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对中国的民间做一份抽样调查,问“哪个国家在你的心目当中形象最差”,大概率那一定非日本莫属。
如果你再问,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哪个国家对中国的援助最多,人们的选择也许会五花八门,但大概率很多人不会选择日本。
可是,一个事实是,日本,这个昔日的侵略者,是我们最大的援助国,的的确确。
从1979年到2022年,日本向中国提供了高达3.66万亿日元的援助。
这个数字在今天看起来并不惊悚,因为一个许家印就可以让他的企业亏损2万亿元,日本的这点援助还不够亏的。
但如果我告诉你,日本的援助占到了中国改革开放接受的全部援助的66.9%,也就是说,中国是日本最大的受援国,你是否会有点突感意外?
我再告诉你,在1979年,当世界银行等贷款国际组织对刚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中国持不信任态度时,是日本第一个站出来援助中国,你是否多少对它有了一些敬意?
也许有人会说,这算什么,这是日本对中国的战争补偿。
话是这么说,可战争赔偿是中国主动放弃了的,你总不能回过头来又以这个理由去将别人的军吧?
2.
中国改革开放蓝图的设计,跟一个人的日本之行分不开。这个人就是邓小平。
1978年,邓小平坐上了日本新干线。这趟时速210公里的列车之旅,让他说出这样一番话:
"日本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现代化,中国还很落后,我们要向日本这样工业发达的国家好好学习。"
那时的中国,外汇储备仅20亿美元,贸易赤字达到129亿美元。而日本,占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已达十年之久,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从"一穷二白"到"三步走"战略,中国就是参考日本的发展模式制定出来的。
说到日本的主动援助,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曾对他的女婿森田一说:
“日本向中国提供 ODA 是为了补偿战争。日本提供经济援助,以换取中国放弃追索战争赔款。总有一天,中国会超越日本,成为经济超级大国,这将使日中外交变得困难得多。日本必须为此做好准备,这就是我们现在需要提供援助的原因。”
所谓“ODA”,就是“政府开发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是日本政府为中国发展提供援助。
这场始于1979年的援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加速器。
3.
如果说日本的援助是一道菜,那么它绝不是简单的大锅炖。这道菜有三种主要配料:日元贷款、无偿援助和技术合作。每种配料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共同构成了这道复杂而丰富的援助大餐。
先说日元贷款,这是主菜中的主菜。它是一个低息、长期的过程,让当时饥肠辘辘的中国甘之如饴。
从1979年到2007年,日本向中国提供的日元贷款累计达3.3万亿日元。这些钱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就像给中国这个巨人打造了一副强健的骨骼。
然后是无偿援助,有如饭后甜点。日本累计向中国提供的无偿援助总额达1576亿日元。这些钱主要用于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
最后是技术合作,类似厨师的秘诀。日本向中国派遣了大量专家,从机场到医院,从工厂到学校,日本专家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先进技术,还有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这些无形的"配料",或许比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援助更有价值。
这三种形式的援助,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套餐。日元贷款解决了资金问题,无偿援助改善了民生,技术合作则填补了知识和经验的空白。它们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再来说几个典型项目。
可以这样概括,从天上到地下,从空中到地面,日本的援助无处不在。
先说天空之门。
北京首都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这两个中国通往世界的巨大窗口,背后都有日本援助的影子。日本用300亿日元的贷款,帮助中国打造了这两个现代化空港。
原本年客流量300万的北京机场,一下子膨胀到2600万;上海浦东机场则达到2000万。
首都国际机场于1990年代建成
再看地下之龙。
北京地铁2号线,这条穿梭于首都地下的钢铁巨龙,也是日本援助的杰作。日本的1093亿日元贷款,让北京地铁的日均客流从6万蹿升到11万。
然后是生命之光。
中日友好医院,这座矗立在北京的现代化医疗堡垒,是日本无偿援助的代表作。165亿日元的投入,不仅建起了一座医院,更培养了一批中国医疗精英。
概括一下吧:3.66万亿日元,总共援建了367个项目。
这不是某个魔术师的账户余额,而是日本对华援助的总账单。
从能源到交通,从农业到环保,日本援助的魔法触及了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
还有看不见的部分。技术转移与管理经验,这才是真正的"深水炸弹"。
日本专家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撒遍中国大地。从工厂车间到医院病房,从建筑工地到环保项目,日本的"知识基因"悄然植入中国的发展血脉。
这就像给中国这台巨大机器装上了一个看不见的操作系统,让整个国家运转得更加高效。
4.
2010年,一个象征性的时刻到来了:中国的GDP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的援助,助推中国只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就把原本属于前者的老二位置给夺了过来,这恰好印证了当初大平正芳的预言。
我援助你,然后让你抢我的位置,从客观上来说,够可以吧?
然而,这里有一个现象: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对这些援助一无所知?
是因为中国不愿过多宣传这些援助,担心影响民族自尊心?是因为日本人做事太过低调,不喜欢张扬?还是因为这些援助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以至于我们习以为常?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种"集体失忆"现象,恰恰反映了援助的深远影响。它已经不再是外来的、异质的东西,而是成为了中国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像一个人吃了长生不老药,却忘记了自己曾经吃过这种药?
2018年,安倍晋三访华,宣布日本对华ODA正式结束。这就像一场持续40年的长跑终于到达了终点。安倍说:"如今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ODA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这话听起来像是赞美,却又带着一丝无奈。
这种无奈恰恰反映了中日关系的复杂性。一方面,中国的崛起确实让援助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另一方面,中日关系的复杂化也让援助变得越来越尴尬。
那么,援助终结后,中日关系何去何从?这就像一对老夫妻突然失去了共同的兴趣爱好,不得不重新审视彼此的关系。
安倍提出了"新时代"的中日关系,但这个"新时代"究竟是什么样子,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援助的终结,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历史从不会停止,它只会以新的形式继续前进。
中日两国,这对纠缠了数千年的邻居,如何在没有援助这个"润滑剂"的情况下相处,将是一个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话题。
而如何让两国民众更全面地了解这段援助历史,或许是构建新型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
值此苏州发生伤害日本籍妇幼的事件,中国女子胡友平挺身而出,以命相救之际,心绪难平,特写作此文,以引思考。
我们究竟该托举起怎样的中日关系,才会不负历史,不亏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