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州事件嫌犯之不死,来换取社会大反思是否可行?

文摘   2024-06-29 21:20   日本  

网上有一个律师发了一段文字,引起我的强烈共鸣。

他说,如果他可以成为这起苏州事件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他一定会提出一个建议:以不给犯罪嫌疑人周某判处死刑为代价,让他配合法学界、社会学界、心理学界和媒体界的权威人士,把他挥刀砍向外国妇孺的思想源流和心路历程完全真实地披露出来。

我认为这个建议极其妥帖和及时。

周某行凶,不仅伤害到了日本籍的母子俩,更造成了中国籍的胡友平女士的殒命,加上这起案件的恶劣程度,按照法律,他应该逃脱不了死刑的判决。

但仅仅把这起案子当作普通的刑事案件,依法将他判处死刑,那么,这起案件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将全部被淹没。

用律师的原话来讲:一杀了之可能会犯“杀人灭口”的错误。

如果说将吉林捅杀美国教师案件看成是“偶发事件”还算过得去,那这起苏州挥刀日本妇孺事件还被归为“偶发事件”就很难服众。

因为嫌犯是明显冲着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孩子去的,他不仅仅是基于报复社会而乱砍滥杀。

对杀人犯不实施死刑,在很多文明国家已经推行多年了。死刑不是目的,分析杀人犯的动机以警示社会,从而降低犯罪率才更具终极意义。

针对这起案件,因为牵涉到外国人,嫌犯杀外国人、尤其是杀日本人的根源在哪里?获取这一成因的标本意义,远超一颗子弹结束罪犯的生命重要得多。

据相关信息披露,周某是一个52岁的男子,从外地来到苏州,时间也并不长。除了这些信息,似乎再也找不到更多有关他的信息。

那么首先,他是什么原因选择来到苏州,在苏州呆的这段时间是怎样一个经历,怎么就萌生了要去持刀杀人的念头,是否从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日本人,并最后落到日本孩子头上?

他实施犯罪的过程是否经过精心谋划?他是否踩过点,是否准确把握日本校车的到达时间?

他来自哪里?他有一个怎样的家庭?他这一辈子走过一条怎样的路?受过多少教育?他对中国、外国,包括日本了解多少?

他对日本和日本人的印象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教育平台或媒体平台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了作用?有没有具体的某个人、某些人或某类人对这种印象的形成产生过重要作用?

在他的身边,他这种思想的产生仅仅是局限于他个人呢,还是囊括了很多人?他这种思想从萌芽到形成,到成为执念,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时间沉淀?

他分得清妇女儿童是更要受到保护的群体吗?他知道只要是平民,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都应该一视同仁得到保护吗?

他分得清侵略历史和现实世界吗?他认为他的行为是代表正义吗?他认为他的行为是在为国争光吗?

有了这些信息,法学界、社会学界、心理学界和媒体界的权威人士就可以进行深入剖析了。

苏州事件的周某仅仅是个案吗?他代表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跟当下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有着怎样的联系?

以周某为代表的社会群体是在怎样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否跟极端民族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如果说在我们的土地上存在着民族主义,或者说民粹主义,这是怎样一个形成过程?它的存在是必须的吗?还是需要全社会来反思?

抗日神剧、泛滥的自媒体和战狼外交,是不是到了该调整或拨乱反正的时候?以邻为伴、与邻为善是否需要重提?

一国国民应该呈现出怎样的整体风貌才是正常的?人性、和平、发展、文明,这些美好的词汇,是否有着世界通行的内涵?

前述律师认为,以周某的不死,来换取一个反思时刻,将会使这起事件载入史册。他说,这“不是简单的偶发案例,它警示了某种鲜明的社会病灶,一杀了之过于简单,是主动放弃剖析、反思这种社会病症的机会,某种程度上乃至是掩盖问题源头的做法。”

他认为,针对这起案件的一系列问题,不仅涉及本案基本事实,也关乎历史和未来。

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审判来查清事实、明晰是非固然重要,经由通畅的媒体报道、舆论辨析,乃至法理、社会、历史、政治、教育等等多维度的研究探寻,来找病根、求解药才是根本。

半生东渡
半生东渡,心智重启,掰看人性,揉碎自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