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我想跟你聊一聊。”一次老师与学生的普通“约谈”,却让这位“网红学长”再次火爆全网……
16年高考,终于读上大学的他,又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教室里,唐尚珺对着电脑屏幕发呆。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如同天书,每一个符号都在挑战他的理解极限。
旁边的同学飞快敲击键盘,仿佛在弹奏交响乐,而他却像个初学者,在钢琴前犹豫着该碰哪个琴键。
“要不要转去法律专业呢?通过你的影响力,以后可以普法,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老师语气温和地建议,“我看你编程,学得很吃力……”
▼
“转专业,这不就是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吗?”有网友调侃道。
要知道,转专业,就意味着重新起步:每一次选择,都与你的未来紧密相连。
确实,信息工程专业,对于一个35岁的“大龄新生”来说,简直就像是让非洲土著去研究北极熊一样“不搭调”。
编程语言?
算法逻辑?
数据结构?
……
这哪是在学习,这简直是在折磨人!
课堂上,老师在讲“Python的面向对象特性”时,00后兴致勃勃地开始讨论。
而唐尚珺却皱着眉,仿佛在听外语演讲一样。
“我看他敲键盘的样子,就像是在玩打地鼠……”有同学悄悄透露。可不是嘛,当00后们"键字如飞"的时候,唐学长还在思考“这个变量该起什么名字”。
小组讨论时的场景,更是尴尬。
00后们叽叽喳喳讨论着最新的编程框架,时不时蹦出“微服务”、“云原生”等专业术语。而唐学长只能静静地坐在角落,就像一个“局外人”,只是偶尔附和上几句“嗯,对说得好”。
说真的,老师建议他转法律专业,这操作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16年高考是什么概念?
这得背多少知识点啊!
这样的记忆力,不去学法律真是可惜了!
“法律专业,最重要的不就是背嘛?”有法学生如是说,“我现在背得都想转行了,他倒是可以来试试……”
也有法学生不建议其转专业:看唐尚珺说要转法学,我只想说,兄弟,你太天真了!法律不是用来逃避数学的,而是另一个更需要严谨思维的战场。
▼
但是,唐尚珺犹豫了。
“不想转”简单的三个字,道出了多少无奈与坚持。
在直播间,唐尚珺坦言,考虑到已经投入的时间成本,还有想要当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重新开始学习新的专业,对他来说无异于一场豪赌。
课后,他常常一个人坐在图书馆的角落,翻看着厚重的专业书籍。遇到不懂的问题,但找比自己小那么多的同学请教,又觉得难为情。
“35岁开始学编程,等精通的时候,怕是都该退休了……”有程序员一针见血。
一位同学回忆道:“有次看见他在机房调试程序,一直调到半夜。屏幕上的bug,改了一个,接着又出现一个,不过他却始终没有放弃。”
这份执着,让人既心疼又敬佩。
有人说他固执:都这个年纪了,还死磕编程,何必呢?
也有人表示理解:人家好不容易选择了读大学,信息工程虽难,但也是热门专业,不想在半途而废,这是很正常的。
还有人表示羡慕:35岁还能上大学,而我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真羡慕他……
更有其人感叹:至少他仍在追寻梦想,而我们已然被生活所击败了。
面对种种质疑与建议,唐尚珺的坚持,令人感叹。
他常在直播间透露:我知道自己学得慢,但我相信只要肯花时间,总能学会……
这话听起来何其朴素,却饱含着一个“大龄新生”的全部心血。
老师也说:其实他很用功,只是这个专业,确实对他来说有点难。
努力本身的确值得珍视,不过适不适合,这一点更重要。
▼
生活,就像一场没有彩排的表演,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剧本。
唐学长的故事,与其说是一个关于专业选择的故事,不如说是一个关于人生选择的故事。
面对专业困境,有人选择改变,有人选择坚持。无论选择哪条路,都需要莫大的勇气。
要知道,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是通向成长的必经之路。
无论是继续在信息工程的“代码天地”中奋斗,还是转而去法律的“条文领域”探索,重要的是热爱生活,活在当下。
我想祝福这位“不愿轻易认输的老学长”,希望他能够在人生的这个课堂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答案。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不管选啥,都请相信,你跨出的每一步,全部算数!
因为,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不断选择中,实现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