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师的三张声乐套曲结束后,让我们进入本系列男大师们的主题部分。今天,将有7位,叱咤风云的男性声乐艺术家和大家见面。
第二张专辑《水之歌》绝对是当年让我们这些人特别震撼的一张唱片,有两三年时间所有耍器材的时候必须要用这张CD当做男声艺术歌曲标准测试用碟。看着特别文质彬彬的歌唱家瓦科,音色性感到我们这些老爷们儿都有点迷上他了,而且气息运用的浑然天成,几乎感觉不到换气瞬间声音的空隙。
主题:《水之歌》(Water Songs)
演唱者:斯蒂芬·瓦科(Stephen Varcoe)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Graham Johnson)
1987年19月在伦敦哈博戴斯阿斯克学校录音,1988年12月发行。
斯蒂芬·瓦科1949年出生在英国康沃尔郡,在剑桥大学求学期间参加了著名国王学院合唱团,70年代开始了自己职业歌唱家的生涯。
瓦科演唱曲目的范围一部分在巴洛克,一部分在德语、法语和英语的艺术歌曲,当然这也是绝大部分艺术歌曲歌者们的曲目范围。
搜索他录制过的唱片,我们能够看到有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奥菲欧》,有巴赫、泰勒曼的康塔塔受难乐和弥撒,有海顿、贝多芬的宗教作品,还有英国本土作曲家、新维也纳乐派勋伯格的乐队伴奏歌曲集等等,可以说这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歌唱家,
这应该也是詹森邀请他在珍妮特·贝克夫人之后第二位出现在舒伯特艺术歌曲集录音中的主要原因。
钢琴艺术指导詹森先生的选题,在二十多年前也超出我们这些爱好者的认知,《水之歌》一共收录了13轨,让我们迅速迷上这张专辑的是头三首,作品D351/D562/D881,名为Fischer Weise和Fischerlied的我们都翻译成“渔夫之歌”。
前两首歌词完全一样(均出自 Johann Gaudenz von Salis-Seewis),舒伯特先后两次谱曲,轻重缓急完全不同,但又都给人水边垂钓的渔人惬意的感受,瓦科对前三首“渔夫之歌”的演唱是大师级的呈现,嗓音的稳定性甚至超越了第一辑的贝克夫人,他的咬字特别值得称道,清晰的如同德语歌词范读。
除了开篇的三首“渔夫之歌”,我个人喜欢的还有第7轨的《春天溪畔》(An den Fruhling)和第10轨《在多瑙河上》(Auf der Donau)。
整张专辑都是与水有关或受到水、河流启发的诗作谱曲,洋溢着明晰的浪漫主义,瓦科那种偏向高男中音的嘹亮音色和詹森先生厕身于后的伴奏,成就了这张唱片。
5.
《舒伯特和他的朋友们II》
菲利普·兰里齐
(Philip Langridge)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四卷。兰里齐我在当时完全不熟悉,听了好几年也没想起来到网络上查查这位男高音的背景资料,后来才知道原来和第三辑的安·莫莉是一对“夫妻档”,都以歌剧演唱为主,兼顾艺术歌曲音乐会- 主题:《舒伯特和他的朋友们II》(Schubert & His Friends II)
- 演唱者:菲利普·兰里齐(Philip Langridge)
-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Graham Johnson)
- 1988年9月在汉普斯特德一神论教堂录音,1989年12月发行。
兰里齐1939年出生,毕业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年少之时兰里齐学习小提琴演奏,后来才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更多在于声乐上面,兰里齐83年初登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85年首次在美国大都会公演。兰里齐的歌剧角色范围特别宽广,从传统文艺复兴时代蒙特威尔第《波佩阿的加冕》到莫扎特的《唐璜》、《女人心》、《费加罗的婚礼》,再到雅纳切克的《耶奴发》、《失踪者的日记》,勋伯格的《摩西与亚伦》,做为一个英国人,他对传播布里顿的作品尤其努力,他演唱的《战争安魂曲》、《彼得格莱姆斯》、《旋螺丝》、《命终威尼斯》之中的角色,可以说兰里齐是在这个时代中具有代表性的英国歌唱家。詹森先生对于第四辑的选题,延续了上一张专辑“夫妻档”中太太安 莫莉的《舒伯特和他的朋友们》,复刻了维也纳舒伯特身边小范围音乐会,这张专辑一共录音了15轨。
第一首歌曲就是演唱时间长达15分23秒的《游吟诗人》(Der Liedler),这是一首由舒伯特挚友之一约瑟夫·肯纳作词的长篇叙事歌曲,这首歌既有人物对话的抒情性,也兼具了对事物发展的描绘性。兰里齐的声音在艺术歌曲类型的男高音中属于偏于浑厚和温暖的,一首长歌的起承转合都在他精心的设计下推进,没有一丝一毫突兀感,专辑里另外值得特别推荐的是第13轨《夜歌》,词作者是舒伯特另一位好友迈尔霍夫,这首以老人平静接受死神召唤为叙述主线的歌曲,平静而祥和,仿佛死亡真正成为了人生的归宿一般。
詹森在钢琴上流淌如水的音型为兰里齐的演唱衬托出了死亡和良夜的巨大反差。(菲利普 兰里齐2010年因癌症去世)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六卷,夜曲主题。此前,我们在女大师系列中,已经碰到过这个主题。背景不再赘述。- 主题:《舒伯特与夜曲I》(Schubert & the Nocturne I)
- 演唱者:安东尼·罗尔夫·詹森(Anthony Rolfe Johnson)
-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Graham Johnson)
- 1989年9月在伦敦汉普斯特德一神论教堂录音,1990年9月发行。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里面,有关夜的,我最初接触的就是《夜与梦》(Nacht und Träume),这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里面传唱度最广的一首,虽然只是演唱时间三分多钟的小品,但对歌唱者的要求可不低,一位合格的演唱者要用充沛、顺滑而完全具有控制力的气息去推动那些维也纳诗人冯 科林撰写的在月光笼罩下神圣之夜,随着音符和旋律静谧的潜入人们的梦中,上学时候这是一首属于“初学者”或“低年级”的曲目,当然了,离开那种环境后,真正懂得一点艺术歌曲的“段位”,才明白演唱好任何一首舒伯特的歌曲都并非易事。出现在全集第六卷的男高音歌唱家詹森,1940年出生,学习声乐之前,他以在乡村务农为业,虽然真正学习专业的时间很晚,但是天赋和对声乐的敏锐感受让江森很快就走上了正确的演唱道路,他先后在伦敦市政厅音乐学院(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等地师从埃利斯·基勒、维拉·罗萨、杰出的英国男高音理查德·刘易斯和彼得·皮尔斯,詹森的职业生涯从30多岁才开始,真可谓大器晚成啊。我们搜寻流媒体中有关安东尼·罗尔夫·詹森的唱片记录,映入眼帘的有他和加迪纳、霍格伍德、马里纳合作的亨德尔歌剧和清唱剧,巴赫的康塔塔与受难乐,与霍格伍德、加迪纳、布吕根、滕斯泰特合作的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布里顿《战争安魂曲》,沃汉·威廉斯的声乐作品等等,想到他69岁就去世,职业生涯并不算长,留下这些在ARCHIV、琴鸟、飞利浦古乐等公司的大量录音实属不易。
另外一项特别值得称道的是,1976年(也就是出道不久),罗尔夫·詹森就参与了格雷厄姆·詹森先生发起的“歌曲制作人年鉴”(Songmakers' Almanac),并成为发起成员之一,他们在一起演唱和制作了不少各种风格和流派的欧洲艺术歌曲,这也是舒伯特37张艺术歌曲大全集最初的艺术和人才储备。
夜,与昼是我们人生的两个部分,牙牙学语的时候,还是垂暮之年,我们都会在昼夜之间度过自己的人生,而且夜的主题是浪漫主义诗人、作曲家特别喜欢的,这不但包含了温柔的良夜,也有恐怖的黑夜,惊悚的雨夜,漫长的冬夜。舒伯特短暂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度过了一半时间的夜晚,就像最开始我回忆起《夜与梦》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艺术指导詹森先生挑选他最初的合作者之一男高音詹森先生来演唱本专辑的16轨有关夜的歌曲,
虽然名为舒伯特与夜曲,16轨歌曲并不全是柔美的调子,除了温柔的摇篮曲,还有对于死亡的思考,欢乐的夜游,悠然的小夜曲等等不同的趣味,男高音詹森的嗓音比起第四卷的男高音兰里齐更加抒情,也略微多了一点点朦胧。(歌唱家詹森已经于2010年去世)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十卷。主题是第七卷的延续。1815就是舒伯特的青春。舒伯特多产的18岁,多产的1815年,第七卷只使用了145首歌曲中的24首,第十卷选用了另外19首歌曲录音。- 主题:《舒伯特在1815年II》(Schubert in 1815 II)
-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Graham Johnson)
- 1990年5月在伦敦汉普斯特德一神论教堂录音,1991年2月发行。
这次詹森邀请了一位比较特殊的男高音歌唱家马丁·希尔,这位男高音我在知道这套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之前很早就听过他的演唱。我上大学时候买CD,专门挑便宜的买,而且从那时候就对封面挺敏感,在唱片店遍寻低价CD,发现两张从来没见过类型的封面,都是特点典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打扮的人物肖像画,画面周边围绕着繁复的装饰花纹,这封面可真有样儿!文字写着“Dowland: Second Booke of Songs”、“Dowland: Third Booke of Songs”,价格是40块钱一张,两张都拿下!现在回想,这就是我早期音乐欣赏的开端了,从这两张便宜又漂亮的CD,我知道了英国文艺复兴晚期作曲家道兰德、知道了英国鲁特琴演奏家安东尼·鲁利(Anthony Rooley)和他创建的音乐合奏团(The Consort Of Musicke)。也知道后来有幸在北京亲耳听到现场的英国最伟大的巴洛克女高音,也是鲁利的太太—艾玛·柯克碧(Emma Kirkby),还知道了我最早买的两张道兰德鲁特琴歌曲集第二和第三卷的录音,担任男高音声部演唱的就是我们第十卷的演唱者马丁 希尔。
1944年马丁 希尔出生在英国肯特郡,除了之前我提到过的是鲁特琴演奏家鲁利在70—80年代琴鸟录音时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希尔还是一位歌剧和大型舞台作品的演唱者。他饰演过的包括莫扎特《伊多梅纽》、《女人心》、《后宫诱逃》,柏辽兹《大弥撒》,布鲁克纳《感恩赞》,布里顿《战争安魂曲》、《春天交响曲》等等,马丁 希尔是一位把自己严格“限制”在比较保守曲目范围内的克制型男高音,这保护了他详细,略带神经质嗓音的新鲜感。第十卷的歌曲几乎没有我们熟悉的,听的机会稍微多一些的有第1轨《歌手》(Der Sänger ),这是一首由歌德同名诗作谱曲的艺术歌曲,情结出自歌德的小说《威廉 迈斯特》,这是一首即抒情又特别活泼的歌曲。
第4轨《迷娘曲》(An Mignon),这首歌的歌词同样来自歌德,是他在《威廉 迈斯特》后创作的小说/舞台剧《迷娘》,这是一首以女性视角创作的歌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十卷中还有一套四联歌曲《阿代尔沃尔德和艾玛》,内容来自弗朗茨 贝特朗的民谣体同名诗作,CD的第10到13轨,四首歌演唱时间大约半小时,讲述了一个冗长的有关骑士,少女和父亲之间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这种准戏剧性的连篇作品并不是舒伯特擅长的那种小品,所以1815年的公演就遭受失败,后来演唱的机会不多。
詹森选择这套四联歌曲给希尔来演唱,我认为是看中了他抒情嗓音中暗藏的戏剧张力,建议听之前先找到歌词原作,这样你会更深入的理解希尔演唱了一些什么。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十四卷。古希腊和古罗马,始终是欧洲文化的原点,即使灿烂如文艺复兴这样的盛开的鲜花,意大利的学者和思想家们,也是以复兴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展开了这场持续两百多年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遍拾欧洲艺术与文化海滩上的贝壳,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和历史的题材更是无法避开的,在舒伯特成长和生活的时代,欧洲的教育体系非常重视所谓“古典”教育,这也是江森先生对第十四卷的定位所在- 主题:《舒伯特与古典》(Schubert & the Classics)
- 演唱者:托马斯·汉普森(Thomas Hampson)
- 钢琴:格莱厄姆·詹森( Graham Johnson)
- 1991年10月,伦敦汉普斯特德一神论教堂录音,1992年4月发行。
舒伯特变声前所在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在那个时代,除了训练小男孩的声乐技巧和音乐规范并提供一定奖学金外,还像今天的学校一样提供了文化课的学习,有点像我上过的音乐学院附中,当然,比当代的音乐学院附中在文化学习上要严格很多。维也纳虽然是一个德语城市,但正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德文,在道德、宗教、地理、历史、物理、数学这些小孩子们常见的课程外,还设有拉丁文、希腊文的文法和应用课,进一步说,某些课程上授课的教师会全程以拉丁语讲课,变声后,舒伯特离开童声合唱团来到一所师范学校,在维也纳的师范教育体系中,拉丁文也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除了这柄进入“古典文学之门”的钥匙,舒伯特还受到1814年相识的朋友—诗人迈尔霍夫(Johann Baptist Mayrhofer)的强烈影响,喜欢上了探索古希腊的神话与典故,迈尔霍夫的诗作逐渐出现在舒伯特的歌曲中,最终占据了仅次于歌德的位置,第十四卷中就有多首歌曲的原诗是迈尔霍夫的作品,如果我们听过这张专辑,你会发现,舒伯特写作“古典题材”所用的和声形态与他那些浪漫主义作品不同,一种特别的纯净感占据了这些歌曲的音乐部分。詹森先生为具有“太阳神与酒神”风格的第十四卷请来的是上一卷中助唱的美国男中音托马斯·汉普森。我对汉普森的了解也是来自上大学的图书馆LD欣赏会,出生在1955年的汉普森,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男中音,80年代初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从而得到了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出演角色的机会,他第一个舞台形象是莫扎特《女人心》中的古列莫一角,他在歌剧上的角色以莫扎特、罗西尼、柴可夫斯基和马斯内、托马斯等法国歌剧为主,偶尔也会饰演一些威尔第歌剧中不太重的男中音角色。
80年代中后期被同为美国人的伟大指挥家伯恩斯坦赏识,我第一次在学校图书馆看的LD视盘就是伯恩斯坦晚年在维也纳金色厅率领维也纳爱乐乐团和托马斯·汉普森一起演唱马勒艺术歌曲的录像,由此我对这位男中音留下了良好的深刻印象,甚至想自己有朝一日也成为中国的汉普森(惭愧)。
最近这些年,随着年龄逐渐增大,汉普森更多的出现在音乐会上,他为PENTATONE公司录制的法国艺术歌曲集《Serenade》,为Cedille公司录制的《Songs from Chicago》,为Aparté公司录制的《Liszt: Orchestral Songs》等专辑,虽然声音的光泽不如年轻时候,但是成熟嗓音的魅力却依旧。
詹森邀请汉普森参与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录音的时候,汉普森刚刚36岁,他那种“阿波罗”一般闪烁着不凡气质的嗓音正是最佳状态,江森先生慧眼如炬,这种声音来演唱舒伯特的这些古典主题歌曲,自带神性!第十四卷共有17轨录音,词作者有歌德、席勒、迈尔霍夫等诗人,第1轨是席勒作词的《希腊诸神》(Die Götter Griechenlands)。最后一轨是德语翻译的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诗人阿纳克瑞翁(Anacreon)的诗作《我的七弦琴》(An die Leier)。
这17轨录音可以说没有一首是舒伯特“脍炙人口”的作品,这是舒伯特短短一生的另一个侧面。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十八卷。本卷的标题比较吓人,也比较专业化,钢琴艺术指导江森先生很详细的给听众们撰写了有关分节歌,有关舒伯特与分节歌,有关舒伯特如何改造分节歌的过程。我作为一个喜欢艺术歌曲的前专业学习者,决定还是不跟大伙聊专业范畴的事情。分节歌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一模一样的旋律反复唱几遍,歌词每一遍都不一样,用我们都熟悉的中国歌来打比方,1937年著名的电影《马路天使》里面“金嗓子”周璇唱的那首插曲《四季歌》就是一首分节歌,“春季到来绿满窗……夏季到来柳丝长……秋季到来荷花香……冬季到来雪茫茫……”四段歌词以春夏秋冬开始,然后下一句都是大姑娘如何如何,各位如果印象不深的话现在就打开流媒体听一遍,这种调子简单,重复,歌词浅显易懂的就是分节歌,分节歌基本都是民歌。- 主题:《舒伯特与分节歌》(Schubert & the Strophic Song)
- 演唱者:彼得·施赖尔(Peter Schreier )
- 1992年8月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布兰登山的圣乔治堂录音,1993年6月发行。
在舒伯特出生前的欧洲,民歌跟我们这情况没什么区别,一般老百姓没接受音乐训练,哪能有专业作曲家们那么多变化,可不是就一段曲子唱来唱去嘛,这种歌曲的体例好传播,但是对于舒伯特这样的人来说,分节歌意味着陈腐,愚钝,傻了吧唧的劣质歌曲占据这类作品的大部分,舒伯特从少年到晚年都积极想办法让他自己写作的分节歌和以前的听起来不一样,更多一些变化,也更好听。詹森先生本卷唱片说明书写的学究了一点,但是歌曲选录的很不错,他把舒伯特作品200多号、300多号、400多号到晚期的800多号一共选了22首做为第十八卷的内容,作品创作的时间也比较平衡,早期和中期大约占了一半,另一半是晚期作品,不过最有名的几首分节歌却不能收录,比如《魔王》(Erlkönig,第八卷已经用了一次,后面我们还会再次与魔王相遇)、《鳟鱼》(Die Forelle),詹森先生把它们用在别卷的内容中了,好在舒伯特分节歌写了很多,足够他挑选的。第十八卷的演唱者男高音彼得·施赖尔,是全集迄今出场的第二位德国人,
彼得·施赖尔是我知道的第二位德国男高音,第一位是年长他五岁的翁德利希(Fritz Wunderlich),这两位典型的“莫扎特型抒情男高音”我自己先入为主的更喜欢翁德利希,当然,翁德利希的声音和演唱技巧也的确比施赖尔更出色,如果不是翁德利希过早的被上帝召回天堂,那么江森先生的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中想必一定会有他的一席之地。施赖尔出生在德累斯顿,从小就在著名的圣十字架合唱团中演唱男童声,变声后考进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学习演唱和指挥专业,彼得 施赖尔可以说是民主德国时代最好的一位德国抒情男高音,善于演唱莫扎特歌剧中男高音角色。也是巴赫、门德尔松等本土作曲家圣乐作品的优秀演唱者,此外他热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常年受到西方邀请在资本主义国家演出,但是从未想到过离开他的出生地德累斯顿,晚年放弃舞台表演专攻艺术歌曲音乐会,参与第十八卷的录音时57岁,正是一位音乐会演唱者体力和经验最平衡的年纪,詹森先生邀请他担纲分节歌,我想是因为施赖尔的嗓音叙事强于抒情,分节歌这种需强大描绘能力来演唱的歌曲他是当之无愧的。
唱片第1轨是科赛加腾(Ludwig Theobul Kosegarten)作词的《我发现了什么》(Das Finden),这是一首歌词炽烈甚至放荡赞美自己所爱姑娘的歌曲;第2轨马上就换做乌兹(Johann Peter Uz)作词的一首安静的歌曲《夜晚》(Die Nacht),这首隐秘安静,欲言又止的歌曲似乎暗示着与情人的幽会;第3轨无名氏作词的《安眠》(An den Schlaf),短短的歌词字面意思似乎是劝慰一个失眠的人,深层实际在影射人生最终的安眠,舒伯特用旋律和表层与深层含义都揭示出来;第4轨是霍尔蒂(Ludwig Christoph Heinrich Hölty)作词的《花之歌》(Blumenlied),这是德国诗歌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把心爱的女人比作花朵,竭力赞美她的容貌与青春的身体。我们只举出第十八卷开始的4轨录音,就可以发现舒伯特对于古老而单调的分节歌做了各种实验,让分节歌承载多种不同的情绪。施赖尔这位年近60岁的歌唱家,也把自己的嗓音在专辑里完全奉献给了舒伯特。(彼得 施赖尔已于2019年去世)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二十三卷。1816年这一年对于年轻的舒伯特比较重要的事,在露西娅·波普那卷已经做过详细说明,我们简单说几句。1816年舒伯特面临了几重困难,这一年申请一份勉强糊口的,在今天斯洛文尼亚的工作受挫;好朋友斯潘致信歌德,请他垂青舒伯特歌曲集的出版,并附上朋友们编辑好的舒伯特歌曲集,完全没有任何回应,歌德并没有像文学青年们期待的那样重视提携后辈。断绝了和初恋情人—面包师女儿的关系,也断绝了和真正带他“入道”的老师萨列里的关系;从父母家搬出来,寄居在好朋友肖伯的公寓,从此开始了自立的生活(虽然不久以后,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又搬回父母家暂住)。我们重复记录这些有关事项,不是为了强调这位天才的窘境,只不过提醒各位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爱好者,作曲家在世之时,他依然生活在相对困难的环境之下,很多时候不得不为了面包和公寓出卖自己的音乐和艺术(相比我们今天的艺术家们,即使艺术成就差了很多,还是可以相对轻松获得舒伯特当年颇为渴望的境遇)。
- 主题:《1816年的歌曲》(Songs of 1816)
- 演唱者:克里斯托弗·普雷加迪安(Christoph Prégardien)
-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 Graham Johnson)
- 1994年9月在英国伦敦汉普斯特德罗斯林希尔的一神论教堂录音,1995年5月发行。
1816年,从名曲上真的没什么,既没有《纺车旁的格丽卿》也没有《魔王》可以吹嘘,这一年的很多歌曲并不是随便一个音乐爱好者就可以演唱的,所以,在第二十年卷,江森先生请来了德国优秀的男高音普雷加迪安担纲!参与项目录音的时候,普雷加迪安这样生于50年代的歌唱家应该还像前面两卷一样,仅仅处于给众多大师们“填空”的位置,但也许他是出身法兰克福音乐学院的德国人吧,同龄英国歌唱家还不能自己支撑一卷,普雷加迪安已经独自出演了第二十三卷,这不得不说是江森的知人善任,时年这位歌唱家不过仅仅38岁而已。詹森先生在2005年再版序言中曾经提到(2005年的套装再版非常垃圾,腐朽的按照作品编号顺序排列唱片,失去了前18年录制过程中的灵感,我完全不推荐购买这个套装,哪怕你因为喜欢慢慢再凑18年,也要买原始版单独发行的37张唱片)他邀请普雷加迪安的原因是出于这卷的很多曲目晦涩难懂,非普雷加迪安这样对艺术歌曲了然于胸的歌唱家无法掌握,我们阅读这位抒情男高音的艺术简历,他在法兰克福音乐学院时候的钢琴艺术指导是鼎鼎大名的赫尔穆特·霍尔(Hartmut Höll)。这位钢琴艺术指导长期合作伙伴,部分时间的生活伴侣,就是来自日本的,东亚最伟大的艺术歌曲演唱者白井光子(Mitsuko Shirai),这对艺术伴侣对于艺术歌曲届的震撼程度,似乎没有任何前辈的结合可以比拟,所以我相信詹森先生对于普雷加迪安的邀请,是基于对霍尔的信任。
第二十三卷共收录29轨录音,第1轨就是一首想当晦涩,又长达16分钟多的歌曲,这首歌曲翻译自苏格兰英雄莪相(Ossian)的诗集,这部诗集实际上是苏格兰诗人麦克菲森(James Macpherson)托名先贤创作的。19世纪初期被翻译成德语,舒伯特和同时代的维也纳年轻文艺青年一样,很容易被这些号称来自追求自由的苏格兰高地的民谣感动,深感与梅特涅政府高雅管控下的维也纳青年积极寻找一种可以安全抒发自己感情的渠道,来自远古苏格兰的诗句正好符合他们的要求。舒伯特为这首唱片叙事诗的谱曲,也像悠长的诗句一样,要求演唱者熟稔文本的同时,对于历史史诗,维也纳历史,舒伯特音乐语汇都无一不熟悉,普雷加迪安正巧就是这样一位不世出的全才,如果你能够耐心听完这首叙事歌的全部,再去查清歌词的所言所感,你肯定认为詹森先生真的所托非人。第2、3、4、5、6轨,歌词均来自西维斯(Johann Gaudenz von Salis-Seewis),西维斯是一位出生在瑞士,从思想上支持法国大革命的坚定变革主义者,他也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对舒伯特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1816年这几首西维斯作词的歌曲分别名为《坟墓》(Das Grab)、《致远方的人》(Der Entfernten)、《梨歌》(Pflügerlied)、《泉旁少年》(Der Jüngling an der Quelle),诗人西维斯从坟墓、到生活中耕种的梨,从惦念离人单相思的情绪,到感叹青春的易逝,可以说是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最典型的情绪表达,普雷加迪安一改第一首如同史诗般的叙事方式,随后的几首抒情歌曲显得分外轻松和“随意”。
第21—23轨,是舒伯特向歌德告别的作品,这三首歌曲的歌词均出自歌德著名的小说《威廉 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我们今天的年轻人应该已经不会看这样有着一定教条意味的小说,但是在舒伯特生活的年代,歌德、席勒和他们的作品就像今天那些影响面极大的网剧一样对当时的年轻人选择生活道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舒伯特在1816年开始逐渐疏远了之前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歌德时代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思潮潜移默化的对他这一代维也纳人产生着作用。当然,告别也需要过程,那么这三首《哈夫纳之歌》(gesänge des harfners )分别出自小说的三个场景,老竖琴手,游吟诗人和精神病患者,舒伯特并没有完全依照歌德的原诗谱曲,他为这三首诗谱写的歌曲即照顾了歌德诗作的叙事性,也加入了他对于文学作品映照在生活中自己的理解。
Hyperion舒艺术歌曲全集(1):13位女高音大师主题专辑(上)Hyperion舒艺术歌曲全集(2):13位女高音大师 主题专辑(下)Hyperion舒艺术歌曲全集(3):10位男大师主题专辑(上-套曲)Hyperion舒艺术歌曲全集(4):10位男大师主题专辑(下)Hyperion舒艺术歌曲全集(5):什么是“舒伯特党”?Hyperion舒艺术歌曲全集(6):人类诗意地栖居-德国诗Hyperion舒艺术歌曲全集(7):一生-走在路上放声歌唱发现更多,阅读原文。。。