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都水利枢纽、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建设等情况时指出:“南水北调,我很关心。这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党和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就是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剂,促进南北方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者们一次次破冰试水,一次次在思想上、实践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向世界展示了敢闯敢试、筑梦前行的争先创新精神。
江都水利枢纽,地处江苏省扬州市境内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水道尾闾芒稻河的交汇处,南濒长江、北连淮河,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管理的大型电力水利排灌工程,亚洲规模最大的泵站枢纽,还是伟大治淮工程的重要节点、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堪称全国治水的典范。枢纽区内四面环水,站闸相连,绿荫覆盖,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似一幅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美丽画卷,被誉为“江淮明珠”。 江都水利枢纽具有灌溉、防洪、排涝、引水、航运、发电以及提供城乡工业、生活用水,为江苏沿海冲淤保港、改良盐碱地、提供淡水资源等综合功能。特别是江都水利枢纽既能自流排灌,又能电力扬水排灌。遇旱时,能把长江水抽引到大运河的自流灌区,灌溉360多万亩的农田;受涝时,可把里下河地区的渍水排入长江,大大减轻了江淮大地的内涝、干旱等灾害。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于1961年12月开工兴建,第一抽水机站在1963年4月胜利建成,接着又兴建了二、三、四站及其配套工程,历时16年,于1977年告竣。 “三年困难”时期,江都县委县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克服困难,为枢纽建设提供积极支持和无私援助,尤其是在大规模的征地拆迁工作中,顾全大局,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工程建设除利用国有土地万余亩外,还征用集体土地2595亩,耗资约250万元。 江都水利枢纽自1963年运行以来不辱使命,把浩浩长江水引流北上,送进华北和胶东百姓的居所厨房,滋润了数十座大中城市,修复了北方的自然生态,惠泽约1.2亿百姓。时下,苏北里下河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然而,在江都水利枢纽建成以前,该地区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地势低洼,呈锅底状,加之淮河、京杭大运河(苏北段)纵横交汇,河湖港汊密布,是个易涝的地方,百姓饱受灾害之苦。在近现代,苏北里下河地区受灾范围最广、灾情最严重、最令人难忘的一次大灾害,莫过于1931年夏发生的江淮大水灾。 1931年六七月间,淮河流域连续遭遇3次大暴雨,导致高邮湖、大运河水暴涨。由于没有拦洪蓄水的控制工程,肆虐的洪水冲垮了里运河堤防,使里下河地区尽成泽国,千万亩农田绝收,大批灾民流离失所,洪泽湖、高宝湖涨满,里运河决口27处,高邮、淮安等10余县一片汪洋,给江淮大地造成了彻底的毁灭性破坏。据《运河专刊》记载,里下河地区有1320万亩农田颗粒无收,倒塌房屋213万间,物产损失达2亿元以上,受灾民众约58万户350万人,被淹死的有1.93万人,另有140多万人逃难外流,其中不少人逃难到上海,后定居上海。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虽然也对淮河进行过局部治理,但都无济于事。真正下决心根治淮河水患,确保里下河安澜、百姓安康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 1951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题词。这充分表明了新中国治理好淮河、根治淮河水患的坚强决心。当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生产力并不发达,既没有国外专家援助,也没有水利枢纽工程样板参考。但是中国人民是不会被眼前的暂时困难所吓倒的,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经过7年酝酿和筹备,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终于在1961年12月开挖了第一锹土。江都县干部群众历经17年艰苦奋战,面对自然灾害、经济困难等各种考验,终于使江都水利枢纽平地而起。 江都水利枢纽建成后,里下河地区这个大粮仓才得以旱涝保收,连年丰收。1970年秋天水稻成熟前,里下河地区连续降雨40多天,抽水机站抽排渍水9.07亿立方米,及时解除了该地区360多万亩稻田的内涝。其中受涝比较严重的江都、高邮、兴化、泰县、泰州市,粮食总产量比上一年增长14%以上。 1971年初夏,里下河地区连续50多天没有降雨,出现严重的旱情,影响了大面积的水稻栽插。抽水机站及时抽引江水6.23亿立方米,通过大运河送到江都、兴化、高邮、宝应、淮安等县,保证了水稻的适时栽插。这一年在干旱的情况下,里下河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获得了好收成,粮食总产量比上一年增长6%。 1991年百年未遇的大涝中,江都水利枢纽4个站共倒排洪水达27亿立方米,有效地缓解了苏北的灾情,避免了1931年水漫泽国、饿殍遍野的历史悲剧重演,江淮大地百万水乡人民由衷地发出“一个甲子两重天”的感慨。
2013年底,江都水利枢纽北上的长江水有了一个“新身份”——南水北调东线水。在扬州三江营银杏大道不远处刻有“源头”字样的石碑提醒着往来的人们:这里,便是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 江都水利枢纽,原为江苏省“引江济淮,江水北调”工程的渠首工程。江苏引江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开挖的邗沟,即引江水向北通航至淮安末口入淮。唐宋时期,在邗沟上兴建各种堰、埭、坝、闸等设施,实行渠化通航,旱时利用扬州五塘蓄水济运,水枯时则自大江中车水济运。黄河夺淮后,淮河入海尾闾被占,河床淤高,里运河承担部分洪水入江,引江历史就此终结。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如今,这一世界规模最大的引江调水工程,已在中国版图上勾画出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格局,从而改变了华北、山东地区百姓长期缺水和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状况。 1958年,江苏进行“引江济淮,江水北调”规划,与国家“南水北调”(东线)规划紧密结合。规划引江分两路:一路由南官河自流引江入里下河地区;一路建抽水站由廖家沟抽水入高宝湖北送,引长江、连淮河、穿湖泊,一路北上。 1960年1月,国务院批准兴办苏北引江工程,新建5万千瓦电力抽水站,上半年先完成2.5万千瓦。1963年1月,国务院批准江都站装机规模第一步按抽排里下河地区涝水250立方米/秒,近期抽引江水灌溉限于250立方米/秒。 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出炉,“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落地。这年12月27日,国务院全面启动东中西“三路”调水,自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大的南水北调工程拉开大幕。 将长江水调到黄河,有30多米的高差。当调到山东微山湖地区时,就有28米左右的落差,相当于9层楼的高度,其难度可想而知。于是,江都水利枢纽作为国家南水北调的龙头,又进行了一系列扩建。 2013年8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过全线通水验收,工程具备通水条件。从扬州市境内的长江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后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分水两路,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另一路向山东胶东地区供水,输水主干线全长1156公里。一期工程于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除防汛排涝期间,江都水利枢纽全天候满负荷向北输水,年调水规模约150亿立方米。从江都抽水站开始,13个泵站逐级调水,穿越黄河河底隧道,让浩浩长江水沿着江都城区的高水河,以每天数亿立方米的流量汩汩北上,最终攀越十几层楼的高度,一路送达天津和山东半岛。 邻近山东的连云港是江苏省的重要港口,过去一直缺少淡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曾用汽车、火车从外地装运淡水,供给海轮和城镇居民使用,尽管花费很大,还是不能满足需求。自1977年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以15立方米/秒的流量向连云港送水,基本满足沿途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用水。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兴建,除了使北上的沿途城市获利外,江都当地也因此得益。江都沿运灌区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第一个大型自流灌区,依托京杭大运河,15万亩农田灌溉得到有效保障。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看“量”,更要重“质”。国家通过科学调剂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上“北缺南丰”的问题,全力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平稳、水质稳定达标,确保了“一泓清水北上”。 三江营既是淮河入江和江淮生态大走廊的核心区,又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为保障“一泓清水北上”,扬州市着力开展输水廊道生态保护涵养工作,在调水源头区域划定340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推进生态湿地恢复、林网建设,有效服务了南水北调工程,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生态福利。 与此同时,扬州水文分局在调水主干线(南起江都、北至宝应)设置了8个监测站点,按照国家《水环境监测规范》,长年对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等22项水质指标以及输水量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往北输送的每一滴水都是清的。 目前,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为基础的二期工程正在加紧规划,二期工程预计将供水范围线路进一步延长扩大到京津冀和雄安新区,新增供水量将达59亿立方米。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气势磅礴,综合效益显著,生态环境优美,风景映象如画。阳春三月,步入其间,真有“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美感。江都水利枢纽以其特有的英姿,吸引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前来参观,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领袖。 在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中,江都水利枢纽始终注重把握水脉,紧紧依托区内优势,持续打造生态文化园等水景观;始终坚持融合江淮文化、运河文化、抗灾文化、扬州地域文化,保持建筑历史特征和时代特色;始终贯穿生态文明理念,通过水域空间营造、水工建筑表达、文化体验设计,展现水利工程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历史印记与当代文化交相辉映。 一泓清水北上,为有源头江都。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凝聚了水利人的智慧,实现了江淮互济、南水北调、百姓安居的梦想,见证了中华民族科学治水的世纪创举,可谓功勋卓著,厚泽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