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其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长期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2024年的COPD相关指南共识在以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和完善了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管理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科学、更实用的指导。基于此,本文将对COPD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以飨读者。
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且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吸烟是导致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此外,长期暴露于职业粉尘、化学物质、空气污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以及室内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的烟雾等环境因素,也与CO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在COPD的发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1.症状评估
患者常出现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喘息和胸闷症状。
2.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其指标主要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比值。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0.70可确定为持续气流受限,从而诊断为COPD。此外,肺总量、残气量和功能残气量增高,肺活量减低,表明肺过度充气,也有助于COPD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3.胸部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也可出现肺气肿的影像学特征,如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膈肌低平、两肺透亮度增加等。胸部CT检查对于诊断COPD有一定的辅助价值,特别是对于鉴别诊断其他肺部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具有重要意义。高分辨率CT可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的细微结构,有助于发现早期的肺气肿和气道壁增厚等病变。
4.血气分析
对于病情较重或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血气分析可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潴留情况[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酸碱平衡状态。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常出现PaO2降低、PaCO2升高,可伴有或不伴有酸碱平衡失调。
(一)稳定期治疗
1.支气管扩张剂
支气管扩张剂是COPD稳定期治疗的核心药物,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气流受限,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支气管扩张剂可分为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短效制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长效制剂)、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等短效制剂、噻托溴铵等长效制剂)和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多索茶碱等)。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优于短效制剂,且使用更为方便,一般首选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支气管扩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支气管扩张效果。
2.吸入糖皮质激素(ICS)
ICS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减轻气道炎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风险。但长期使用ICS可能会增加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如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骨质疏松等。因此,ICS的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一般适用于FEV1<50%预计值且伴有反复急性加重的患者,或存在支气管哮喘-COPD重叠综合征的患者。在使用ICS时,应联合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ICS的剂量。
3.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
PDE-4抑制剂(如罗氟司特)是一种新型的口服药物,通过抑制PDE-4的活性,减少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PDE-4抑制剂可用于存在慢性支气管炎、重度至极重度COPD且既往有急性加重病史的患者,可作为支气管扩张剂和ICS治疗的补充。
4.氧疗
对于存在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家庭氧疗的指征为:(1)动脉血氧分压(PaO2)≤55 mmHg(1 mmHg=0.133 kPa)或血氧饱和度≤88%,有或没有高碳酸血症;(2)PaO255~60 mmHg或血氧饱和度<89%,伴有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或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氧疗时间一般建议每天>15 h,氧流量一般为1~2 L/min,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使PaO2维持在60~80 mmHg。
5.康复治疗
肺康复治疗是COPD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运动训练、呼吸肌训练、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运动训练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常见的运动训练方式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及呼吸操、太极拳等呼吸肌训练方法。营养支持对于维持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和全身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应鼓励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饮食。心理支持可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二)急性加重期治疗
1.支气管扩张剂
在急性加重期,应首选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雾化吸入,以快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反应,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频率,一般每20 min吸入1次,连续使用3次,然后根据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逐渐延长使用间隔时间。
2.糖皮质激素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气道炎症,缩短急性加重的病程,降低复发风险。一般推荐使用泼尼松龙30~40 mg/d,疗程为5~7 d。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但应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血糖升高、血压升高、骨质疏松等。
3.抗生素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有痰量增多及脓性痰等提示细菌感染的症状时,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可能的病原菌种类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轻度急性加重患者,可选用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对于中重度急性加重患者,尤其是伴有呼吸衰竭或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应选用静脉抗生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莫西沙星等。抗生素的疗程一般为5~10 d,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无创机械通气(NIV)
对于伴有呼吸性酸中毒(pH值<7.35)和/或PaCO2>45 mmHg的急性加重期患者,NIV可改善呼吸功能,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NIV的模式一般选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参数设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吸气压力一般为10~20 cmH2O(1 cmH2O=0.098 kPa),呼气压力一般为4~6 cmH2O,以保证患者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在合适的范围内,同时避免人机对抗。在使用NIV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呼吸困难症状是否缓解、血气分析指标是否改善等,若患者病情无好转或出现恶化,应及时改为有创机械通气。
5.有创机械通气
对于经NIV治疗无效、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呼吸频率>35次/min、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pH值<7.25)、严重的低氧血症(PaO2<40 mmHg)、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的患者,应及时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有创机械通气的模式和参数设置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呼吸力学特点以及血气分析结果等进行个体化调整,以保证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功能,同时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编辑丨杨坤
审核丨卢璐
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学术网站,了解更多学术信息。
往期回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