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又又又出现新护眼神器了。
虽然你们可能是这几天才知道的,但我知道它,其实有段时间了。不瞒大家说,我在护眼领域的“内参”,已经考察过了。
想知道结论么?
1
结论你们都知道了呀!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我不推荐就是我的答案😎
不过请注意,这次稍有不同。
千!万!别!误!会!
这个微小的转折,丝毫不意味着我会推荐它。我对这个新产品,言语上保持克制的理由只有一个——它刚刚上市。
(后面会有比较详细的分析)
如果上来就给扣个智商税的帽子,未免太过武断,也从来都不是我的风格。
考虑到一些读者阅读时经常走马观花,这句话的一些隐含意思,我似乎需要明示一下。
上面那段话的隐含意思是说:我把某项产品定义为智商税,是非常谨慎的。所以——之前我给出定论的,那就是妥妥滴智商税
2
这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我认定为“智商税”的东西,从专业的角度看,有四个突出特点:
第一,它加了离焦功能。
之前我给大家转载过罗大夫的文章,“离焦镜对近视防控有效”,基本已经成为共识。
所以,理论上看,这个新出来的望远设备,因为添加了离焦功能,使得它成为有效近视防控设备的可能性大增。
抱歉,上面这句话又有需要明确的隐含意思。
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某个孩子用了这个设备,近视趋势真的防控住了,在归因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个点,搞不好还是主要因素。
因为这是已知的结论。
我再举个额外的例子。
之前有医生给孩子制定近视防控方案,比如OK镜,但OK镜的效果,其实跟医生的水平息息相关。然后某些医生就是既让孩子戴OK镜,同时让孩子用低阿。
这么做的原因在于,他担心家长给孩子花那么多钱买OK镜,没有效果,所以用这种方式“辅佐”——这样可以多卖一些OK镜嘛!
好了,回归这个新神器。
有人可能会问,那这个新设备,和戴离焦镜有啥区别呢?
区别在于:离焦眼镜,没有强制性,孩子可能不想戴就不戴了,但有了这个较大型设备,孩子就会被固定在这个使用场景。
再说细点。
如果孩子之前没戴过离焦眼镜,用了这个之后,可能会有效果(至少晚上用眼这块儿有了保证),但从目前情况看,还不好判定,这个设备能不能达到离焦镜的水平。
如果孩子之前就一直戴离焦镜的,那这方面的效果,就很难说。
3
第二个特点,它优化了望远成像相关功能。
一方面,这个团队确实有一些关键技术。
程教授本人还是蛮厉害的,这和某些没啥技术、为了赚快钱、包装产品忽悠老百姓的公司,有本质不同。
另一方面,产品迭代的后发优势。毕竟,已经有那么多的前车之鉴了。
其实望远成像这个事儿,从理论角度一直不是多难,相关专利都很多很多年了,只不过从专利落地为具体产品,会有很多很多的bug。
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个设备在这方面,同比还是有进步的。
4
第三个特点,其实也是非常难得的一点,这个新设备定价还不算太离谱。
这又和那些利用家长的护眼焦虑、以割韭菜方式做生意的人,有本质区别。
读到这儿,我估计有很多读者该坐不住了!
“哎呀,他胖舅,都这么多优点了,快点上链接吧!”
我拜托你保持冷静,因为话还没说完。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优点,但这个设备目前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
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
据了解,这个设备有在做临床监测,但时间太短,可能还不到三个月。
咱就是说,总得有一定的成功样本量,才好意思说效果吧?否则,不就是闭眼瞎吹吗?
我的“内参”是这么说的:
对了,还有一点。
这个新机器,只能看书写字,接入不了视频,所以上网课,还是不行。
5
同为家长,我非常理解各位对于近视防控的迫切心情,尤其是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新设备,你方唱罢我登场,真的很难保持心态良好、如如不动。
但是,如果每出一个,我都扒一下,说实话也怕你们看腻了,所以给大家提三个建议,也算授之以渔。
1.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不错,花个万八千的,不是多大的事,那这些“非入眼”类设备,实在想给孩子用,就用。
效果嘛,别预期太高,反正没有效果也不心疼。
2.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一般,那只有一种情况值得买单——免费试用!
举个例子。
我朋友前几天刚参加了一个牙科方面的试用活动,不但自己不用花钱,每次去还有200块钱补贴。
这类设备,如果做临床试验,通常都需要大量对比数据和“小白鼠”。
这类不入眼的设备,风险整体可控,但花钱当小白鼠,还是要想想。
那如果不花钱呢?当一当,或许也没啥不行。
3.只有一种情况可以闭眼下单,已经纳入了官方治疗方案。
最后,再提醒大家两个事儿。
第一,有些卖货的,先推荐A神器,天花乱坠,完美无缺,然后又推荐B神器,说它可以弥补A神器的什么什么不足。现在C神器出来了,好家伙,A和B又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了。这种把人气笑了的水平,让我都懒得扒了。
第二,这类产品,最大的智商税,其实是广告费,以及不负责任地宣传——
无论是谁,如果在卖护眼神器时,胆敢说用了它,就可以实现“用眼自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我相信,他们迟早会遭报应!
欢迎分享,点亮在看,防止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