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英可持续发展与脱碳专题研讨会分论坛三:经济和金融政策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北大经院国际会议

财富   2024-12-03 19:01   北京  

2024年11月2日,由北京大学和思克莱德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英可持续发展与脱碳专题研讨会(The 2nd Joint China-UK Expert Symposium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De-carbonisation)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召开。会议汇聚了中英两国学者,围绕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议题展开讨论,包括如何通过创新形式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脱碳电力系统、经济和金融政策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索可持续发展前景等。


11月2日上午,分论坛三开展了以“The Role of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Policies in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iews from China and the UK”为主题的讨论,由思克莱德大学副校长兼商学院院长David Hillier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李伦联合主持。


思克莱德大学商学院副院长Andrew Marshall教授作了题为“Current Research on Greening the Finance System”的演讲。他强调,绿色金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加,金融系统的绿色转型成为必要之举。Andrew Marshall指出,传统金融体系往往忽视环境风险,而绿色金融的出现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环境友好的项目和技术,推动经济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他的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绿色金融的主要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推动绿色金融方面的政策和成效。此外,Andrew Marshall通过案例研究,考察了一些成功实施绿色金融的金融机构,评估其在绿色投资和环境风险管理中的表现,以期找到有效的实践路径。研究表明,绿色金融的推广需要建立系统性的政策框架和市场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成功的绿色金融实践通常伴随着政府的积极引导、市场的灵活反应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他强调,绿色金融不仅仅是金融产品的简单替换,更是对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深刻变革,通过引导资本流向可持续项目,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Andrew Marshall发表演讲


思克莱德大学副校长兼商学院院长David Hillier教授以“Bridging Strategie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Lessons from China and the UK on Climate Policy and Economic Innovation”为题,汇报探讨了中英两国在气候政策和经济创新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他强调,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合作与学习是实现可持续未来的关键。尽管中英两国在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创新实践中,双方仍可以互相借鉴,以推动绿色经济的转型。David Hillier采用了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中英两国在气候政策和经济创新方面的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各自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他分析了相关政策文件、实施方案以及市场反应,结合定量数据和定性访谈,评估了不同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此外,David Hillier还关注了两国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以及公众参与方面的实践,以期发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策略。研究表明,中英两国在气候政策的设计和实施中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诸多挑战。研究结果显示,成功的气候政策不仅依赖于政府的主导作用,还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公众的广泛支持。他强调,创新是推动政策有效实施的核心驱动力,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转型,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的发展。


David Hillier发表演讲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施新政教授在演讲“China's Environment Policies”中回顾了中国环境政策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在快速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他指出,环境政策不仅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必要工具,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施新政采用了文献分析和政策评估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中国环境政策的主要文件与实施情况。他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及其执行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收集了关于政策实施的第一手数据,这种多维度的研究方法能够全面评估中国环境政策的有效性和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的环境政策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大气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然而,研究也指出,政策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不足、政策之间的协调性欠缺等。施新政强调,要实现更好的环境治理,必须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与地方执行的有效衔接,确保环境政策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施新政发表演讲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梁远宁助理教授以“China'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vidence from the Last 20 Years”为题,回顾了中国生态恢复政策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强调了生态恢复在应对环境退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过去20年间,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生态恢复措施,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她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数据分析、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综合国家和地方生态恢复项目的数据,评估了不同政策和项目的实施效果。此外,梁远宁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了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这种方法使得研究结果更具实证依据和实际参考价值。研究表明,过去20年中国的生态恢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包括森林覆盖率的提升、湿地恢复和沙漠化治理等。然而,研究也发现,一些地区的生态恢复措施面临资金不足、管理不善和地方政府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她强调,生态恢复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任务,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梁远宁发表演讲


相关阅读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第二届中英可持续发展与脱碳专题研讨会

供稿单位: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

供稿人:徐可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1902京师大学堂商学科 ·1912国立北京大学经济学门 ·1919经济学系 ·1985经济学院。学院以\x26quot;经世济民\x26quot;为己任,百余年历史,大师如林,贡献卓著。北大经院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国家决策部门的重要智库、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