内心比不学佛的在家人还要散乱些。
在家群体中,有不少人的修行境界相当不错。我接触过一些人,他们不会成天耽著于令人眼花缭乱的无聊资讯,而是热衷于看书、学习。他们思索和探讨的问题也很有价值和深度,对人生、世界、整个六道轮回,甚至对了悟心性方面,都有深刻的见解。看得出来,他们下了一定的功夫,最终也必定功不唐捐。
阿难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凡夫,但此处他作为凡夫的代表,与佛陀进行问答。身为凡夫,我们心中会有诸多疑惑和邪见,而在断除邪见方面,《楞严经》就是极其重要的思想利刃。刚开始学习时也许你是一个特别散乱的人,但学完后,应该能斩断一些分别念。如此闻思《楞严经》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只是随便听听,又没有得到此经的完整传承,这种漫不经心的学习态度,恐怕不一定能产生什么效果。
作为佛教徒,大家不要太散漫,而应以正知正念摄持自心:“人生苦短,作为一个修行人,在短暂的人生中,我至少要在世间和出世间方面做一点有意义的事。”人一旦习惯于散乱就很难收心,好像调皮贪玩的孩童被父母带回家时非常伤心,哭闹着不肯回家;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假如天天接触的是令人散乱的信息,就很容易被各种情绪控制。
从言行举止来看,很多佛教徒在这方面比较失败。如今的喇荣,喇嘛和觉姆的手机平时是需要上交的,节假日才发给个人。之所以这样,也是无奈之举,虽然常住反复强调、规劝,但很多人就是耽著世间法而无法自拔。降魔胜利洲虽然没有要求收手机,但每个人要有一定的自觉性,知道自己是怎样的身份、该做什么事。当然,对于有一些人来说,外界再怎么提醒、规劝也毫无效果,对这样的人我们也不会强迫他怎样,毕竟别人不可能永远对你耳提面命地督促和提醒。
此段问答中,世尊问:“有没有看不见里面却能看见外面的情况呢?”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阿难回答:“世尊,在讲堂里却见不到您的庄严身相,只能见到外面的林园泉水,这样的事情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
佛言:“阿难,你也是一样的。你的心一切明了。”
“明了”在藏文中是“萨相热巴”,“萨”是“明”,“热巴”是“了”。
心的本性是光明的,不像无情法那样暗钝。虽然太阳或者灯也称之为“明”,但心不仅有“明”还有“了”,能了知外境及其他众生的状况。了了分明,众生之心即是如此。
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
“如果现在你那颗明了的心在身体内,那心应该能先了知身内的所有情形。”
就像阿难你,眼睛和心应该先看到身内,如果看不到里面而只能看到外面,这是不可能的。心如果不明了,就会像无情物一样看不到其他事物,也看不到自己,但心的特点是明明了了,加上心又在身体里,因此一定会先看到身体内所有的一切,看不到身内是不可能的。
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
“如此推论,难道有众生能先见到身内,而后再看到外物的吗?”
这里用的是反问句,有众生真的能先看清楚身体内脏,再看到外面的事物吗?大家都知道,实际上是没有的。
刚才阿难说自己确实是先看到讲堂中的佛陀,再看到外面的;同理,这颗具有明觉特点之心如果真在体内,应先看到里面,再看到外面,但这与实际情形不符。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
“纵然看不见心肝脾胃这些隐秘的内脏,至少能看见指甲、头发的生长,经络的转变、脉搏的动摇吧?按理来讲,心对这些都应该明了的。”
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但为何心不能知呢?你不是说心在身体里吗?若果真如此,就应如前所说那样全部可见才对,但实际情况是心并不能见到内脏。如此一来,这样的心又怎么能见外物呢?”
如果心在大脑中,应该能见到大脑中几百亿的神经元;如果心在身体里,体内的五脏六腑也能看见。然而,心不但见不到这些微细深幽之法,乃至如毛发指甲、身体筋络的变化等易于观察到的情形也无从得见。这样的推理和我们平时的思维方式有点不同,有些人可能是第一次遇到。
最后的结论是:“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既然心不能了知体内的五脏六腑、筋转脉摇,那又如何了知外境呢?这是不可能的。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所以阿难你应当知道,你说这颗明了的心住在身体内是不能成立的。”
虽然道理上已经讲明白了,但大多数人还是会认为这颗心是在身体当中。一些科学家也认为,意识存在于大脑中,人的眼睛看到事物,通过光和信号的传递在体内起各种化学反应,大脑将其整合成像,在很短的时间内于意识中显现出外在的景象。
然而,如果身体或大脑中真有一颗心,那这颗心应该能看到身体或大脑里的情形,但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呢?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多数人平时都是如此,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想清楚,只是避而不谈而已。
蕅益大师说:“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此一切众生之通计也。”意思是说,大多数众生的通病就是认为心在内。在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人认为意识在大脑里,人们经常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让我再想一想”;还有些人认为“心”在心脏中,他们会捂着胸口说:“我今天心情不好”“我很开心”等等。
既然我们的心是能明了的,如果心在身体内,不论是在大脑、心脏或是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它都应该能够了知身体内的情形,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此“心在身内”的说法不正确。
以上是第一处征心。
◎二处征心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虽然不断被佛陀否定,但阿难心里没有任何对抗或不悦,他恭敬地稽首白佛:“听闻如来宣讲了心不在身内的道理,我现在已经明白了,原来心在身体外面。”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
“为什么呢?就像一盏灯在室内燃烧,灯光必定先照亮室内,再渐次照到门窗以及室外的庭院。”
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同样,众生见不到自己体内的五脏六腑却能见到身外的情景,这就说明心在身外,好比一盏灯放在室外就不能照亮室内一样。道理已经很明白了,没什么疑惑,我已经通达了佛陀真正的密意,不会错了吧?”
阿难尊者所想的是,灯在外面肯定不能照到里面,通过灯火之喻说明每个众生的心在身外,因为众生不能见身内却能见身外,就像刚才窗户开着时我也能见到林园。如此一来,我已经发现了佛陀的密意——阿难开心得不得了。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否?
佛陀告诉阿难:“譬如比丘们从室罗筏城(舍卫城)次第乞食,随后返回祇陀林应供用餐。你观察一下,是不是只要比丘中有一位吃饱了,其他人也全都吃饱了呢?”
这时佛陀应该是在告诉阿难:“你不要这么傲慢呐,先别着急,你也许还没搞懂。”(众笑)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阿难回答:“不可能的,世尊。为什么呢?诸比丘们虽然都是了不起的阿罗汉,但他们的身体和寿命却不尽相同,各自都有不同的相续。怎么可能一位比丘吃饱,其他人就都饱了呢?”
这个问题不要说阿难,就连我们也会给出否定的回答。比如富楼那尊者和大迦叶尊者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大迦叶吃饱后富楼那也感到饱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你能知能觉的这颗心在身体外面,那么你的身和心应当是互不相干的他体。心所了知的,身体无法觉知;身体所感受的,心也无从知晓。”
就像舍利弗和目犍连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相续,舍利弗看到的,目犍连不一定能看到;目犍连看到的,舍利弗也不一定看到。佛陀如是为阿难剖析:心也不在身体之外,因为如果心在身外,身心彼此是独立的存在,相互之间应该毫无关联、无法沟通,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否?
佛陀紧接着说:“我现在伸出兜罗绵手,你眼睛看到它的时候,心能觉知分别吗?”
“兜罗绵”是一种细软的棉花,以此比喻佛手极其柔软。
以前我和几位道友一起去朝拜楚布寺,当时第十七世噶玛巴用手“啪啪”地给我加持,我痛了好长时间。还有一次,我陪法王如意宝去北京雍和宫会见第十世班禅大师,班禅大师的身体特别高大,给我摸顶的时候我也很痛。他们应该都有“兜罗绵手”,但我当时的感觉有点不一样。(众笑)
这里的“身”并非特指身根。按照《俱舍论》的观点,六根中除了意根,其余眼、耳、鼻、舌、身五根同属有色根,所以此处的“身”也包含眼根,眼睛看到,也即身体看到。假设身和心是别别的他体,佛陀问:“你‘身’见到的同时,‘心’也在觉知分别吗?”
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阿难回答:“是的,世尊。”
现在阿难要第二次被佛陀问糊涂了。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佛陀告诉阿难:“既然你的眼睛(身)见到我的手时心也能分别,说明身心二者不是别别他体,那怎么能说心在身体之外呢?是故应当明白,你说能知能觉的心在身体之外,这是不对的。”
如果心在身外,就像两个人彼此独立、互不相干一般,阿难的眼睛见到佛陀的妙手时,心应当无法觉知分别,但实际上眼睛看到时心就能分别,这就说明心并不在身外。
以上是第二处征心。
◎观心而开悟
佛陀已为阿难揭示了心不在身内、也不在身外的道理,这一段虽然是佛陀与阿难的对话,但就像观察五毒烦恼就是五种智慧的密法一样,大家也应当仔细思维:“我的心究竟是在身内,还是身外?”
我们今年学的这些法,应该是佛教中最深的证悟法门了,大家能不能依此开悟?虽然说是以盲导盲,我这个讲法者没有证悟不一定能令听者开悟,但有时因为一个盲人手里拿着灯,也能让其他明眼人看到路。《华严经》云:“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聋人弹奏的音乐虽然自己听不见,但却能愉悦他人。
对于这样的甚深法门,以往的印藏大德们都是极其保密的。一直以来,因为我把藏传佛教的大圆满法等翻译成了汉语,令许多人心生不满,我也受到了一些抨击。无论如何,我始终认为佛法是属于所有众生的,在短短的人生中,我一定会边修学边为大家传法,同时也希望大家对佛法报以珍惜之心,千万不要错失良机。就像去参加宴会,本来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份礼物,但有些人却因醉酒空手而归,这就十分可惜。
希望大家在佛法中能得到自己应得的那一分收获!
1 楞严经
2 楞严经
3 楞严经
4 楞严经
5 楞严经
6 楞严经
7 楞严经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