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是影响癌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新型抗肿瘤疗法的应用,医患对癌痛的认知度随之提高,癌痛诊疗率也有所提高。今天,康迅网特邀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熊建萍教授,以“癌痛诊疗现状与进展”为话题展开分享,以飨读者。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熊建萍教授
现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癌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2022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达1996万例,预测到2050年将超过3500万例。癌症患者中疼痛总体发生率为44.5%,约31%的癌症患者经历过中重度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在21世纪,疼痛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疼痛学会认为是除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这四大生命体征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2018年,WHO发布了最新国际疾病分类——ICD-11,将慢性癌性疼痛新增为独立的疾病种类。随着新型抗肿瘤疗法的应用、医患癌痛认知度的提高和依据指南进行癌痛规范化诊疗的推广,使癌痛的患病率和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均有所下降。
我国癌痛诊疗事业起步较国际稍晚,在党和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卫生主管部门的推动下,中国癌痛诊疗取得了长足进步。20世纪90年代,卫生部多次举办癌痛诊疗业务骨干培训班,为全国培养了大量推动癌痛诊疗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11年卫生部牵头主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建设项目,显著提升了医疗工作者评估癌痛和提供合理镇痛处方药物的水平。虽然癌痛合理诊治取得显著进步,但疼痛控制率同患者止痛需求仍有差距。研究报告显示,我国41.3%~52.9%癌症患者报告对止痛药反应不足或疼痛管理不满意,门诊及居家癌痛患者镇痛治疗不足的情况尤为突出。2024年3月,中国国家麻醉品管制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用于疼痛治疗的阿片类药物,每百万居民的限定日剂量在全球排名第114位,亚洲排名第29位。这表明中国医用阿片类药物消耗量仍处于世界低水平。若要破除影响阿片类药物合理使用的障碍,就需要纠正“治癌不治痛、重生存轻质量、阿片成瘾”等错误观念,坚持“镇痛与抗癌同等重要”,充分保证临床药品的合理供应和使用。
进展
癌痛全程管理是规范化治疗的基础,应该贯穿癌症患者诊疗始终。在日常诊疗中,应该对癌症患者进行疼痛筛查,在此基础上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的原则进行癌痛评估。根据癌痛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应用恰当的治疗方案,及早、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目前广泛采用的是WHO倡导的镇痛基本原则:口服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和注意具体细节。2018版WHO镇痛原则中,取消了“按阶梯给药”的描述,以避免将按阶梯给药混淆为“爬阶梯给药”。对于首次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来说,若疼痛程度为重度,则应选择第三阶梯的药物,而不必从第一个台阶爬起。在癌痛管理中,合理应用阿片类药物是充分镇痛的基石。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人文的发展,癌痛诊疗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疼痛不仅仅是患者躯体疼痛,还包括心理、精神、社会等多维度的痛苦体验。解决其中某些方面的痛苦,也有助于减轻其他方面的痛苦,包括躯体疼痛,从而可能减少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整体疼痛”的概念逐渐被接受,癌痛治疗也从单纯“止痛”到惠及心身的“治痛”。目前,以药理学干预为主、非药理学干预为辅的整体治疗应运而生。医生、护士和药师一体化多方协同的诊疗模式在癌痛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癌痛的阶梯治疗中,根据疼痛治疗的效果,镇痛药的使用可以递减(降级),也可以递增;中度癌痛应更积极的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弱化二阶梯);对于阿片类药物不能充分控制的癌痛,新增了介入及微创技术(如硬膜外镇痛、神经阻滞等)作为四阶梯的治疗方案。与常规医疗相比,应用数字医疗技术的缓和医疗可以有效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症状并降低疼痛强度。此外,CN-PRO-Lung 2研究显示了电子化患者报告结局在症状管理模式在肺癌术后短期及长期症状控制与日常功能改善方面的优越性。
总结
参考文献
(下滑查看更多内容)
编辑丨冯熙雯
审核丨卢璐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