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南师范大学校的开学季,35岁的唐尚珺拖着行李箱,走进校园。
这一幕,注定要被载入这所学校最特别的历史之中。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滞,又似在“等待”着,这个“不合时宜”的大学新生。
经过16年的努力,这位“高考钉子户”,终于在35岁的这一年,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人生难免有遗憾,虽然没能圆了自己的“清华梦”,但以601分的高分进入信息工程专业,也令人艳羡。
随后,唐尚珺在校园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足以牵动大众的目光,家长与考生们掀起了一场关于梦想、年龄与偏见的大讨论。
追求梦想,到底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1、迟到的大学时光
开学报到那天,校园里充斥着18岁新生的欢声笑语。
在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中,唐尚珺显得格外突兀。
他站在报到处,手持录取通知书,脸上写满了不一样的沧桑。
那些年轻的面孔,让他想起自己第一次参加高考时的模样,恍如隔世。
很快,这种违和感,很快就在网络上传开了。
有人惊叹,有人调侃,更多的人在思考:35岁,真的适合重返校园吗?
这个问题背后,折射出的是大众对"标准人生轨迹"的固有认知。
2、来自学校和老师的特殊关照——床垫
事情的转折,从一张普通的床垫开始。
华师的老师出于关心,特意为唐尚珺购置了一张床垫,不仅包装喜庆,还特别大,让珺哥略感尴尬。
这个本应温暖的小细节,却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讨论狂欢。
有网友总结:这是对“大龄学生”的特殊关照,暗含着老师对其个人生活和心理状态的关心。
有网友调侃:老师这是提醒你要找女朋友……
有网友科普:广西人不喜欢睡床垫的……(这是真的吗?有没有广西小伙伴科普一下?)
还有人要给华南师范点赞!
面对纷纭的议论,唐尚珺始终保持着幽默和理性,对网友的评价做出回复。
这种处变不惊的态度,恰恰体现出他的成熟与智慧……
3、大学生活的挑战
讲真,年龄差距带来的不仅是生活习惯的不同,更是人生阅历的巨大鸿沟。
当室友们沉迷于最新的网络游戏以及潮流话题之时,他却更为习惯按部就班地作息,专心致志地学习,但唐尚珺并没有因此自我封闭。
相反,他努力地学习着年轻人的思维方式,试图搭建起一座跨越年龄的沟通桥梁。
加之对自媒体发展的敏锐捕捉,他与合伙人小凌创建“与珺搭档”账号,分享校园日常。
有人将他的经历写成了励志故事,有人对他的动机提出了质疑,更有甚者对他的未来做出了种种猜测。
面对这些声音,唐尚珺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规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在课堂上,唐尚珺展现出了与年龄相符的成熟与认真。他的笔记总是工整详实,提问永远切中要害。
这种求知态度,不仅赢得了老师的认可,也感染着周围的同学。
但学习并非他生活的全部,作为一个有着丰富阅历的“年长大学生”,他深切地明白应当在学习之余培养更多的兴趣与技能。
他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努力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多彩多姿了。
4、打破常规的人生选择
其实,所谓的“人生时刻表”本来就具有局限。
而唐尚珺不按常理出牌,无疑挑战了人们对教育和年龄的传统观念。
人生,并没有统一的时间表,每一个人都拥有权利,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向前迈进。
作家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的结尾,没有写君王将相,而是写了徐霞客。他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能按自己想要的方式,过一生。
面对社会的质疑,面对时间缓缓地流逝,面对未来那充满不确定性的局面,唐尚珺始终都一直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这种精神,正是现在的年轻人迫切需要的。
要知道:
(1)学习,不应该有年龄的界限;
(2)坚持梦想,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
(3)真实的自我,比外界认同更重要;
(4)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起点,而在于过程。
人生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
在这场长长的赛程里,最重要的不是你什么时候开始跑,而是你是不是还拥有着向前奔跑的那份勇气。
失败与挫折,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永不放弃的信念。
唐尚珺用16年的坚持,诠释了这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
人生的精彩,不在于快慢,而在于是否真实。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等我们回首往事时,会察觉到,在那吵闹的校园中,一位35岁的大学新生,靠着他的坚毅和胆量,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关于梦想的长久道理——只要你勇于去追寻,梦想永远都不嫌迟。
这不仅是唐尚珺的故事,更是每一个内心不愿平凡,而去努力追求梦想之人的缩影。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