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所学院拟更名大学,新校名神似“野鸡大学”,网友:这能忍?

教育   2024-11-05 20:38   新加坡  

最近,安徽教育圈又"热闹"了!

两所高校的更名消息引发全网热议,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是终于盼到更名机会,愁的是"名字太像分不清"“新名字竟然酷似野鸡大学”……

这场关于"名字"的争论,揭开了安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独特窗口。

说实话,作为一个教育大省,安徽的高等教育现状着实有点尴尬。

你说它弱吧,确实有中科大这样的顶尖高校;你说它强吧,除了合肥,其他地方的高校实力普遍不够看。

这就好比一个家庭,老大特别出色,其他孩子相较之下,就显得有些“普通”了。

更有意思的是,安徽的优质教育资源简直就是"合肥特供",除了芜湖还能拿得出手,其他地市的高校质量,让人不忍直视。

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让人不禁想问:其他地市的孩子们,难道就该认命吗?

但现在,变化来了!

皖南医学院更名“皖南医科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改称为“安徽科技工程大学”。

这消息一出,立马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说:终于等到你!

有人吐槽:就是碰瓷啊,这名字也太像了吧?

还有人讽刺:这改得像野鸡大学了吧,这能忍?

特别是安徽工程大学的校友们,看到“安徽科技工程大学”这个名字,瞬间就不淡定了。

“这不是在碰瓷我们吗?”

“以后遇到外地的HR,怎么分得清?”

确实,这两个名字就差两个字,就像双胞胎穿同款衣服,连妈妈都认不清谁是谁。

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个角度想想?

(1)这两所学校的更名,某种程度上是在填补区域空白

皖南地区,一直没有医科大学,现在终于要有了。

这就像一个没有医院的城市终于要建医院了,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2)从理工科教育布局来看,安徽省正在努力打造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有中国科大这样的"国家队",有合肥工业大学这样的"省队",现在又要多几个"地方队",这不正说明安徽的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多元化吗?

当然,问题确实存在。

名字相似会造成混淆,这是事实。但是我们真的要为了一个名字,就否定一所学校的发展机会吗?

要知道,更名不是目的,发展才是根本。

有网友提出了很实在的建议:多用简称呗!"安工大"、"安科工",这样不就清楚了吗?

这让我想起了北京的“北大”和“北工大”,它们不也都活得好好的吗?

说到底,高校更名只是表象,内涵建设才是关键。

就像人不能光改个好听的名字,还得有真本事。

对于这些正在谋求发展的高校来说,最重要的是:

要建立起素质高的师资团队;持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重点培育更多高质量人才;给地方经济发展给予强有力支持……

这才是真正应该操心的事情,对不对?

展望未来,安徽的高等教育发展还需要:

政府层面:别光顾着合肥,其他地方也得照顾照顾。教育资源要均衡,发展要协调。

高校层面:与其纠结名字像不像,不如想想怎么办出特色。要明确定位,突出优势,走出自己的路。

社会层面: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偏见。高校发展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支持。

说真的,看到安徽各地都在积极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这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虽然过程中难免有争议,但只要方向对,前途就是光明的。

但明理人都明白: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未来。

最后,送给所有正在努力的安徽高校一句话:名字可以慢慢想,但发展不能等待。不妨多花些心思去思考“做什么”,而非纠结于“叫什么”。

毕竟,实力才是最好的名片!

这场关于名字的争论,或许很快就会平息。但安徽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才刚刚开始。

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些将要改名的学校,能不能在新起点上出发,写出它们自己的漂亮故事!

PS:

读到这里,不知大家对安徽高校的这场“改名风波”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讨论……

-end-
推荐阅读
本研倒挂?清华大学研究生开学,新生9926人,网友泪目:学位还值钱吗?
“一晚上被山东大学拒了78次!”保研学子深夜崩溃,网友:总比被“默拒”强
57岁“高考钉子户”梁实第28次高考,仍未过二本线,网友:放过自己吧,唐尚珺都开学了!
这个本科专业学生竟然集体逃离,一个不剩?这所“国字号”大学怎么了?
复旦大学实名通报“保研鸽王”,学生彻底怒了:学校“鸽”我们时,谁管了?
“我们仨,只是玩玩而已!”美女大学生政审失败,200块成一生污点!网友:活该!


辞言生涯
北大落选人,分享教育趣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