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劲光与伟人的革命情谊

政务   2024-11-20 17:52   河北  

  开国大将萧劲光,在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历尽艰辛,百折不挠,勇于开拓,鞠躬尽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人民海军的创建和发展壮大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与毛泽东主席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友谊,见证了一对相识相知数十年的革命战友的真挚情感。


走出三湘寻求真理


  萧劲光(1903—1989),本名萧玉成,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赵洲港一个贫苦的小手工业者家庭。1917年夏,他考入长沙市长郡中学第二十五班读书。1919年,这个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年份,同样是萧劲光人生的拐点。当时,湖南的街面上流传着一种名叫《湘江评论》的报纸,曾被李大钊誉为当时“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报刊之一”。而它的主编就是毛泽东!一个偶然的机会,萧劲光接触到了《湘江评论》。作为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他马上就被上面充满革命热情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自此,他知道了毛泽东的名字,也开始逐渐明白什么叫作“革命”!在此后的读书期间,萧劲光开始大量阅读毛泽东写的文章和编辑的进步刊物等,初步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洗礼。
  1920年9月,萧劲光得知毛泽东等人正在长沙筹备成立“以研究关于俄罗斯之一切事情为主旨”的“俄罗斯研究会”的消息后,毅然放弃长郡中学的毕业文凭,通过船山中学校长的关系,申请加入并得到批准。没过多久,俄罗斯研究会准备选派6名青年赴俄国勤工俭学,由于萧劲光学习能力强,又对革命有基本的理解,顺利地通过了筛选。在去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俄文专修馆”(对外称“外国语学社”)学习俄语并接受革命教育后,他将名字由萧玉成改为“萧劲光”。同年12月,萧劲光与刘少奇、任弼时等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萧劲光后来回忆:“我们的学习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到俄国去,学习革命道理,回来搞革命,改变落后黑暗的旧中国。”
  从1921年起,外国语学社选派几十名学员分批前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东方大学)专设的中国班学习。这些学员毕业后大多回国,成长为中共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如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萧劲光、蒋光慈、彭述之、任作民、王一飞、傅大庆、李启汉、汪寿华等。1922年底,萧劲光由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是联共(布)党员。在东方大学期间,他表达了从事军事工作的愿望,遂被选送去苏联红军学校学习近一年。1924年春夏之交,萧劲光按照党组织的安排提前离校回国工作。
  1925年秋,萧劲光接到党组织的通知,在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下做党的工作。是年,广东革命政府将所属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6个军,22岁的萧劲光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没当过一天兵的他直接被授予中将军衔。晚年时,萧劲光曾戏言:“当了一辈子兵,军衔只升了两级。”第六师上上下下对萧劲光这个娃娃党代表的到来既惊奇又怀疑,但萧劲光很快就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政治部,配齐各级党代表,并制定出3项制度:一是每天早晨队前背诵“总理遗嘱”;二是每3天举行一次党小组会;三是每周举行一次“总理纪念周会”。他利用每周的“总理纪念周会”,把苏联社会主义的现实,工农兵联合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等新名词、新鲜事讲得绘声绘色,让官兵们大开眼界。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第六师官兵的思想观念、行为作风就有了不小改变。
  1926年6月,第六师参加北伐,萧劲光抓住一切时机强化纪律教育。在北伐军进军江西、闽北、江浙及鄂西的诸战役中,该师将“不怕死、不扰民”的口号制成臂章戴在士兵手臂上,所到之处令行禁止,因而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同时,萧劲光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带领各级政工人员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广大官兵深刻理解了北伐的意义和身上肩负的责任,在战斗中不怕牺牲,英勇杀敌,六师由此成为北伐军中的一支劲旅。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意识到掌握武装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培养军事人才。萧劲光受组织派遣来到了十月革命的策源地——列宁格勒,进入专门培养高级军政指挥人员的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深造。1930年夏,萧劲光毕业回国赴中央苏区工作,很快就在激烈的军事斗争中崭露头角。后来,毛泽东称萧劲光为“全军第一个科班出身的学军事的军事家”。

肩负使命改造红五军团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萧劲光参加了这次会议,两人时隔多年后再次见。其间,大会委托萧劲光起草一个关于红军教育管理的决议案提交讨论。当时,毛泽东亲自参加了这个决议案的讨论。此时28岁的萧劲光正值年轻气盛,在发言中言必称苏联如何……对中央苏区红军建设也提了许多自己的看法。他讲得很快,嗓门儿也很大。毛泽东一边听,一边笑着对萧劲光说:“喝口水,坐下来慢慢讲。”这句话提醒了萧劲光,他突然意识到在领导面前,自己不够谦虚。虽然自己在苏联留过学,但缺乏实战经验,因而自己的一些意见并不一定适合红军目前的情况。直到很久之后,萧劲光对这件事还是念念不忘。
  萧劲光的发言也让毛泽东意识到了,萧劲光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学生,而是已经成长为一位有胆识的红军将领,遂决定安排他担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红校)的校长。
  时隔不久,驻守江西赣州宁都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举行起义,加入了红军。随后,根据中央军委决定,该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时任江西省委书记李富春找到毛泽东,征求改编起义队伍的意见。毛泽东提出这件事情很重要,应该派得力的人去。为教育和改造好这支部队,中央军委任命萧劲光为红5军团政委。
  这是一个很突然的任命,也让萧劲光非常激动。他虽然舍不得红校的工作,但更明白到红5军团工作的重要意义。他担心的是,自己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到刚起义的部队应该如何开展工作呢?要注意哪些问题?为此,萧劲光来到毛泽东的住处进行请教。他们谈了很长的时间,从革命形势谈到了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从红5军团的工作谈到了改造起义部队的方针、政策等。最后,毛泽东将两句话送给了萧劲光:“要处理好团结、教育与改造的关系;要按照古田会议的决议办事。”毛泽东的话让萧劲光一扫迷茫,顿时胸有成竹,直到几十年后,他对毛泽东的这些话还是牢记在心。
  萧劲光一到红5军团就同起义部队团以上干部谈话。经过调查,他了解到,这些军官中的大部分人在起义前并不知道要当红军,多数人都在等待观望,思想状况比较复杂。萧劲光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中特别注意团结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及其他上层军官。赵博生在起义前已是共产党员,董振堂在起义后不久入了党。他们两人一直表现很好,积极配合我党做部队的工作,起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还团结了一批进步军官,成为教育部队的中坚力量。
  萧劲光还对部队进行了民主改造,彻底废除旧军队的封建军阀制度,实行政治、军事、经济三大民主,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按照红军的传统,萧劲光在连以上单位成立士兵委员会,让士兵们自己研究决定部分日常事务;在部队废除打骂、体罚士兵的制度,实行官兵平等;士兵有权批评监督干部。各连队还建立了经济委员会,定期公布账目;军官随意克扣兵饷的现象被禁止,大家发一样的伙食尾子。这些做法在士兵中引起很大反响。萧劲光还在士兵中进行阶级教育,开展“忆比活动”,从回忆对比红军与国民党军有哪些不同入手,启发士兵的阶级觉悟。此举效果很好,士兵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聂荣臻在视察过这支部队后,感慨地说道:“红5军团开始‘红’了!”这无疑是对萧劲光等政工干部工作的高度认可!

  经过几个月的团结、教育工作,红5军团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我党领导下的一支颇具战斗力的革命武装。此后,萧劲光一直主持这支劲旅的政治工作,并率部参加了赣州、水口战役,后北上开辟建宁、黎川、泰宁根据地。无论是在反“围剿”斗争中,还是在漫漫长征路上,红5军团都是敢打敢冲,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书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保卫党中央安全的兵团司令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的新形势,要求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必须适时制定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当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西省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萧劲光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提出的“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作出了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决策。
  对于毛泽东的意见,萧劲光完全赞同。他还提出,陕甘宁根据地是我军在出征抗日之后的唯一依托,有可能成为敌人进攻的目标,而且离华北前线也不是太远,因此有必要留下一支部队;这里的群众基础非常好,以此为依托,我党在西北立足是完全有可能的。萧劲光的发言有理有据,不仅更具体地解释了毛泽东的意见,又发挥了自己的看法,很有说服力,最终大家都同意将党中央继续留在延安。根据毛泽东的建议,萧劲光被任命为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不久,后方留守处对内改称为留守兵团,仍由萧劲光担任司令。
  留守兵团初建时,有9000余人,部队的军政素质和战斗力都比较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萧劲光把这些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指示说:“要把这支来自各方面的部队建成一支具有很强战斗力,打不烂、拖不垮的正规兵团,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团结。”在留守兵团动员大会上,毛泽东诙谐地对萧劲光说:“蒋介石给你个主任,我给你个司令员,叫起来也好气派些!”“我在延安就是靠萧劲光吃饭,靠留守兵团吃饭。”听到这句话,大家都笑了,但萧劲光的心里却颇感沉重。他知道这是毛泽东对自己的信任,决心一定要对得起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重托。接着,萧劲光便挥笔写下了“任务重于生命”这6个大字,作为自己和留守兵团指战员行动的准则。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萧劲光率领留守兵团出色地完成了陕甘宁边区的剿匪任务,稳定了边区秩序;还曾大胆采用迂回战术,灵活利用自然条件和野战工事,在兄弟部队的默契配合下,多次打败日军的进攻,固守了千里河防。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萧劲光还负责处理了陕甘宁边区反“摩擦”斗争中的许多尖锐复杂的问题。他多次做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的工作,有效地争取了中间势力。为解决“晋西事变”,他与阎锡山谈判,促成了和平协定的缔结。为了粉碎国民党对边区的封锁,他响应中央号召,领导部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他还重视研究军事理论,致力于军队正规化建设,在留守兵团倡导了把战术和技术分开的军事训练方法,开办了各种军政训练班、研究班培养干部。他多次在《八路军军政杂志》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他撰写的《近战战术》被作为军事教材印发,《游击战争指导要令》中的一些基本观点被毛泽东所采纳。

  1945年7月,毛泽东和萧劲光在延安进行了一次长谈。毛泽东赞扬留守兵团是一支好部队,坚决执行了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新中国的首任海军司令


  人民军队创立后很长一个阶段都没有海军,但这不妨碍革命领袖对于海军的了解和重视。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了海军的建立是新中国独立自强的象征,因此极为重视海军建设,不论是海军地位的确定、当时海军的规模,还是办公地点的选择,都事无巨细,及时予以指导。
  在海军司令员的人选上,毛泽东相中了萧劲光。思想上毫无准备的萧劲光对毛泽东说:“主席,我是个旱鸭子,又不懂海军,哪能当海军司令员?我晕船挺厉害,连海船都坐不得。”毛泽东开玩笑说:“空军司令刘亚楼晕飞机,你这个海军司令晕船,这就是我们的干部政策。”毛泽东亲自点将,体现了莫大的认可和信任,萧劲光也就不推辞了,只是担心自己干不好,辜负了主席的厚望。毛泽东说:“你办事情,我很放心。我相信你,你可以的。”一句话彻底打消了萧劲光的顾虑。
  1950年1月12日,毛泽东签发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正式任命萧劲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很清楚,建立一支靠得住的海军,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他提出,在当时条件下,海军在战略上是防御的,在战术上却是进攻的。海军建设需要大量人才,从哪里来呢?萧劲光先是将国民党海军起义官兵征集起来,根据才能任用,而后又支持建设海军学校,大量培养海军人才。当年2月1日,大连海军学校(今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正式开学,萧劲光兼任校长和政委,张学思(张学良之弟,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为副校长兼副政委。
  4月14日,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萧劲光正式走马上任。从此,开始了他在海军任职30年的历程。萧劲光主持制定了指导海军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并克服重重困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创建海军的任务。短短几年内,我军就建起10所正规海军院校和6所预备军校。他注重海军装备建设和兵种建设,领导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先后组建了第一支快艇部队、第一个海军航空兵师、第一个潜水艇支队、第一个驱逐舰大队、第一个驱潜舰大队等。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期,根据海军的发展情况,萧劲光及时提出了“中国海军以发展空、潜、快为主”的建军方针。
  萧劲光提出,海军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核动力、导弹武器等尖端技术,另一方面要努力改进常规装备,使常规和尖端技术相结合,逐步过渡到以尖端武器为主的方向。毛泽东对此深表赞同,尤其在核潜艇的研制上,曾斩钉截铁地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1970年7月,关于核潜艇的研发难题终于攻克了。同年底,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制造的核潜艇顺利下水,并在次年的4月完成了首航试验。

  毛泽东对萧劲光信任有加,曾多次说:“萧劲光是终身海军司令。他在,海军司令不易人。”萧劲光对于毛泽东也有着很深的感情。1976年4月,萧劲光在给毛泽东的一封信中深情地写道:“我在延安,在主席直接领导下工作八年之久,这是我一生革命经历中受主席教诲最经常、最深刻的一个时期。”在毛泽东病逝一个月后,他的警卫李银桥找到了萧劲光,递给他一封信并说:“这是主席生前写给你的信,主席一直都很挂念你啊!”

青史留英名风范照千秋


  1980年初,萧劲光卸任海军司令,正式结束了他整整30年的海军生涯,创造了世界海军史上一国海军司令任职时间最长的纪录。萧劲光在海军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卸任后仍然关心支持海军建设。当有人提出中国不需要航母时,萧劲光站到新任海军司令员刘华清一边,坚定地支持他建造航母的战略构想。
  晚年的萧劲光孜孜不倦地从事回忆录的写作,希望能给后人留下更多宝贵的历史资料。在复杂而又危险的革命斗争中,萧劲光立下了很多战功,但他反复提到,这一切都是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取得的。在提及和毛泽东相处的经过时,萧劲光总是怀着深深的感叹:“我对毛主席有着特殊的感情,从我参加革命起,就把毛主席当作自己敬仰的师长,可以说我是在毛主席几十年的帮助下成长起来,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的一切……”
  在海军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的前两天,萧劲光逝世了,临终遗言:“1949年底,毛主席当面向我交代,要我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我在海军任上30年,毛主席去世十几年了,海军还谈不上强大。我在海军任上有一个任务是解放台湾,后来随着形势发展,这一任务撤销。以后,我的骨灰就撒在东海,随着时间推移,我会看到海军越来越强大,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毛泽东和萧劲光的革命情谊跨越半个世纪,为革命者之间真挚的友谊作出了至高无上的注解!





往期推荐


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赴承德开展专题调研2024-11-19

省政协文史讲堂开讲!在历史文化中品读河北2024-11-19

全国政协委员刘劲松:从进博会看中国市场的发展红利2024-11-19

邯郸市复兴区政协:力促工作提质增效 “四措并举”激发“活力四射”2024-11-19



文章来源:《文史精华》2024年第8期
作  者:田超
责任编辑:李胜男  刘博
欢迎投稿:hebeizx2024@126.com

点个「在看」

河北政协
政协河北省委员会信息发布平台,政协就在您身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