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婺年味知多少?金华人过年的习俗清单!

政务   2025-01-25 07:04   浙江  





年关将至 春风送暖

银龙辞别迎金蛇 婺齐度新年乐

2025年春节已经在向我们招手啦


八婺过年习俗已提上日程

背后蕴含的年味

是绵延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醇厚滋味


一起来看看金华人过年的To-do-list吧!






办年货


穿梭于各个热闹的集市里,金华人们挑办采买过年的必需品。一挑一办,挑入的是喜气,装入的是福气。


无论是保暖新衣、家具电器、年宵花还是坚果糕点、生鲜佳肴,各式各样的年货在手里堆积,承载的是独一份的团圆和美。


囤足美好,便可静候新春。



胡肖飞/摄‍



晒年味


冬日的阳光像是一种“烹饪手法”,就着风和日丽,把食物交给暖阳和时光,五彩缤纷的新鲜果蔬和种类繁多的肉类,绘就独特的“晒冬”景观。

在婺城区塔石乡,农户们纷纷将腊肉、香肠、萝卜干、番薯干等美味搬出屋外晾晒。远远望去,整个村庄就像一个美食广场,晒出了浓浓的年味儿,也晒出了满满的幸福生活。



黄诗媛/摄



添新衣


添新衣是春节除旧迎新的重要习俗。新年换上新衣服,寓意着新年新气象,破旧立新。

穿上崭新的棉袄、裤子、鞋子,从里到外焕然一新,用全新而美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年。


图源@金华发布



大扫除


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屋子。”扫尘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是人们扫除旧晦气,迎接新喜气的重要方式。



图源@义乌发布



贴春联


红纸鲜艳活泼,墨水自在端庄,春联上红黑交错处的传来的墨香指引我们找到家的方向。


我们将春联张贴,辞旧迎新的同时也把爱意安放,享受年俗文化带来时空交织的浪漫。



汤伯纳/摄‍‍‍‍



烹年味


无论是醇厚风味的腊肉、软糯拉丝的年糕、饱满的红印馒头,还是大碗香气扑鼻的笋干扣肉、色彩丰富八宝菜和酥脆的炸响铃等佳肴,都是金华人记忆中最美好的年味。


滋味由手到口,从口入心。这年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谢年


谢年又称送年,是一项金华农村十分重要的年俗,多于年三十在宗祠、家中堂前进行。


人们在八仙桌上端放香炉、蜡烛用以拜谢以及猪头、馒头等各类食品作为福礼,感激过去一年上天给予的恩赐和好运,希望来年的生活越来越好。 



图源@浦江文旅



迎大蜡烛


“迎大蜡烛”兴于宋朝,繁荣于明朝万历年间,是流传于武义民间特别是南部山区一带的民俗活动,每年由“16个头”主持操办。16个头,即村中16岁以上的人,从长者往下轮流,负责全年庙会、祭拜活动的16个人。


每年正月初八,“16个头”分头去各家各户收蜡烛,正月初九开始浇制大蜡烛, 正月十三要裹粽、供佛、吃素、做戏,正月十四举行擎大蜡烛、做佛事、占卜等一系列活动,正月十五在宗庙守大蜡烛,正月十六解素开荤,公布下一轮“16个头”。各个活动联系紧密,既祈求了来年福祉,又凝聚了人心。 



图源@武义旅游‍‍‍



叠馒头


在婺城区雅畈镇芳田村,每年的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的南灶庙内,村民们忙碌着,他们将一笼笼馒头叠起,高高的馒头柱仿佛直冲云霄,又被称为“消灾馒头”。


这叠叠高的馒头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村民们对新一年平安吉祥的祈愿。这一习俗历经百年从未改变,它如同岁月的见证者,承载着婺城人民的年俗记忆。



图源@婺城区文化遗产中心



迎花树


金东区孝顺镇让河村,每年正月十一都会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迎花树”活动。这一天,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与喜庆的氛围之中。

村民们早早地聚集在一起,精心准备着各种花树。这些花树,或用彩纸剪成,或用绢花装饰,形态各异,色彩斑斓。


村民们在花树的海洋中抢花树,讨彩头,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好不热闹。



图源@金东区文化馆

‍‍‍‍‍‍


猪羊会


每年正月十六到正月十九,兰溪黄店镇白露山一带村庄以及云山街道檀树村有举办猪羊会的传统习俗。猪羊会又称迎猪羊,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既是纪念北宋名相赵鼎,也是为了祈求这一整年的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有猪有羊,诸事呈祥。


猪羊会一方面增强了村落中邻里的凝聚力和团结程度,另一方面也为人们了解兰溪传统年俗文化,传播和发扬风情民俗提供了一扇窗口。



图源@兰溪新闻 王萍/摄


迎花灯


东阳许宅村的许宅花灯闻名遐迩,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天顺至万历年间,迄今有500多年。表演时阵式变化多端,一条龙灯由上百桥的“桥灯”组成,迎灯人员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

而在每条板凳上,都有当地各个历史时期农耕文化的微缩动态人物,造型各不相同。两侧则是针刺无骨花灯,整个灯造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匠人高超的手工艺技巧与东阳农耕文化风貌的结合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图源@东阳发布



迎花烛


永康迎花烛的形式独特,由木制烛台与烛身构成。


花烛色彩鲜艳,烛身上插有彩旗,写有“国泰民安”“如意吉祥”等字样。由乡民组成一个表演队抬花烛巡游各村,以纪念乡人陈亮高中状元,同时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图源@永康人

‍‍‍‍


迎龙灯


浦江板凳龙竹木、玉帛花纸组成,木板为底,中点红烛。由一条条板凳连接而成的上百桥的板凳龙,由每家每户精心装扮,百余乡民合力让这条龙游起来。所到之处,灯笼高挂,烟花璀璨,鞭炮齐鸣,好不热闹。


壮丽古旧的龙头在人们合力的盘动下在黑夜里旋出灵动的红色,似乎穿越了时间,表达人们自古如一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顺意的期盼。





抬阁


抬阁又称迎会,通常选取古代著名戏剧中的精彩场面,同时配以调曲的演奏。以惊、险、奇、桥为特色,兼有动静的艺术美:动时戏曲绝妙流动,静时如杂技雕塑造型凌空。


抬阁是民俗艺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丰富了金华人民的文娱生活。




看完金华各地的年俗

是不是感觉春节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了?

希望大家都能过一个幸福满满的

“年味”年、“年俗”年

用暖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END  


编辑:丁家华
一审:陈   栋
二审:俞   婷
三审:张原原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我都喜欢!


金华文旅
“浙江之心,水墨金华”,金华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